panasonic 在二月的时候发布的 gx9,是 gx 随身可换镜家族中最新的一名成员,但向来是一条产线的 gx 系列,在上一代的时候被拆分成了较大台的 gx8和较小台的 gx85,让 gx9 究竟该算是 gx8 还是 gx85 的后继机种,引来不少争论。事实上,如果不看国际型号,而是看日本的型号的话,其实情况就会明瞭许多了 -- gx85 在日本名为「gx7mk2」,而 gx9 则是「gx7mk3」,显见两者其实都是 gx7 的后继改良机种。
但虽然说主打的市场与 gx7 相同,但 gx9 加入了不少 gx8 的元素,像是专门的曝光补偿转盘,但终归来说这是延续着 gx7 和 gx85 一脉的新品,在价位上也反应了这点。究竟 gx9 的表现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
在外型上,gx9 与前代的 gx85 极为相像,走的都是复古、徕卡风的方盒子造型。gx9 实际上在三围都比 gx85 略略长大了一点点,但不是内眼可以分辨的程度。从正面看过去,gx9 非常简洁,最明显值得一提的特征,大概就是它只突出于机身半公分左右的小小握把了吧。
转到上侧,可以看到 gx9 与 gx85 最主要的一些外观上的分别所在。首先,是在模式转盘之下,新增了和 gx8 一样的曝光补偿转盘,范围是 +3 到 -3 ev,将另一个手动控制的功能移到了一目瞭然的地方。但因为转盘的新增,原本在那个位置的电源开关被向内移了一点点,变成套在录影键之外的小小拨杆。快门键、快门外的转轮、以及模式转盘的配置都保持着原样不变。
向左边看,依序是弹起式的闪光灯、热靴、以及这代又加回来的翻转式电子观景窗。gx9 的闪灯和 gx85 一样,弹起的高度大约只有一公分上下,稍微大一点的镜头都有可能会产生阴影。不过实话说这闪灯 gn 也只有 6 而已,更多大概也是应急而已,实用性就不用太期待了。至于翻转式的电子观景窗,虽然很开心松下将它加了回来,但现实中很难碰到非它不可的特殊的利用场景,绝大部份的时候其实靠翻转屏幕就可以胜任了。小编自己的 gx7 四年多以来用到翻转观景窗的次数是屈指可数,大部份的时候都是和朋友炫耀用的(咦?)。
转到右侧,是这次的一个小小惊奇:松下为 gx9 的连接端子装上了机械式的滑盖门,而不是一般比较常见的那个软趴趴的塑料盖,让 gx9 的质感向上升了一阶。端子门下有 micro-hdmi 和 micro-usb 口各一,可惜了这么重视录影的松下还是不愿意给 gx 系列加上 3.5mm 麦克风口。
转到底下,是 sd 卡/电池盖、以及三脚架的螺丝孔。三脚架孔的位置相当靠前,对于安装重镜头时的平衡应该有帮助,但看起来就没有对到感光器的平面上了。打开电池盖,里面是 sd 卡槽与「祖传」的 blg10 电池,和 gx85、gx7、gf6、乃至于 lx100 等固定随身镜头相机相同。
最后,我们回到了最为热闹的背面。在中间占据主要位置是 3 吋、124 万点的倾斜式屏幕,以及一众操作按键,这些会在后面予以进一步说明。
操作与握感
在操作和握感两方面,gx9 都相当完全地继承了家族特性,如果你有用过 gx7 或 gx85 的话,gx9 熟悉起来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过小小的握把搭配轻便的镜头时这问题不大,但换上重型镜头时如果重心向前移到了机身之外,小握把拿着就难免会觉得吃力了。
说是三兄弟非常相像,仔细看还是有些微妙的不同。在 gx9 上,拇指置放处的右上方是第二转盘,左上方则是 af/ae lock。af/ae lock 的左边依序是闪光灯弹出键(这颗与闪灯是机械连动的,不是颗「按键」)、对焦模式拨杆、以及观景窗/屏幕显示切换键。gx9 加回了对焦模式拨杆是好事,但如果能像 gx7 一样「套」在 af/ae lock 外围就好了,现在这个位置不仅「吃」掉了一个可以放按键的位置,而且拇指要一路伸过去按,也会影响握持稳定。
