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推出单模NB2芯片组,有助于扩大NB-IoT市场覆盖面

4月16日,美国高通公司宣布推出单模nb2(nb-iot)芯片组,引发业界热议。这是高通推出的第三款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产品,在笔者看来,高通推出这款单模芯片,在一定程度具有明显的风向标效应,对进一步推动nb-iot整个产业生态的壮大具有明显利好作用
4月16日,美国高通公司宣布推出单模nb2(nb-iot)芯片组——qualcomm® 212 lte iot调制解调器,引发业界热议。
这是高通推出的第三款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产品,高通推出这款单模芯片,在一定程度具有明显的风向标效应,对进一步推动nb-iot整个产业生态的壮大具有明显利好作用,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高端+中低端组合,扩大nb-iot市场覆盖面
回顾高通nb-iot产品的历程,可以明显看出高通对于nb-iot市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作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芯片巨头,高通本身的动作对市场风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早在2015年10月,高通就推出了mdm9207-1和mdm9206两款芯片,并于2016年推向市场。其中mdm9206是基于nb-iot/emtc/2g的多模芯片,成为nb-iot发展初期高通lpwan的主流产品。
到2018年底,高通发布了新一代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调制解调器mdm9205,这款产品相对于mdm9206来说功耗降低了70%,尺寸只有其一半,功能上也升级至支持3gpp r14版本规范。不过,不变的是这款芯片依然是nb-iot/emtc/2g的多模产品。
高通以上两款lpwan产品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集成度高,如集成了arm cortex a7处理器,集成gps、格洛纳斯、北斗、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支持volte等。这一特征保证了模组和终端的高性能,对于高端、复杂的场景形成较好支持。
不过,随着国内nb-iot发展加速,nb-iot大部分场景和用户对成本敏感性越来越明显。过去3年多时间里,nb-iot模组的成本也经历了从百元级别持续下降至15元左右的过程,倒逼芯片成本下降。多模芯片虽然能够保证高性能,但不能满足更加广阔的海量中低端市场需求,使高通近年来在nb-iot领域收获较少。
本次高通推出这款单模nb-iot芯片的价格虽然还未公开,但可以看得出,相对前两款产品,很多功能进行了裁剪和简化,可以预计该产品是瞄准性价比,高通在其官宣新闻稿中也用了“低成本”的描述。
若高通一改高端路线,开始考虑性价比,则高端+中低端产品组合进一步扩大了高通的物联网市场的覆盖面。对于推出新产品一向谨慎的高通来说,更广泛地去覆盖中低端市场,从很大程度上说明高通对全球nb-iot大连接市场的持续坚定看好。
发挥产业传导作用,助推nb-iot产业生态
高通本次新产品的推出对于nb-iot风向标效应还体现在其能够发挥的产业传导作用上。由于高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地位,对于模组厂商不小的影响力,直接通过模组传导至行业生态。这种传导作用,对于海外nb-iot生态发展也具有显著作用。
根据gsma的数据,截止2020年1月底,全球已有93张nb-iot网络实现正式商用,海外市场给国内nb-iot生态伙伴也带来大量机遇。近日举行的5g nb-iot“亿”征程产业峰会上透露,德国、瑞典、比利时、意大利、南非、阿联酋、泰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巴西等多个国家都已规模商用nb-iot业务。
虽然海外nb-iot商用速度慢于国内,但海外一些主流运营商也在通过各类方式,积极为nb-iot应用落地创造条件。举例来说,去年10月,沃达丰就宣布与at&t开展nb-iot异网漫游合作,双方可以使用美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英国和荷兰的nb-iot网络,沃达丰还计划在2020年将nb-iot异网漫游扩大到与40家运营商的合作。近日,德国电信也宣布与瑞士电信、telia和沃达丰达成了nb-iot异网漫游协议,旨在将服务覆盖范围扩展至共计18个国家。
沃达丰和德国电信在全球拥有最广泛的nb-iot网络,分别在16个国家和9个国家开启商用,异网漫游工作的开展,意味着运营商之间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在更大范围内提供给用户接入nb-iot网络的机会更多。
可以看出,海外nb-iot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善,国内厂商出海的机会增加,国内产业合作伙伴借助产业优势成功进入海外市场也越来越多,例如,国内nb-iot模组厂商向海外供货超600万片,国内电表厂家赢得了中东超过200万只的nb-iot电表合同。
高通单模nb-iot芯片的推出,给国内厂商增加更多出海渠道的选择,也让海外nb-iot生态伙伴多了一个低成本终端的选择。
