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知识大全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因此目前全球有多家厂商投入研发,根据了解和估计,我国目前手机市场上采用oled产品的手机共38款[单色oled10款,区域色15款,256色8款,全色3款](见表1),据本人得知目前国内手机设计公司正在着手研发的oled手机,已有7款.再加上skd/ckd的产品和国际品牌的产品。
预计到年底我国手机市场上会有50款oled产品手机,风骚于我国手机市场(见表2)。同时在综合表3数据显示,oled未来可望与stn-lcd及tft-lcd技术抗衡,至此向大家介绍oled的相关知识。
一、oled发展历史
其依材料区分大致可分为小分子系及高分子系两种,小分子系是以染料及颜料为材料,称为oled,在1987年由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的c.w.tang[邓青云博士,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大学化学系]所发表,高分子系式以共轭性高分子为材料,则称为pled(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或lep(light-emitting polymer device),是由英国剑桥大学(cambrige univ.)所1990年提出。1992年剑桥成立显示技术公司cdt(cambrige display technology),使pled商业化.
二、oled的发光原理
oled的发光原理与led相似,是利用外加偏压使电洞和电子分别由正、负极出发,并在有机发光层相遇而产生发光作用,其中阳极为ito导电膜,阴极则含 有mg、al、li等金属,其基本结构如(图四)所示。而oled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故厂商可由改变发光层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颜色。也可 以理解为主要发光原理是由电子与电洞结合而产生光,视材料的不同,电子与电洞所具的能阶也有差异,进而产生不同波长(即不同颜色)的光线。
三、oled/polymer oled(高分子oled)
oled为自发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同时视角广、画质均匀、反应速度快、较易彩色化、用简单驱动电路即可达到发光、制程简单、可制作成挠曲式面板,符 合轻薄短小的原则,应用范围属于中小尺寸面板;但由于oled驱动电压较高、因此在能量上使用的效益较差。而pled由于不需经过薄膜制程及高价的真空装 置,组件构造只有2层,较为简单,因此在投资成本上较oled低很多;但由于pled在色彩的表现上不如oled佳,每个颜色衰减常数不同,必须对色彩偏 差做补偿,同时频宽又大,发光色彩不易调整,因此产品的寿命亦较短暂,目前pled主要应用范围以大尺寸面板为主。从产品的市场区隔来看,oled的市场 利基要往高单价、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发展,而pled则往大量而低单价的产品发展。
四、无源oled和有源oled
oled以驱动方式可分为无源驱动(passive matrix;pmoled)与有源驱动(active matrix;amoled)两种,oled的驱动方式是属于电流驱动。无源方式的构造较于简单,驱动视电流决定灰阶,应用在小尺寸产品上的分辨率及画质 表现还算不错,但若要往大尺寸应用产品发展,恐怕会提高消耗电量、寿命降低的问题发生。最好的对应的则是采用有源驱动方式,因为有源的电流整流性较无源方 式佳,不易产生漏电现象,同时使用在低温多晶硅(poly-si)tft技术时,电流可以产生阻抗较低的小型tft,符合大尺寸、大画面oled显示器的 需求。
五、oled彩色化方式
oled以彩色化的方式区分可分为三种,一,rgb三色发光结构、二,色变换结构[白光+彩色滤光片],三,彩色滤光膜[蓝光+色转换层]等 3种方式。由于3色发光结构运用独立发光材料rgb(红绿蓝)3色进行排列,具有发光效率佳的特性,不需再加上彩色滤光片或色彩变换层的薄膜,为目前投入 厂商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由于3色法制程是采用屏蔽(shadow mask)蒸镀法,因此色彩的精细度较差。而色变换方式则是以蓝色发光材料进行发光,发光时中间隔上一层薄膜,因此发光效率不如3色发光方式佳。彩色滤光 片则是以白光发光材料进行发光,中间加了一层彩色滤光片,因此发光效率亦不如3色发光方式佳,目前拥有白光技术的厂商并不多。
六、oled与lcd技术的比较
七、手机采用oled、tft ,cstn?a品特性比?
八、oled工艺
ito面板[array制造工艺]→ito面板(形成有机膜)→oled模块封装测试→oled成品
因oled构造简单,所以生产流程不似tft-lcd制造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为有机材料、ito面板(array制造工艺)、ito面板(形成有机模)、 oled模块封装测试。在array制造工艺上,ito面板清洁程度为oled品质的关键因素的一,至此面板的清洗方式也成为各家厂商的商业机密,而 oled分子结构会影响成膜的完整性,若成膜不平整,将造成发光不均匀,适当的有机材料的选择,理所当然成为厂商研究发展与未来竞争利基所在。另外,在薄 膜形成过程中化合物生成反应将产生副产品的杂质,会影响发光效率与产品寿命,因此制造工艺中适度的纯化是必要的。再者oled器件的材料易受水气与氧气的 影响,而使得器件劣化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镀膜后的封装过程中需隔除空气中水分,封装技术的成败直接影响器件的成败,封装技术可说是在整个制造工艺中相当重 要的一环,目前尚未出现最佳的封装方式,虽然oled生产流程较为简单,但在各个制造工艺阶段仍然面临不同的困难有待克服,因此oled目前并无标准量产 技术,厂商在制造工艺上仍有颇大的发展空间。
总结
oled在副显示器中用得最多,目前,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副显示器是使用oled,在今后两年中,全色oled将用于主,副显示器oled,用得最多的将是分辨率96*64/96*96个像素的oled显示器,这些分辨率比较低的产品使用无源矩阵[passive ]oled技术,制造成本低,功耗小。无源矩阵oled技术的上限是128行。超过128行时,需要使用有源矩阵[active]oled技术。这是因为,无源矩阵在寻址是,阴极总线的电流负载及功耗受到限制。
oled全色技术虽然技术尚未成熟,但随着全球厂商投入研发的力度不短增加下,oled技术将会愈来愈成熟,而目前风骚于手机及便携式产品的lcd,将逐步会给oled让出相当部分市场.
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it indium tin oxid [铟锡氧化物]
passive matrix: pmoled [无源矩阵又称被动驱动oled]
active matrix;amoled [有源矩阵又称主动驱动oled]
ltps: 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skd: semi knock-down 半散装件
ckd: complete knock-down 全散装件
石英薄膜压力传感器
GPS/WLAN信号同时接收的天线设计
LG推出全球最大4K高清电视
存储芯未来 视听新生活 | 佰维携嵌入式存储产品亮相CCBN 2023
比较好的电力系统运维服务方案有哪些
OLED知识大全
华为发布Mate 9全面攻占高端市场,有机会吗
小米6安兔兔跑分曝光:三星苹果一加望尘莫及!
你知道水泵物联网监控系统吗
国家围棋队全国行济南站 世界冠军携围棋少年乐享华为AI
多元折合振子天线
曲面时代成过去?柔性显示屏成未来新宠
电信、联通分区共建一张5G接入网,有助于降低5G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智能热阻断深共晶电解质助力高安全锂金属电池
08-09嵌入式开发从业人员大调查
基于Zedboard FPGA的VGA图像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FAT32文件系统详细分析 (格式化SD nand/SD卡)
健身房戴什么耳机比较好,运动蓝牙耳机性价比之王分享
爱普科斯圆片式超声波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介绍
节能安全引领潮流 智能车辆引爆车载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