在拇指下方则是传统的四方向键,再加上方向键四角之外各有一颗按键的配置,功能与 gx85 完全相同。按键按起来触感还算明确,不容易发生误按,在上面的两个小按键的中间,多了一个无线的指示灯。
gx9 的倾斜式屏幕向上可以到接近 90 度,但向下只有大约 45 度左右,还好是不影响举高相机的拍摄,只是就不像 gf9 那样,可以翻成直的自拍就是了。比较有趣的一点,是 gx9 的照片原生是 4:3 的比例,但屏幕是 3:2 的,观景窗更是 16:9 的,三者怎样都对不上,特别是用观景窗拍照时,只要不是设定 16:9 的相片比例,都会有浪费好多空间的感觉。
gx9 的操作界面也与之前相去不远,在主菜单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快速调整常用项目的「q.menu」,以及隐藏在屏幕一侧的触控屏幕 fn 键,可以和实体 fn 键一样设定成任何功能。只是,平常少在使用很容易就会忘记它们的存在就是了。
对焦、测光、连拍与电力
gx9 和其他 gx 系列的相机一样,都没有相位对焦的能力,但其对比式对焦可以说是业内数一数二快的,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有着快速、准确的对焦能力。但是一旦碰到低光、或是被摄物表面缺乏明显边缘的时候,gx9 就会比较吃力一点了。对焦辅助灯在一定的程度下可以提供低光环境下的辅助,但就会稍稍慢一些了。gx 家族的相机在曝光上似乎都会习惯性的稍微不足,以小编的习惯来说,直接加上 1/3ev 的补偿是比较「顺眼」的样子。
gx9 的连拍速度分为高、中、低三档,高速模式无法使用 live view,在 afs 之下可以达到 9fps,而 afc 只能达到 6fps。其余两档,中速是 6fps、低速则是 2fps。当然,gx9 也搭载了和前辈们一样的「4k photo」模式,以略差的分辨率(3,820 x 2,160)换取几乎无断的连续 30fps 拍摄。单张的 4k 照片只要快门不放开,它就会一直拍下去,事后可以从界面中挑选最中意的照片;它也可以开启「pre-burst」的功能,持续记录当前画面,让你可以从快门按下前后一秒的画面中选择。
电力偏弱向来是 gx 家族不大不小的罩门,特别是以专业用途来说更是如此。相对于 gx85 还有 290 张的 cipa 张数,gx9 更是掉到了只有 260 张。以出门游玩来说,这大概是勉强过关的范围,而且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屏幕的使用量,但如果有大量拍摄的需求的话,恐怕备用电池是必须的了。另外要注意的是,由于 gx9 盒装内并没有附专门的电池充电器,只有一条 micro-usb 线和 ac -》 usb 变压器,所以原厂购入的状态是只能通过这个 micro-usb 充电啰。
无线连线
松下的相机多年来都有 wi-fi 的功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操作,但 gx9 却是 gx 家族中首度引进低功耗蓝牙的机种。蓝牙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在专属的 panasonic image app 软件中做好设定,并与手机完成配对,相机开机后就会自动开始搜索手机的存在,大约 5 秒后就会自动连线,从手机取得 gps 信息了。除了 gps 之外,手机也能作为相机的遥控快门使用,触发拍照或录影。不过,其实蓝牙模式下能做到的大概也就只有这样了,像是实时观景窗或是照片传输等,都还是要打开 wi-fi 才能使用。
wi-fi 基本上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除了耗电外,唯一的缺点就是各种设定相当繁杂,特别是想从相机连到路由器的时候。这也说不上是 gx9 自身的错,只能说 wi-fi 连线本身就是件颇复杂的事吧。相对来说,把相机变成 ap,由手机直接连到相机的方式要简便得多、也稳定得多,但这时候手机就无法通过 wi-fi 连接外部网络了。
