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日获得香港创新科技署辖下的“创新及科技基金”及工业界资助共2,000万元,在现存的wi-fi技术之上,研发传输速度更快的wi-gig(超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前端系统),未来每秒可传送7gb数据量,速度较现时普遍采用的wi-fi快约50倍,预计2年后完成研究,新技术将于3年至5年内普及。
城大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薛泉是上述计划的负责人。他表示,电磁波的频率愈高,可用频宽便愈大,传输的数据量亦愈大;其团队利用60ghz高频电磁波传送大量数据,比现时wi-fi使用的2.4ghz和5ghz多出数十倍。
现存设备贵多用于军事
以往传送、接收60ghz高频电磁波的设备非常昂贵,多用于军事用途;虽然各国近年免费开放60ghz波频段,但现时市面上的wi-gig技术,传送速度每秒只有1gb,且因为技术成本高而未能普及。有见及此,薛泉的研究团队将会研发毫米波天线及集成电路(ic),并将两者整合为传输前端系统。只要制作出成本低、高速传送的前端系统,wi-gig即能普及。
选廉价材料减开发成本
实验室主任陆贵文表示,因为60ghz高频电磁波的波长很短,设计天线的难度非常高,故团队将采用成本低廉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技术,研发新的前端系统。至于集成电路方面,研究人员将采用矽制造原料,较传统集成电路用的「砷化镓」便宜九成。
研究团队的目标是研制出在10米范围内,每秒可传送7gb数据量的前端系统。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岑鉴文表示,日后透过系统传送一只容量4.7gb的dvd,只需要2秒至3秒;而现时wi-fi的传输速度只是每秒以mb计算。
料医院适用方便查病历
薛泉表示,系统制成品的大小只会是毫米级,将来会内置于智能平台中,如现时手机内置蓝芽一样,用家只要开启wi-gig即可。系统除了可以方便家居、公司的内部短距离传输,亦可用于医院,方便医护人员下载病人病历。他预计,2年后可完成整个研发计划,而技术将于3年至5年内普及。
使用4-20mA模拟量进行通信 相对于数字通信设计过程很复杂
TDK-EPC推出基于SESUB新型集成技术
工业革命是如何“革”你的“命”
时控开关控制接触器的接线方法
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的好坏和电流的测量
香港城大毫米波重点实验室 研发超级Wi-Fi
运放opa2604最佳供电电压
EMC如何成为下一个设计工程的成功因素
Graphcore 创业公司推出了一种专门用于 AI 计算的处理器芯片IPU
睿创微纳科创板IPO过会 多家创投机构突击入股存隐患
高速USB OTG-便携设备互连解决方案
地平线完成C2轮4亿美元融资,用于新一代L4/L5级汽车智能芯片的研发
传感器常见技术参数介绍
金雅拓的HSM实现Microsoft Azure Information Protection客户保持加密密钥的完全控制
10KVA变压器损耗计算分析
瑞芯微正式发布全新AIoT芯片RK1808 可实现always-on设备无DDR运行
从TI新产品用例看智能汽车照明趋势
骨传导耳机怎么样,骨传导耳机的优点
多谐振荡器构成及稳态特性分析
【梦就雅欣】FP6296升压QC和PD协议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