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革命,读者朋友们可能会想起历史上的很多场战争,炮火连天,改朝换代,好像每个革命成果都是一条条人命堆出来的。其实不然,有的革命是悄然发生,顺其自然,等你发现过来的时候,你已经被“革完命”了。
本篇文章小编就带大家聊一聊另外一种不流血的革命——工业革命。
说到工业革命,我们一般认为至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工业革命。不过在谈工业革命之前,我们要先认识工业这个概念。
简单地来说,工业是“集中式生产”,把很多同样的东西按照流程制作出来。为什么要按照流程来做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来解释这个原因。
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印刷板是这样子的:
活字印刷术之前的印刷版是整块的
你要印什么内容,就找一块木板,在上面把字全部雕刻出来,雕完之后就蘸墨水,一印就是一篇,比手工挨个字抄快吧?但是这样子有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后来文章需要改动几个字,那就麻烦了,得一整块木板重新雕刻了。
于是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灵机一动,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先用小木块雕出每一个字,然后需要什么内容,就把需要的字按照文章顺序排好就可以印刷了。如果哪个字需要更改的,就把那个木块挑出来换掉就行了。看起来也不是惊天动地的改变,但是印刷术却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后来的活字印刷术是这样的
工业也是这样的道理:生产一件衣服,随便找个人用手做一下就行了。但是如果要做成百上千,甚至上千万的衣服呢?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工厂,需要特定的机器,需要一套规范的方法,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和人工,让衣服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制作出来。
那么,为什么会有工业革命呢?工业是怎么革命的?#p#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八世纪的时候,工厂的工作大部分还是依靠双手。直到工厂大规模制造模式大范围取代了个人和家庭式作坊,人们开始觉得,把人集中在工厂干活,好像也没有快那么多。这时候又赶上英国的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浪潮,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工厂的生产的速度已经跟不上日不落帝国的扩张速度了。
在这时候,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是改良,不是发明),于是乎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这样发生了。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什么这么神奇,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工业革命?我们来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工人是怎么干活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业制造
而基于瓦特的改良的蒸汽机,人们开始制造简单的机械,来代替工人完成一些手工活。虽然这些机器的样子简陋,效率低,只能依靠蒸汽机作为动力,但是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人开始使用机器代替手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器跟现代对比,确实差不十万八千里。但是在当时,机器的效率不止比人类手工高,而且可以干一些危险的活,由此保护了工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驱动的机器
交通运输的变革:蒸汽火车#p#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上次工业革命过后,时间来到了十七世纪中期,工厂里的工人高兴开始用上了机器来干活,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工人们发现:
这机器怎么这么慢,热得发烫,还转得慢悠悠的?
怎么一个一个都不干活了?什么,停水了,机器开不起来了?
火车开得那么慢,坐船又只能开那么近,造船修铁路有什么用?
这时候,德国人西门子(现在响当当的工业企业)制作出了发电机,于是乎第二次工业革命就这样发生了。
西门子制作的发电机,最大的好处就是提供了稳定,高效的能源和动力。电力可以通过风力、水力、烧煤等方式获得,而不用像以前一样在干巴巴地烧水,烧水,还是烧水了。
有了足够的马力,马车自然跑得飞快。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了这样的“黑科技”:
不再使用蒸汽的福特汽车
工业生产用上了电力#p#
第三次工业革命
自从有了电以后,人类的生活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工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工厂里的机器没有那么“蠢”了。但是,人类的在享受的时候,也变得越来越“懒”了,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
如果机器能聪明一点就好了。如果我们可以“足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好了。如果人类可以登上月亮就好了。
很快,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人类的愿望开始实现了。
在这次革命里,满满都是高科技的发明:电脑,互联网,机械手,自动化机床,航天飞机,核技术等等都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里,信息化是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信息化使人类使用的机器变得非常“聪明”,这时的机器人可以完成复杂的精细的动作,不是人类不想做的工作,而是人类做不到的工作。
机器人在汽车生产中得到普及
信息化也将每个人联系在了一起。以前人类的联系方式是通过电话,通过声音,而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可以轻松地把文字、声音、图像传输到地球的每一个地方。
互联网技术连接每一个人
信息化更是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随着美国登月成功,那句“你那么牛逼,咋不上天呢”不再是一句玩笑。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4.0”是德国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大致的意思是要研发更高级的新科技,让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把一切的东西变得更加智能。
在以前,互联网把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而在工业4.0的社会里,物联网要把每一个人、没一台机器、每一件家具、每一个物体联系在一起,让人类可以轻松地控制身边的每一样东西。
而在2015年,中国了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我们可以认为,现如今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临界点。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工业4.0的痕迹:
由机器人担任主力的“无人工厂”
日本软银开发的机器人可以读懂你的表情
总的来说,工业4.0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愿景,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工业4.0也终将到来。我们回头审视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本质上可以认为是机器智能程度的提升——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当我们实现工业4.0之后,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未来,谁知道呢。
京东方或将首次为华为Mate 40手机提供OLED面板
炫酷的灯光秀背后 一部3D光雕投影技术发展史
选择电动机要考虑些什么?
使用4-20mA模拟量进行通信 相对于数字通信设计过程很复杂
TDK-EPC推出基于SESUB新型集成技术
工业革命是如何“革”你的“命”
时控开关控制接触器的接线方法
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的好坏和电流的测量
香港城大毫米波重点实验室 研发超级Wi-Fi
运放opa2604最佳供电电压
人工智能时代什么时候到来
如何打造免开发智能电水壶 具体MCU方案介绍
NXGEN与润和软件达成合作,探索IoT领域创新发展新机遇
高速USB OTG-便携设备互连解决方案
地平线完成C2轮4亿美元融资,用于新一代L4/L5级汽车智能芯片的研发
传感器常见技术参数介绍
金雅拓的HSM实现Microsoft Azure Information Protection客户保持加密密钥的完全控制
10KVA变压器损耗计算分析
瑞芯微正式发布全新AIoT芯片RK1808 可实现always-on设备无DDR运行
从TI新产品用例看智能汽车照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