iso 表现与实拍心得
以拍照来说, gx9 在自动模式下(所有的样本照片都是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jpeg 直出)表现还算可以,但在挑战性比较大的环境下,白平衡多少会有点不稳定,比较挑剔的使用者可能很快就会开始用自定模式做设定。以小编个人的喜好来说,gx9 的自动设定是略微的曝光不足并色彩偏冷了点。
gx9 的头条功能之一,就是它不仅采用了 gx8 的 20mp 感光器,而且还移除了低通滤镜,应当要能提供更锐利的影像。然而,gx9 内建的 jpg 转换器在处理上采用的是比较具侵略性的方案,很容易就不小心把移除低通滤镜所保存下来的额外细节给抹除了。这可能要试看看 acr 之类的第三方软件,才能知道能否提供更好的效果。
点开看 100% 放大的样子
在 iso 表现的部份,不意外地是小感光器相机最大的罩门。松下这些年来在感光器上的进步颇有限,就算有也都被用来提高分辨率,因此 iso 表现大致上和之前一样,iso 1600 以内都算堪用,iso 3200 开始会有细节开始失去,iso 12800 以上则是色彩开始出现偏差。如果是在电脑、电视上看照片的话,小编会认为 3200 大概是可以接受的上限吧。
最后,gx9 的防抖相当令人惊喜,除了机身内就有五轴防抖之外,还可以再配合镜头防抖,来达到官方宣称的 4 级防抖。小编自己的话手持半秒还能相当稳定地拍出照片,手持一秒也有不低的成功率,这防抖确实是相当有效的呢。
结语
说到 m4/3 相机,关键字只有一个,就是「物理限制」。aps-c 相机、甚至是 ff 相机在感光器的像素密度、以及高 iso 表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但物理限制让 m4/3 相机有着大幅缩小镜头的可能性,这点却又是 aps-c 所比不上的。小编自己使用 gx7 作为工作机多年,看上的就是它搭配小型定焦镜和折叠式变焦镜时的灵活度,无论工作、旅游都很方便,而 gx9 很好地继承了这点,也是小编更换相机的目标。
因此,小编认为相对于大台的 gx8、或是功能上有所取舍 gx85,gx9 才是正确地锁定了一个合适的市场,以略大于专业随身机的尺寸,带来可换式的镜头,以及各种高端的功能,回到了属于 gx 家族原有的初衷。如果你是想要一台方便携带、可换镜头、且画质不错的随身机,并看重录影画质的话,gx9 算是继 gx7 之后,第一个回归这样组合的机种,结合了 gx8 和 gx85 的优点,成为目前松下的轻便型可换镜单反中,集大成的作品。
MacBook Pro发布详细配置已出!来看看哪一款才是你的菜
保隆科技车用传感器工厂登上《上海市百家智能工厂名单》
PCB是什么?
HDCP 2.2身份验证:RSA加密
国内芯片代工厂有哪些
松下LumixGX9评测 回到了属于GX家族原有的初衷
智慧环保对视频监控产品和技术有哪些要求?
专利授权公司Motiva Patents指控HTC设备侵权
功率放大器基于固态磁场传感器的脉冲涡流中的应用
5GC和5GCN的架构和特性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可化身AI 语音助理| AtomS3U上线
机器人要如何实现辨别不同物体?
德州仪器立体声空间阵列IC带来身临其境的音频效果
欧盟对亚马逊发起反垄断指控
为什么S参数能够评价POC电感呢
工业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STC90C51单片机在倒立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019年企业数字转型投入将达1.2万亿美元
openharmony研究组
和林科技主营精微电子零部件领域、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