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8L带来了L3级自动驾驶及激光雷达量产前装的风潮

正如特斯拉autopilot开启了汽车智能化的浪潮,奥迪a8l带来了l3级自动驾驶及激光雷达量产前装的风潮,通用汽车可能会成为第三家引领趋势的oem厂商。
随着搭载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系统技术的2018款凯迪拉克ct6在北京车展的首发,正在引领新一轮l2.5量产级adas功能及舱内疲劳检测预警配置趋势。
此外,凯迪拉克全新紧凑级suv xt4也将配备super cruise超级巡航功能。新车有望于今年三季度于国内市场上市销售。在海外市场,super cruise系统将作为凯迪拉克ct6的可选择配置,定价5000美元(合人民币3.2万元)出售。
在主动安全功能方面,凯迪拉克ct6全车一共有5个毫米波雷达,前面3个(长距离77ghz毫米波雷达位于驾驶员侧的保险扛下方,两侧布置了广度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后面两个,后视镜上有个用于识别前向场景的单目摄像头。
与摄像头相比,虽然毫米波雷达是一种较复杂和高成本的方案,但对于更高精度和更远距离要求的技术实施,譬如在行车道上使用自适应巡航等功能,雷达是必须且惟一可行的技术方案。
目前,77ghz毫米波是前向的标配,但仅能获取点目标,探测目标物的距离、速度、方位等信息,更多与前向摄像头进行融合,实现自适应巡航acc、前向碰撞预警fcw、前向刹车辅助aeb等前向防碰撞功能。
而凭借成像技术,79ghz豪米波雷达可以获取被测物体的图像,弥补现有毫米波雷达技术在目标识别方面的不足。但在目前国内的无线电频段暂未对79ghz开放的情况下,目前77ghz雷达主要用于长距离探测,而短距离则大都使用24ghz,但不排除未来几年79ghz雷达全面替代传统24ghz雷达。
随着l2-l3级(也有称之为l2.5级)智能驾驶系统的量产落地,在毫米波雷达配置上的1+4,甚至是1(前向雷达)+4(角雷达)+1(后向中短距离)的360度全车周边识别方案已经成为标配趋势。在此之前,奔驰s级就是使用了1+4+1的毫米波雷达配置方案。
从传统bba的100万级豪华配置,到如今的凯迪拉克40-70万中高端配置,“1+4”毫米波雷达配置有可能在未来两年进入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20-40万区间)行列。
凯迪拉克super cruise认为,确保其上述智能驾驶系统领先的两大核心技术—分别是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a driver attention system)和高精度地图数据(lidar map data)。
由于高精度地图目前在中国市场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受到政策及道路里程因素影响),市面上主流仍是车道级定位的adas地图为主。
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也被视为冗余机制,通过面部表情和瞳孔特征识别,判断驾驶员是否关注路况,以强化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机制。如果检测到驾驶员在睡觉或是没有关注路面,系统会自动报警。
在车辆的方向盘后面的摄像头,用于识别驾驶员注意力,分析头部所处位置。同时,方向盘顶部两侧还配置有两组红外线发射器,用于识别人眼,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绕开”墨镜的干扰。
当超级巡航系统运行时,由位于转向柱顶端的微型摄像头与红外传感器组成的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可随时追踪驾驶员头部位置,识别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这样可以保证对驾驶员进行持续监控,确保其始终专注于驾驶。
如果系统判定驾驶员未专注驾驶,方向盘上的光条将引导驾驶员注视前方道路或接管车辆驾驶。此外,车辆还可通过位于平视显示系统与仪表盘上的警示图标以及凯迪拉克安全警示座椅发出的震动警示,并发出警报。
目前,在国内量产车市场,疲劳预警功能的渗透率仅为11.56%。随着l2级adas功能渗透率加速提升,疲劳预警基本上已经成为功能标配。
此外,基于不同方案的疲劳预警功能也将出现不同品牌车型上。

中移动首款TD支付手机研制成功
成为嵌入式高手的技能清单和升级线路图
隆基高效的Hi-MO 6组件让更多企业看到绿色能源的无限可能
联发科技发布突破性的全新5G移动平台,5G手机即将面世
因安全和数据问题,微软短暂禁用ChatGPT
奥迪A8L带来了L3级自动驾驶及激光雷达量产前装的风潮
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KLM5S3的推出
小米Redmi Go手机曝光搭载骁龙425处理器不支持指纹解锁
“双通”并购案势力博弈 欧盟助力高通抵制博通收购
接地电阻测试仪使用方法 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作用
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入厂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
土壤对于选择什么类型的土壤采样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白光芯片它有哪些优势
科迎法适用于工业级以太网连接器,满足工业布线的需求
电子锁语音芯片方案,低功耗声音提示ic,WT588F02B-8S
美立法严惩机器人骚扰电话 帮助消费者识别呼叫者信息
芯片发展历史与变革
M62437FP芯片在汽车音响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荣耀magic最大竞争对手是谁?小米、OPPO还是华为?
宁德时代电动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应用场景进一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