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光学方案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目前已发展出了多种光学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三种:birdbath、自由曲面以及光波导,其中光波导又细分为阵列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
不论技术如何更迭,不变的趋势是从室内/室外的单一场景发展为全场景,从厚重的形态发展为类眼镜的轻薄形态。能满足上述趋势的方案中,阵列光波导是不可轻视的一种光学技术方案,它能在较为轻薄的外观下实现高分辨率、高光效的显示效果。尤其是随着光学工艺、操作精度以及产品良率的提升,光学模组厂家在掌握一维阵列波导技术工艺的基础上,原本只存在于实验室阶段的二维波导产品终于看到了商业化落地的曙光,这令ar眼镜在更轻薄小型的产品外观下实现更强大的功能成为可能。
9月光博会上,灵犀微光展台除了aw82、awo72等眼熟的阵列光波导模组,以及阿拉丁zero、阿拉丁bi ar眼镜参考设计以外,全新前瞻系列的二维阵列光波导产品尤为亮眼。这款产品名称为2d-l,据称其为“全球首款可量产的真侧投二维扩瞳波导模组”,采用2cc超小体积lcos光机创新设计,重量仅8.5g,拥有34°大视场角,1280*720全彩显示,入眼亮度可达2500nit。
艾邦受邀在展会上对灵犀微光创始人郑总进行了采访,以下是采访内容:
灵犀微光ceo郑昱接受媒体采访问:郑总您好,我们这次光博会终于看到了灵犀微光二维阵列光波导的亮相,它跟以往的一些产品相比,有哪些新的功能?郑昱:2d-l是灵犀微光新品二维阵列光学模组,做这个新品最重要的目标是有两个:第一个是能让ar光学模组非常容易制成像普通眼镜一样形态的 ar 眼镜,跟普通眼镜很类似。因为现在市面上很多类型的ar眼镜迟迟没有进入广大消费者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体积、形态太奇怪了,消费者不愿意戴。我们(灵犀微光)通过制作更小体积、更好显示效果的近眼显示模组,能够让ar光学显示技术真正赋能行业,近而达到普通消费者可携带起来的ar眼镜产品——2d-l 要实现的就是这个目标。
以往用的一维扩瞳技术的模组产品,能在较大的视场角上实现较好的显示效果。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它侧面的耦合部分体积过大,过宽,导致做成的ar眼镜看起来很庞大和丑陋。二维阵列波导能保证在同样的显著效果下,缩小耦合光机部分的体积,缩小到尽可能接近普通眼镜的样子。 在我们的展台上就可以看到现在的这个样品的体积就跟普通眼镜非常类似了。同时灵犀微光还搭配了设计升级之后的lcos像源照明结构,保证了模组在极致控制体积的同时,其亮度、对比度和功耗都能达到比较平衡的水平。
所以2d-l光学模组在现有的产品类型中,相对来说是做普通眼镜类型的 ar 眼镜非常合适的一款,这也是我们在这个时期推出2d-l的原因。2d-l的视场角为 35 度,比很多信息提示类的 ar 眼镜的视场角要大,相对于很多的中等功能型应用,比如视频、浅度的游戏来说,都可以适用,所以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体积上都能满足ar眼镜的使用需求。问:跟市场上其他的光学技术,比如衍射波导、bb、自由曲面相比,二维阵列波导有什么样的优势? 郑昱:我觉得首先,第一个优势就是刚才说的更加接近普通眼镜的外观。相对于bb方案、衍射方案,二维阵列能显示更高的光效,同时它的色彩均匀度更好,更加接近我们的显示屏的效果,没有彩虹效应,或者颜色的不均匀; 其次就是亮度。二维阵列波导的亮度,或者说它的光能利用率本身就要比衍射波导高,导致在同样光强的照射下,二维阵列波导进入眼睛的亮度会比衍射波导要强很多。 这就是二维阵列波导重要的优势。问:灵犀微光展台上也展出了阿拉丁系列的ar眼镜参考机型,阿拉丁这个名字有什么样的含义?这些参考机型能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应用在哪些行业应用领域? 郑昱:阿拉丁来自于一千零一夜的神话故事。灵犀微光——“微光”就是我们希望 ar行业从一个微小的光芒开始,促使行业的成长。阿拉丁也是一样的寓意,就是希望阿拉丁系列参考机型能够犹如一盏灯,能够点燃ar行业,这是我对ar产业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给ar眼镜的普及一点助力。
“阿拉丁”我们更多的是称之为参考设计,叫做reference design,这个参考设计能够让我们下游的厂商更好的了解到ar近眼光学,或者说光波导技术对于设计一款合格ar眼镜的重要性,这为我们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架起桥梁,同时它也作为一个odm方案让我们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那么这个参考方案无论是bi也好还是zero也好,都是基于aw70pro 模组来做的,作为一款在工艺和量产性方面十分成熟的模组产品,下游厂商来拿这个来做开发非常的快捷。
