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TR 3960X评测 天秤落到了AMD这边

从7月份amd的三代锐龙上市开始,intel与amd“核战”到今天持续时间已经超过4个半月了。但从目前情况看来,似乎是amd更占优势,14日首发的16核ryzen 9 3950x除了游戏之外,已经可以将i9-9900ks摁在地上摩擦了,甚至是英特尔“新一代”hedt平台旗舰——i9-10980xe,都难以抵挡ryzen 9 3950x的攻势。
但ryzen 9 3950x可只是主流平台的旗舰,换做是hedt平台三代线程撕裂者,那不就够intel喝一壶了?
所以,今天要评测的主角就是它了,三代线程撕裂者中最低端的一款:threadripper 3960x。(它的老哥还有3970x、3990x)
▼三代线程撕裂者规格:7nm+zen 2架构立功,32核64线程还高频
率先发布的两款三代线程撕裂者型号为ryzen threadripper 3960x和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前者为24核48线程规格,基础频率3.8ghz,单核加速频率可达4.5ghz,缓存大小140mb,tdp280w,国行价格10699元。
后者为32核64线程规格,基础频率3.7ghz,单核加速频率同样能达到4.5ghz,缓存大小144mb,tdp也是280w,国行售价15299元。
amd ryzen threadripper处理器参数对比
cputhreadripper 3970xthreadripper 2990wxthreadripper 3960xthreadripper 2970wx
接口类型strx4tr4strx4tr4
核心线程32/6432/6424/4824/48
制程工艺tsmc 7nmgf 12nmtsmc 7nmgf 12nm
超频可超频可超频可超频可超频
频率3.7~4.5ghz3.0~4.2ghz3.8~4.5ghz3.0~4.2ghz
缓存144mb80mb140mb76mb
内置核显无无无无
tdp280w250w280w250w
上市日期2019年11月25日2018年8月31日2019年11月25日2018年8月31日
首发价格15299人民币13999人民币10699人民币9999人民币
真正的核心怪兽:64核128线程3990x
另外,除了这两款先行推出的三代tr,可以非常确切的肯定后面还会继续推出64核128线程的threadripper 3990x,届时hedt平台核心数又将会推向一个新的天花板。
颤抖吧凡人,48个框框
这次线程撕裂者系列里,除了各种彰显“堆核狂魔”本色的处理器,threadripper 3960x/3970x的基础频率相对于上一代有了大幅提升,同为70后缀的3970x比2970wx基础频率高了0.7ghz,单核boost频率高了0.3ghz,多核心还能提频,7nm确实功不可没。
再看看隔壁intel的i9-10980xe,基础频率还是3.0ghz,跟i9-9980xe一样。
▼pcie通道数翻倍于x570,怎么扩展新设备都用不完了
x570芯片组结构图
trx40芯片组结构图
trx40的芯片组结构跟x570是几乎一样的,且trx芯片组虽然有24条通道,但只有16条可用通道,与x570也一样。
更多的可用pcie通道其实是来自于三代线程撕裂者,处理器自身提供了高达64条pcie通道,可用56条。其中主板与处理器之间为了确保传输速率,占用了两条x8通道,所以平台总可用通道数为88-16=72条。
有了更多的通道,主板搭载更多的插槽、接口也不是难事了。
▼核心比英特尔hedt旗舰多一倍,但价格“真不贵”
对比intel i9-10980xe 979美元的售价,和上一代的tr首发价格,其实这代threadripper的性价比非常高,单看核心数,比i9-10980xe就多了6个核,血赚。
但如果不是家里有矿的人,还是吃瓜看戏就完事了。
▼实物照
遇事不决开个箱,这次amd的threadripper包装比较有趣,给大家来个简短的开箱介绍吧。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电商价格 苏宁易购:¥10499 京东商城:¥10699这代线程撕裂者的盒子还算比较大的,右边放块rog zenith ii extreme主板你们比划一下。
这代的创意就是盒子中间开了个小窗口来看到内部的处理器。
处理器镶在一个底座上,整的像个工艺品一样。
拿出实物,依然是熟悉的大小,跟手掌差不多大小。
同样熟悉的lga 4094接口,虽然与上两代线程撕裂者一样,但针脚定义不同,也就无法相互兼容了。
评测项目简介
一、默频性能测试:由于这款处理器定位很明显不是拿来玩游戏的,所以性能测试部分会着重于理论性能跑分与专业领域应用。
加入intel阵营的i9-10980xe,amd阵营的ryzen 9 3950x作为对比。同时加入i5-9600kf作为对比基准,也可以对比着看看这些多核怪物与平时用的处理器各方面应用差别有多大。
二、同频性能测试:单看数据的话第三代线程撕裂者同样是采用了zen 2架构的处理器,但核心堆多了会不会对处理器动刀子来获得更好兼容性而影响到单核性能?
