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随后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接连出台,敏锐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开始闻风而动,大手笔投向符合国家发展前景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文化娱乐、医疗健康、共享经济等产业领域不断涌现投资新风口。
为了反映这些最新的投资风向,投资周刊本周起推出《关注投资新风口》系列报道,跟随资本的投资脉络,为您揭示最新的产业投资动向,把握最新的产业发展商业模式的前景、机会和风险。
今年初的ces(消费电子展)上,vr头盔火爆一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沉浸式的vr体验未来或将成为普遍现象。随着facebook、谷歌、三星以及阿里等国内外巨头相继宣布加码投资vr,业内更是将2016年标榜为“vr元年”。
行业冷暖,资本先知。根据高盛预期,到2025年vr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而在中国,有数据显示仅仅2016年3月份及就有14家vr公司拿到了融资,当中12家融资金额达到千万元人民币以上。
4月14日,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指出,虚拟现实正处于产业爆发的前夕,即将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窗口期。未来的半年到一年内,虚拟现实消费市场将迅速爆发。
多名vr行业人士以及投资人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r行业将迎来几何式爆发增长,资本布局从硬件市场延伸到内容技术,vr产业链及周边领域也会在这轮科技革命中迎来利好。
行业发展 百亿级市场处于“萌芽期”
根据高盛近期发布的《vr与ar:解读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在过去的两年中,vr/ar领域共进行了225笔风险投资交易,投资总额为35亿美元。
国内第三方咨询机构艾媒咨询《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德勤在《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则指出,2016年将成为vr产业化元年。
百亿级的市场规模前景,vr无疑成为当下资本竞逐最热的风口。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涉及vr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就有近60家。和君资本vr产业研究报告指出,90%的上市公司投资案例发生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年初,以参股为主。
和君资本vr产业基金高级投资经理舒曼告诉记者,目前涉足vr领域的上市公司从不同的业务切入领域,包括硬件制造、技术支持、内容开发和行业应用等。此外,还有一批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切入。
“大部分vc机构投资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这显示vr行业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认为,vr这个百亿级市场还处于“萌芽期”,技术水平不成熟、爆款内容缺乏和行业人才短缺成为制约vr行业发展的瓶颈。vr从萌芽期走向成熟期,还需要两至三年时间。
企业布局 国内外巨头纷纷巨资抢入
作为全球最早布局vr领域的科技公司,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 vr。2016年2月,facebook宣布成立social vr部门。
vr热潮被引爆后,谷歌、微软、索尼、三星等企业也落子vr棋盘,国内的暴风科技、乐视、小米等公司也先后推出vr产品。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曾表示,“vr行业的拐点已经到来,2015年全世界卖出了100万台vr设备,预计2016年将有1000万台。”
硬件的快速搭台,让好的内容成为稀缺资源。国内巨头开始涉足vr这片蓝海市场,从硬件市场开始延伸到内容技术。3月17日,阿里巴巴首次对外公开vr计划,涵盖研发、内容平台、投资、硬件四个部分,同时推出了全新购物方式“buy+”。
就在同一时间,腾讯的vr开发者计划给出了全面的商业分成模式。未来还将导入腾讯社交体系等资源,针对vr创业者举办多种开发者活动和vr内容孵化器支持。
4月15日,华为公开与暴风魔镜达成vr内容软体合作伙伴关系。vr行业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头基本已集结完毕,“互联网+”时代逐渐让位于“vr+”时代。
关于巨头企业的入场,多位业内投资人观点一致,认为整个“大vr”领域形成垄断巨头的可能性极小,但在垂直细分领域有可能出现巨头,而定位准确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在“vr+”时代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和君资本舒曼就表示,“巨头的入驻会加剧竞争,但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垄断”。
投资机会 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及周边投资
vr科技浪潮在带动行业市值水涨船高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机会。
中投顾问指出,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投资机会将会出现在设备、内容、渠道、平台、应用等各个环节。数据统计,目前与vr产品相关的a股公司数量至少达到61家。
兴业证券分析师林阳表示,随着虚拟现实高速发展时代来临,硬件产品和内容的投入都将显著增加,行业增速有望提升至30%左右。看好上游硬件设备领域,因为上游硬件设备是发展较快、投资较热、收益较高的部分。上游硬件的发展将率先打开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客户群,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和投资增长点。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还向记者表示,vr的产业链下游行业及周边也是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张毅认为,除了关注a股市场vr应用企业,还可以关注外围投资机会,包括vr领域的硬件如光学硬件、生产配套领域、vr专业人才的教育市场及周边产品。
在行业应用上,高盛报告中指出vr/ar将颠覆当前的一些市场,该技术可以应用到9大领域:视频游戏、事件直播、视频娱乐、医疗保健、房地产、零售、教育、工程和军事。
专家观点
行业标准不统一 产业化应用受限
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华益:
“部分厂家炒作概念,将尽快建立行业标准”
低价竞争下,一些厂商在产品存在明显瑕疵的情况下就急于发布,部分厂家炒作vr概念。目前,国内vr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各类虚拟现实设备之间还无法实现通用,导致难以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建议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通过设备标准要求,排除市场上概念混淆和低质量的产品,促进产品的合理竞争。
玖的数码ceo梁应鸿:
“vr消费级应用有望在娱乐业率先爆发”
最容易出现消费级应用的领域是娱乐领域,其中又分为三种:一是体验型如vr体验馆,二是观赏型如vr电影,三是沉浸型如vr游戏。此外,汽车、房地产、医疗、教育等领域将紧随其后,迎来爆发。
易观智库入口终端研究中心分析师 佘双林:
“对于消费者缺乏持续吸引力,盈利模式尚不明朗”
无论是硬件还是内容,甚至消费者认知上,目前vr行业都存在不少问题。在硬件上,用户体验欠佳,很多产品会有眩晕感,而用户体验比较好的产品价格又高。在内容上,对消费者缺乏持续吸引力,盈利模式尚不明朗。更重要的是,内容没有形成一个开发标准,内容与硬件适配上存在问题。从用户角度上来说,消费者数量基数较少,对于vr产品大多出于尝鲜,没有养成付费习惯,不利于行业后期盈利探索。
华为折叠屏手机来了,网友直呼买不起
串口管脚定义图
Arvizio利用企业下一步发展 将增强现实应用到他们的业务运营中
随着物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_2020年全球75%的汽车将配备连网硬件
开源硬件RISC-V的目标是颠覆处理器行业
国内外巨头纷纷巨资抢入 VR行业爆发在即
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温湿度实时检测终端节点设计方案
电动化的发展是整车企业的一个特征,但到底如何结合智能网联
偷偷教你几个运算放大器使用小技巧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法律的创新和进化提供了新机遇
通勤用哪款蓝牙耳机好?高性价比蓝牙耳机排行榜
移植鸿蒙系统到STM32L476RG_NUCLEO开发板的建议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迅猛,未来将迎来淘汰或并购阶段
首届中国数据治理年会在京召开 广电计量3项案例入选“百项优秀案例”
如何通过改进不可见光的LED,实现深紫外光无线通信
简说无线电吹管乐器方案2.4G/5.8G/UHF电吹管方案|天惠微科技
10000+知名终端制造企业为什么都在这里?
如何利用工具模板快速对TSV阵列进行建模
如何通过CAN的HUB来实现3个CAN节点的环形网络通信
Intel CEO确认双核心Atom上网本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