问:新推出的二维技术产品能对我们的阿拉丁系列产生什么样新的应用? 郑昱: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阿拉丁是灵犀微光参考设计的方案,目前阿拉丁采用的是灵犀微光标品模组aw70pro 阵列光波导技术产品。针对于二维产品,如果将阿拉丁整套的参考方案在保持idea不变的情况下,用二维波导模组来替代目前近眼光学部分,将使得耦入体积更小,让整个眼镜更轻量化,更方便携带。2d-l在体积重构、光效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其实是一款具备很强通用型的近眼显示模组设计方案,而行业原有的ar制造体系方案完全可以无缝兼容,因此基于2d-l开发的ar眼镜就会比原来的更轻薄,更易于开发者或者消费者来日常佩戴。问:我注意到我们展台上有一个很显眼的标语,“成为全球领先的 ar光电科技企业,促进开放共赢的产业链新生态”,同时也展示了灵犀微光的一些长期的合作伙伴,比如芯视元、国兆光电等。想请您分享一下,灵犀微光在ar行业实现的产业布局,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未来会不会和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合作,实现联动发展?郑昱:首先成为全球领域的ar光学企业,那我们在阵列光波导的底层技术积累上有比较好的领先优势,而比较深的沉淀积累背后,意味着灵犀微光会更加专注在产业链环节,在ar光学显示模组和 ar光波导产线方面持续做深耕。 灵犀微光总部在北京,在杭州做了一条新的ar光波导的量产线,这是目前亚太区首个全自动化量产产线。这也为我们的二维产品和未来更大规模的全系产品做好准备。这条产线在ar爆发节点到来后,能够很好的支撑 ar 光学模组和镜片的生产。这就是我们产业布局。所以我们不仅能够研发出更领先的 ar 光学模组和镜片,同时也能够以高良率、低成本的方式去生产 ar 光波导镜片,给我们的下游客户很好的支撑,这是从产业链层面我们给自己定位的一个目标。
同时我们携手更多的屏厂,比如说lcos、micro led厂商能够跟他们合作多种不同类型的 ar光波导模组,更适合在不同的下游场景中应用,比如消防、医疗、工业等等。不同的微显示屏可以帮助我们塑造出不同场景下,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产品来。而我们的模组产品同样也可以为更多这样的细分领域场景带来价值。这是一个互相赋能、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举个例子,我们与长春联合的合作,其消防面罩产品便使用了我们搭载micro oled的模组产品。这是因为这类产品对于使用环境相对来说,光强要求没有这么强,micro oled的光强的亮度刚刚够,但在热成像方面其高对比度的特性又可以带来十分高的色彩饱和度和第一人称视角下的沉浸式近眼显示效果,且模组体积十分小巧,高低温场景的耐受性也比较好。 所以我们广泛的和上游的屏厂来配合,促使我们能够设计量产适应多种多样的,适合不同下游应用的ar模组产品;同时我们也广泛吸取了 ar眼镜下游的意见和内容生产厂商的意见,看他们有什么样需求,我们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 所以一方面我们跟上游的厂商更紧密的合作,能有更多的模组功能设计的选择;第二方面我们跟下游的厂商更好的合作,给他们提供快速、全栈式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上下游的联动,使得整个产业能够快速发展,也使得我们的技术能够快速的普及和成熟。灵犀微光在成为全球领先的光学模组企业的同时,更要推进促成一个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问: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今年以来随着更多ar产品的发布,您觉得市场对 ar 眼镜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对我们光学模组企业有什么影响? 郑昱:我觉得市场竞争是更加的激烈了。首先我觉得有更多的厂商能进入这个市场,我觉得这是应该值得开心的事情,说明大家都看到了行业的未来,同时像苹果这些大厂也发布了ar 产品。不管用何种技术路线破局,对ar整个行业都是一个大的利好。所以从整体来看,更多的玩家入局,更多人关注到这个行业去促进这个行业发展是一个大趋势,是非常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实到现在为止, ar眼镜整体出货量相对于手机平板这些产品来说还是远远不及的,那就意味着ar整个行业还在一个蓄势待发的趋势。 我觉得更多要从10年的时间纬度来看这件事情,ar行业在未来的5年或10年会发生什么,到那个时候他们需要什么,需要我们灵犀微光做什么,然后朝这个目标去做。我认为 ar行业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需要长期去做努力和长期去实现价值的行业,所以不能只看短期的现象。当然我觉得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加入,我相信明年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是个好事。
“祖冲之号”量子计算云平台发布
电力载波原理 电力载波模块作用
嵌入式无风工控机的主要特点
怎样用智能手机控制火车模型
示波器没有波形怎么调
灵犀微光全新前瞻系列的二维阵列光波导产品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Nēsos针对免疫系统疾病研发可穿戴设备
小米X1和小米6plus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小米X1惊艳不止一点点!小米6plus即将发布,售价很良心
诺基亚携手DOCOMO共推5G合作 2020年商用有望商用
豪威集团推出OV04C/OV02G图像传感器,创新赋能IoT市场
苹果新专利:更轻、更高效的氢燃料电池
2018北京安博会圆满结束,下一站我们相约德国慕尼黑电子展
大数据怎样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光电式传感器的形式
OpenHarmony开发者论坛正式上线,盖楼赢惊喜好礼~
华为Mate 40E将在3-4月发布?
北斗导航芯片核心实现全自主研发,抗干扰天线核心器件国产化
智能手环之技术应用FFT的C程序
微型超级电容器将使简单、强大的能量存储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