这里会加入i9-10980xe与ryzen 9 3900x进行对比。
三、四通道内存性能测试:这应该也是大家比较想了解的项目:内存延迟优化得更好的zen 2架构处理器配上四通道内存会有怎样的性能表现。
这里会对比3200mhz c14和3600 c16与双通道和四通道搭配,共4组测试成绩,使用aida64测试内存性能。
2测试平台配置:没有短板
测试前的平台配置
这次要盘的东西可是24核的玩意,发热跟功耗都不是开玩笑的,对主板、散热和电源的要求会更高。
先介绍一下我们这次的评测平台。
i9-9900ks测试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10 1903(已打好所有最新补丁)
cpuintel:
i9-10980xe
i5-9600kf
amd:
threadripper 3960x
ryzen 9 3950x
主板intel:
z390:华硕 rog m11h(wi-fi)
x299:华硕 prime x299 edition 30
amd:
x570:华硕 rog c8h(wi-fi)
trx40:华硕 rog zenith ii extreme
内存芝奇 幻光戟 ddr4 3200mhz c14 8gbx4
超频测试:oc 3600mhz c16-16-16-36
ssd浦科特m9peg 512gb(系统盘)
影驰 hof pro 2tb pcie 4.0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ti founders edition
电源鑫谷 昆仑kl-1080w电源
水冷散热器鑫谷 becool冰酷360rgb智领版
平台硬件规格截图
简单讲下这次测试的硬件配置。
主板使用了华硕rog zenith ii extreme,属于华硕rog trx40系列中最高贵的型号了。
点亮主机后左侧的小屏幕能显示主机的自检信息与温度等。
使用的处理器散热器为鑫谷 冰酷 360 rgb 智领版水冷散热器,三个12cm风扇支持pwm调速,t-glass玻璃面镜设计冷头能显示温度,比较方便。
以下为整套测试的系统设置:
intel与amd阵营,电压设置为auto,关闭防掉压。intel的睿频,amd的core performance boost默认自动。amd的处理器全部打开pbo选项,intel的处理器开放功耗墙,进行后续测试。
▼这次评测没使用windows 10 1909版本的原因?
即使1909是windows最新一款以“修bug”为主的版本,其稳定性依然需要进行观察(微软印度工程师警告),再加上最近新品首测接踵而至,综合时间考虑,决定继续选择之前一直使用的1903版本。
▼加入了4通道内存,存在跟主流平台双通道内存对比的公平性?
这里其实考量了实际使用需求。
这次刚好能对比两大cpu阵营的hedt平台处理器,所以给它们提供了4通道的内存支持,毕竟这可是平台的天生优势,不用就浪费了。
同时,一般买得起这种平台的用户,应该都不缺钱直接插满了内存,更不用说4通道了。
事不宜迟,马上翻页看测试结果吧。
3理论性能测试:10980xe渣都不剩
一、默频测试
默频测试项目会给参测处理器来一套详尽的测试流程,应该是目前最客观对比处理器基准性能的方法了。但不排除某些软件会针对特定处理器优化,这里也只能测试多款软件取均值做到相对公平。
i9-9980xe已经被ryzen 9 3950x打败了,所以也没有加入测试的必要,直接与最新i9-10980xe对比比较科学。
理论性能测试▼
理论性能测试会简单粗暴的通过跑分软件对比处理器之间的运算能力差距,不同处理器之间的单线程与多线程的性能差距都能通过该测试反馈出来。
cpu-z测试结果,结果已经毫无悬念,threadripper 3960x一骑绝尘,以6000分的绝对优势抛离i9-10980xe,并且即使后者睿频频率较高,threadripper 3960x的单核性能也不输于它。