我们注意到,高通本次产品发布的新闻稿中,已有at&t、德国电信、verizon等海外主流运营商和微软azure云平台的“站台”,对海外nb-iot产业生态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高通发布这款产品的同时,国内模组厂商也同步推出对应产品,包括移远bc660k、移柯l661等搭载这款芯片平台的模组也浮出水面,移柯明确表示qualcomm®212将极大助力其布局全球物联网市场。
所以说,从产业传导作用来看,高通进军单模nb-iot芯片,对于国内厂商出海和全球nb-iot产业生态来说具有正向意义。
nb-iot多元化态势更进一步明显
截止今年2月份,国内nb-iot连接数已突破1亿,华为预计到今年年底连接数将实现翻番。伴随连接数快速增长的是模组成本的快速下降,而芯片供应的多元化趋势是这一历程实现的关键要素。
在笔者看来,短短几年里,国内nb-iot芯片供应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其显著特征就是供应商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更加优化。
第一阶段,海思和高通两家为主。nb-iot发展初期,市场上能够提供的商用芯片主要集中在海思和高通两家手里,即海思的boudica和高通的mdm9206。彼时,移远通信、芯讯通、高新兴物联、美格智能、龙尚科技、移柯通信、有方科技、懂的通信、骐俊物联、宽翼通信等模组厂商都推出了基于高通mdm9206相关产品,2017年9月中国电信开启的50万片nb-iot模组“宇宙第一标”中标产品高新兴物联me3612模组就是基于mdm9206的产品。而此时模组价格还处于60元以上的高位。
第二阶段,5家厂商参与,3家厂商为主导。随着联发科、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的入局,国内nb-iot芯片主要玩家增至5家,然而进入2018年,逐步形成海思、联发科、紫光展锐3家主导的局面,选用该3家平台的商用模组越来越多,最为典型的是运营商的两次招标。2018年9月,中国联通300万片模组采购结果出炉,最终报价基本都低于30元/片;2018年12月,中国移动500万片模组采购结果出炉,10款中标模组基本被海思、联发科和紫光展锐平分,而且报价大部分都在25元/片以下。芯片供应商增多,是nb-iot模组价格大幅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此时由于成本敏感性原因,高通平台出货量不断减少。
第三阶段,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共存、多供应商供货的格局。进入2019年,随着国内初创公司芯片的商用,nb-iot多供应商格局逐渐形成,除了海思、联发科、紫光展锐三家龙头企业外,模组和终端厂商选择性进一步增多,驱动模组成本持续下降。比较典型的是,上周中国电信300万片nb-iot模组采购结果出炉,其中基于芯翼、移芯两家初创公司芯片平台的模组拿到了100万订单,开始登上nb-iot芯片玩家的舞台。而智联安、诺领科技等初创芯片厂商的产品也逐渐开启规模化商用,初创公司不断得到市场的认可,增加了nb-iot芯片供应商数量。随着多供应商格局的形成,nb-iot模组价格也开始进入了15元/片的区间。
若高通该款单模nb-iot新品在成本上能够达到目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价格水平,则高通很有可能会再次进入nb-iot芯片主流供应商行列,进一步推动“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共存、多供应商供货的格局”的发展,更加多元化的供给对于nb-iot生态繁荣作用明显。
综上分析,高通nb-iot产品从多模向单模的演进,体现了高通自身对更广阔的nb-iot市场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为国内合作伙伴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新的渠道,同时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加速国内nb-iot多元化供应商格局趋势。
作为移动通信产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巨头,高通全面重视nb-iot市场,对于nb-iot长期演进以及纳入5g核心组成部分确实具有明显风向标效应。


功能丰富、完善的GSM/GPRS蜂窝电话音频记录/回放方案
坚果官方公布调价消息:坚果R2到手价仅需2999元起
华硕也要进军VR了!明年推出PC VR虚拟现实方案
人工智能在健康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ISM-RF接收机中的静噪
高通推出单模NB2芯片组,有助于扩大NB-IoT市场覆盖面
GTX 1650 GDDR6和GTX 1650 GDDR5区别在哪里
开关电源EMI的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小米进军空调市场是坑还是创新
英伟达已给出报价,竞购以色列芯片设计公司迈络思
区块链炒币为什么有风险
碳纳米管介绍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Wifi-son的技术详解
线路板层数的区分方法和应用
HMS Core 与开发者一起,为P40系列用户带来智慧生活新体验
利用74LS138和74LS161的高速电路EDA设计实现
华为不仅仅CT厉害 在IT这块也不弱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9万辆 同比增幅降至14%
关于DDR3和FPGA部分的20个设计规范总结
5G网络的缺失对于新iPhone是否致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