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技术规格与信号完整性解析

一、superspeed usb接口
usb 3.0时代刚刚开始。
usb 3.0标准由intel和hp、nec、nxp、微软以及德州仪器共同开发,usb 3.0的目标是提供当前十倍的带宽,利用新增的两对高速线路开启的“superspeed”模式,可以达到约4.8 gbit/s (600mb/s),并且可能使用光纤连接。
usb 3.0的技术规范于2008年8月13日发行,其商业产品预计于2009年或2010发行。usb 3.0新增了5个触点,两条为数据输出,两条数据输入,采用发送列表区段来进行数据发包,新的触点将会并排在目前4个触点的后方。usb 3.0暂定的供电标准为900ma,将支持光纤传输。usb 3.0的设计兼容usb 2.0与usb 1.1版本,并且使用了更有效的协议来节约能源。
那么usb3.0究竟为什么有着如此神奇的魅力,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二、usb3.0规范解析
许多人看到的usb技术,仅仅是接口与线缆,但很少有人关心在usb接口中,数据是以何种形式被传输和处理的。在今天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中,作为电脑主机,他们都包含了主机控制器。这个小小的芯片内具有一系列的逻辑管道,它负责管理主机和设备之间各种数据的传输。目前的hi-speed usb接口,即usb2.0接口采用的是一种半双工的结构,也就是说,数据传输只是单向的。首先外设装置发送信号到电脑,再由电脑发送信号到外设装置,两者不同同时互传信息。
在usb3.0规范中,它将会有自己专用的数据通路,专用的数据发送线路和独立的数据接收线路。因此,在主机与外设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时候,可以真正实现全双工。主机与外设都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另外数据传输的速率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实现5gb/s的数据传输能力,每个方向可以实现4.7gb/s的数据吞吐量。而目前最快的usb2.0规范中,仅仅可以实现单向的480mb/s。
无论是主机还是外设,所有的数据传输都可以在同一时间爆发,这些专用的数据收发通道可以将数据周转的时间减小到最低,同时他们可以同时发出操作请求。usb3.0接口向下兼容以前的usb2.0和usb1.1接口。
三、usb3.0引脚触点分析
usb3.0为了向下兼容usb2.0规范,同时又要极大的提高自身的带宽,就在一根线缆里,专门设置了两套数据传输机制。一套是便于普通的usb2.0接口,一套是专用的发送接收高速传输信道。
如图,这是usb 3.0 micro b接口,针脚1是供电(vbus),针脚2是usb2.0的数据-,针脚3是usb2.0的数据+,针脚4是usb on-the-go的id线,针脚5是地线(gnd),针脚6是usb3.0的发送数据线-,针脚7是usb3.0发送数据线+,针脚8是地线(gnd),针脚9是usb3.0的接收数据线-,针脚10是usb3.0接收数据线+。
usb 3.0 micro b
usb3.0包括standard a /standard b/micro的具体针脚定义如下:
表1 usb3.0 standard a /standard b/micro针脚定义
四、usb3.0信号完整性
对usb3.0的信号完整性要求与usb2.0做了对比,usb3.0的信号完整性规范比usb2.0的高很多,详见表2。另外也可以参考usb3.0规范5.6.1的superspeed electrical requirements.
表2 usb3.0的信号完整性
目前从各家连接器提供商的usb3.0的设计、高频信号分析及测试的结果来看,近端串音(near-end crosstalk)和差模转共模(differential to common mode conversion) 比较难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进一步地通过仿真分析来改善信号完整性性能。

又一款OPPO Enco X到来,满足Hi-Fi发烧友期待
三星s7 edge会是大家心中的安卓机皇吗?
IQOO新品手机即将来袭,骁龙855+4500mAh+33W
工业机器人领域方兴未艾 减速机潜在需求逐年攀升
PCB核心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在重庆启动
USB3.0技术规格与信号完整性解析
家电在互联网时代的华丽转型,看2014海尔U+“现身”全国
加固笔记本行业新秀ONERugged,其高性能产品可应用场景大公开!
AP2400多功能LED驱动降压型恒流芯片
驭势科技以场景资源牵引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研发及落地转化
中芯国际预计第一季度收入是全年低点,14nm制程将量产
五要素气象传感器的功能是什么?
兆芯发布国产高性能X86 CPU,兼容Windows且性能优于十代英特尔
逃离城市,向野而生——光积电为您的旅途保驾护航
苹果公司宣布了其tvOS平台的各种新功能
中国移动成为通信市场双料冠军后的下一步该怎么做?
新唐科技N79E844单片机简介
电机正回转自锁互锁原理图
终于公布!RoboSense MEMS振镜模组获得业内首例AEC-Q100可靠性认证证书
德州仪器(TI)秤重天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