cinebench r15项目中,同样是毫无悬念的碾压,单核与多核依旧能让i9-10980xe看车尾灯。
cinebench r20中,结果一样是碾压。
理论性能多项测试看下来,threadripper 3960x的多线程性能真的是没有对手,并且单核性能在面对睿频频率高的i9-10980xe也同样不虚,比自家boost频率更高的ryzen 9 3950x单核性能则稍微落后了一点。
3dmark time spy extreme物理得分▼
time spy extreme支持最高至64核128线程,拿来测试这堆多核怪物是再适合不过了。
time spy extreme中由于软件可以针对多核心进行测试,分数差距也非常明显,跟核心数几乎是正相关的关系。threadripper 3960x依旧没有对手。
这里其实可以算一下,每个处理器的分数除以自己的核心数得出的分可以大致当成单核分,当然里面还有多线程优化的权重在里面,这里就不复杂化来算了。
可以看出threadripper 3960x的单核性能其实应该是比i9-10980xe厉害的(忽略多核优化的情况)。
压缩文件性能测试▼
压缩软件作为一款日常使用电脑时经常接触到的软件,与cpu的性能关系非常密切。
7-zip的基准测试总分是基于处理器与内存性能综合出来的得分,threadripper 3960x依旧势不可挡。
而i9-10980xe有18核和四通道内存的加持,比16核的ryzen 9 3950x成绩好了约9%。
7-zip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吃满cpu占用,平时使用体验中虽然不如winrar方便,但无论是压缩率还是速度比winrar都要好,也算是安利一波7-zip给大家了。
办公情景模拟应用性能测试▼
pcmark作为ul benchmarks旗下的一款综合性能测试软件,从日常文档网页浏览操作到视频剪辑工作方面都有覆盖,非常适合作为测试项目。
之前测试i9-9900ks的时候就发现这款软件其实更偏重于单核性能,多核心的处理器并不能发挥出优势,这次测试也能说明这个问题:24核的threadripper 3960x并没有领先,而是单核性能更强的ryzen 9 3950x领先。
专业软件应用性能测试▼
该项测试意在测试处理器的渲染能力,视频导出能力。
pov-ray的跑分比较简单粗暴,每秒渲染像素越多性能越强。threadripper 3960x比i9-10980xe渲染像素高了52%。
导出h.264编码视频,threadripper 3960x比i9-10980xe快43%。
h.265视频导出,threadripper 3960x和i9-10980xe的差距相对于h.264导出时缩小了一些,前者速度领先33%。
fhd benchmark项目中,threadripper 3960x依然领先这里测试的所有处理器,不过可能因为软件多核优化不太好,这里领先其它处理器的幅度并不算大。
测试完生产力软件,发现这类软件的多核优化多多少少有缺陷,时常出现处理器占用率吃不满的情况,threadripper 3960x在导出时占用率在60%左右徘徊,但看每个核心占用率都会过半,不会有“一核有难,多核围观”的情况出现。
总之,如果你是视频内容工作者,寻求一个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处理器,核心多的处理器对你们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
4游戏性能测试:摸鱼还是可以的
游戏性能测试▼
这个项目在之前测试ryzen 9 3950x的时候已经有比较大的争议了,多核心的处理器理论上并不适合拿来打游戏(是能打的,就是比较浪费性能)。
做这项测试的目的只是让少部分人心里也有个数,看看这些主要拿来提高生产力的处理器在玩游戏时的表现会如何。(谁不会在工作之余摸一下鱼呢?)
