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日前在中芯财报说明会上指出,中芯国际第一代finfet 14nm(14纳米鳍式场效应电晶体)制程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产品可靠度与良率进一步提升,同时12nm制程开发也取得突破。
中芯国际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18年第4季营收为7.88亿美元,与2017年同期持平,但较上季减少7.4%;毛利润1.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7%,净利润2652万美元,减少44.4%。
梁孟松表示,第4季营收比第3季下降是因季节性因素及需求疲软,“通信、消费电子、电脑和汽车行业细分应用的收入分别下降11%、9%、21%和2%,原因是手机和平板电脑需求减弱。”
梁孟松在财报会上更新了中芯国际在先进技术上的最新进展。他指出,14nm 第一版的技术设计包已经送出,良率得到改善。与14nm相比,12nm工艺的产品功耗减少20%,性能提高10%,面积减少20%。
在回答客户对两种制程选择的问题时,联席ceo赵海军指出,2019年14nm将进入量产,同时也攻坚12nm,客户可以根据产品选择不同的制程。
梁孟松表示,这些技术在中端手机及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需求较大,这些产品将从20nm技术制程过渡到14nm和12nm。
按制程划分,中芯国际主要收入来源仍来自40nm/45nm和55nm/65nm,分别占第4季总营收的20.3%和23.0%,28nm只占收入的5.4%。
2018年全年,中芯国际收入33.6亿美元,达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8.3%。其中,中国区占比创历史新高,达59.1%,2017年中国区收入为47.3%。
有分析师指出,中芯国际在国内市场一大优势是其本土公司的身份,服务本土客户;随着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正式启用,中芯国际恐将面临不少压力。
赵海军回应,很高兴看到更多的玩家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中芯国际从不把自己当作本土企业,而是一家国际制造企业。“多年来,我们来自海外客户和本地客户的收入对半分。”
2019年第1季对于行业和中芯国际的大部分业务来说都非常有挑战。“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客户正努力消化库存,不愿意补充库存”。赵海军认为2019年第1季对中芯国际是全年谷底。
根据财报,中芯国际预计2019年,全年核心业务收入成长目标与晶圆代工行业成长率相当;基于目前的可见度,第1季收入预计为全年相对低点,比去年第4季下降16%~18%。
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到底如何才能根治
将反推控制方法和SVM-DTC控制方法结合的实例分析
乐享音乐、护眼畅读 海信TOUCH音乐阅读器悦耳阅心新体验
TFT-LCD技术及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奥宝科技于亚太区推出PCB生产创新解决方案
中芯国际预计第一季度收入是全年低点,14nm制程将量产
五要素气象传感器的功能是什么?
兆芯发布国产高性能X86 CPU,兼容Windows且性能优于十代英特尔
逃离城市,向野而生——光积电为您的旅途保驾护航
苹果公司宣布了其tvOS平台的各种新功能
2012年半导体市况下半年反弹 第三季需求转强
下一代Wi-Fi7解决方案的设计验证和优化
要真正做好应对网络威胁的准备 必须“由内而外”地看待网络安全
实体按键将淘汰了!新指纹传感器最大可穿透300微米玻璃
SPI实时时钟与微控制器的接口
2020年氮化镓半导体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台湾计划对加密货币采取一定程度上的监管
我国互联网医疗正在向更健全方向发展 提高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物联网,这就是软银2.0概念?
当您的开关选择不是二择其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