▼最终幻想14
▼古墓丽影:暗影
《最终幻想14》应该是出了名的i优a黑游戏,i5-9600kf的得分最高。而《古墓丽影:暗影》里threadripper 3960x就垫底了,比i9-10980xe低7%。
如果你只是为了玩游戏,那买颗i5-9600kf配块好点的显卡就够你舒服用了。
但如果是工作摸鱼时玩两把游戏,那这些多核的处理器也不会对你的游戏体验有多大的影响。
5功耗温度测试:能耗比控制出色
待机、烤机与游戏平台总功耗、温度测试▼
由于无法单独测试某个硬件的功耗,所以下面记录的都是整机的功耗,待机功耗为开机硬件占用为0%时的实时功耗,cpu满载则是prime 95运行fpu烤机测试,显卡空载。
待机状态下,由于intel睿频能将频率降至比较低的水平,所以待机功耗是非常小的。
而烤机10分钟后,24核的threadripper 3960x的功耗竟然与18核的i9-10980xe一样。
温度方面也是同样的情况:待机频率更低的i9-10980xe温度更低,而烤机时它们的温度就差不多了。
对比一下烤机时的频率可以说明问题:
烤机频率对比
处理器型号烤机温度烤机核心频率
i9-10980xe963.7ghz
i5-9600kf684.3ghz
threadripper 3960x953.875ghz
ryzen 9 3950x953.925ghz
可以发现同温度情况下,threadripper 3960x的频率跟i9-10980xe是差不多的,但前者核心数多了8个,zen 2能耗比出色的优势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6默频测试小结:完灭英特尔hedt
threadripper 3960x默频测试小结▼
综合以上测试项目,浓缩成精华,我们整理出以下综合性能差距表格供大家参考。
做出这张表格的时候超大陆真的笑出了声,24核的threadripper 3960x秒掉18核的i9-10980xe已经毫无悬念了,领先了足足有41%,就算是16核的ryzen 9 3950x,也要比i9-10980xe表现要好。
那么单独对比单核与多线程性能又会如何?
注:以下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对比只取cinebench r15、r20与cpu-z项目对比。
提频的i9-10980xe依旧无法在单核性能项目中打赢ipc性能提升巨大的zen 2架构threadripper 3960x,差距约5%,牙膏厂你引以为傲的单核优势去哪了啊?
如果要我给牙膏厂一个解决办法的话,我认为可能只需要把i9-10980xe的睿频提到5ghz就能打败amd了吧。(手动狗头)
多线程性能对比方面就更不用想了,threadripper 3960x领先i9-10980xe整整60%的差距。
小结:综合以上测试就可以看出来了:ipc性能提升的zen 2是真的牛x。
就像我之前首测ryzen 9 3950x文章中说到过的:现在的英特尔只要没上5ghz,就是挨打的份。
而这次hedt平台的核心大战,这问题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英特尔的大核心策略导致频率提不上去,单核打不过了,amd美滋滋偷笑。
i9-10980xe宣传的增强ai处理性能,我们也无法通过现有的测试体现出来,须待以后继续完善这方面测试。
反正这次,我先amd yes为敬。
7同频测试:zen 2 ipc强劲
二、同频测试
单看数据的话,第三代线程撕裂者同样是采用了zen 2架构的处理器,但核心堆多了会不会对处理器动刀子来获得更好兼容性而影响到单核性能?这里就来对比验证一下。
加入i9-10980xe与ryzen 9 3900x进行对比,这里选择ryzen 9 3900x是想验证一下12核与24核的性能是不是真的按倍数关系增长。
除了r20的单核性能threadripper 3960x与ryzen 9 3900x有些出入,其他项目中threadripper 3960x的单核性能与同为zen 2架构的ryzen 9 3900x是几乎一样的。同时threadripper 3960x的多核性能也是ryzen 9 3900x的一倍。
而没了频率优势的i9-10980xe自然打不过两款zen 2处理器了。
由于i9-10980xe在默频情况下烤机频率会掉至3.7ghz,这里就相当于给它超了0.3ghz,全核4ghz的功耗比原来高了不少。
而threadripper 3960x烤机时会降到3.875ghz,锁到4ghz相当于超了0.125ghz,幅度比上面少,所以功耗也没涨多少。
温度测试这里就搞笑了,12核的ryzen 9 3900x温度比24核的threadripper 3960x温度还要高,开始还以为数据记录反了,后来再测一次时候发现threadripper 3960x在烤机时电压会降得比ryzen 9 3900x低。threadripper 3960x给的电压在1.32v左右,ryzen 9 3900x就直奔1.4v了。这里怀疑是华硕主板给电压的机制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就没有更多时间去验证了。
导致这个测试结果的出现,还猜测是因为threadripper 3960x巴掌那么大的外观设计,散热面积自然就比ryzen 9 3900x大多了。
8四通道内存性能测试:3600mhz c16够用
三、四通道内存测试
amd官方称适配zen 2的最佳内存参数是3733mhz c16,但只是针对双通道的情况。
既然threadripper能支持至四通道,组四通道内存会不会对延迟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由于我们手上的芝奇皇家戟就只有两根,这里就使用四根幻光戟进行测试,3200mhz频率为自动xmp设置,3600mhz手动调整参数超频。
四通道ddr4 3600 c16-16-16-36
四通道ddr4 3200 c14-14-14-34
四通道情况下,内存参数越接近amd给出的最佳频率与时序,读写性能与延迟表现就会更好,符合预期猜想。
双通道ddr4 3600 c16-16-16-36
双通道ddr4 3200 c14-14-14-34
双通道情况下,同样符合上面的验证结果。
而四通道对比双通道,虽然读写性能提升,但延迟变大了,差距均在3ns左右。
因为infinity fabric的加入,导致内存对cpu性能的影响变小了,只需要将内存参数简单调整至接近官方最佳参数,日常使用就不会有多大问题。
9pconline评测室总结:amd yes
四、pconline 评测室总结
▼threadripper 3960x天梯图排序结果
由于我们手上并没有tr 2990wx处理器,结合之前的cinebench r15、pov-ray、cpu-z和time spy extreme数据,综合比较得出tr 3960x的性能是比tr 2990wx还要强的。
2990wx与3960x对比
测试软件项目tr 2990wxtr 3960x
cinebench r1550935959
pov-ray995111247
cpu-z1590216505
time spy extreme1280012733
想看完整版天梯图的点这里
测试至此完毕,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英特尔的hedt平台已经是溃不成军了。
▼hedt越级挑战intel服务器平台,amd卷土归来
以前天天都笑话lga 775时代,奔腾d是胶水双核,酷睿q系列是胶水四核。但是用还是那样用,真香的人还是挺多的。
可能因为听到了吐槽,从1156开始英特尔就不做胶水改做单die了。前几代产品里,这种设计收效确实不错,有高性能单核,多核也够用。(当时用得上4核都够大家快乐了)
现在,核心数量越做越多,单die对intel来说已经瓶颈了,14nm工艺还在用,发热功耗还搞不定。
amd的多ccd策略因为有infinity fabric的加持,没有了当初被人诟病的英特尔胶水传输效率低的问题,现在锐龙与线程撕裂者一起用mcm封装,两开花美滋滋。
intel“牙膏”还不如amd“胶水”了。
▼英特尔玩回胶水,有救?
intel于今年4月发布了第二代可扩展至强,最高规格为至强铂金9282。双芯片整合封装,相对于xeon 8280的28核心来说,xeon 9282的核心翻倍,56核心112线程、77mb三级缓存、12通道内存,以及高达400w的热设计功耗。
不过看样子也是14nm工艺,强行胶水两个核心在一个封装里,发热估计也很难解决。
▼讲回threadripper,你到底需不需要这种处理器?
对这种处理器有需求的人,大部分都是能赚到大钱的人。
对它们来说,这点前期投入相对于后期丰厚的回报其实不算什么,而要缩短获取收益的时间,提高回报的质量,如何缩短这中间无谓的耗时其实来得更加直接。
所以,如果你对这方面有严苛的要求,那不用想太多,threadripper 3960x绝对是值得购买的一个选择。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3970x、3990x等等。
▼结语
你要说英特尔主张单核性能强的路走歪了,现在电竞行业日益发达,游戏主播越来越多,对高性能的游戏处理器需求也比以前大了,其实也没走错。
你要想说amd一直推崇多核就是未来的方向是错的,现在的线程撕裂者和霄龙却能为创作者提供更强劲的生产力,为大型数据运算带来更快的效率,也有它自己的好处。
现在,amd游戏有3800x,生产力有线程撕裂者,全方位无弱点。
英特尔游戏虽然无人能敌,前有9900ks拿下高端电竞市场,后有9400f兜底,人人都能玩爽游戏。
而hedt平台,从7980xe挤到9980xe,甚至是现在的10980xe,只有牙膏一样的提升。
天秤落到了amd这边。
amd几款新u(ryzen 9 3950x、threadripper 3960x/3970x)的上架传送门:
①app1;②pc1;③app2;④pc2
10附录:线程撕裂者的散热问题如何解决?
最后,补充一个我测试期间,或者是大家可能也会有的疑问。
▼线程撕裂者的散热问题?
tr系列的顶盖面积非常大,比英特尔hedt都要大,平时能买到的一体式散热器压它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次使用的是鑫谷冰酷360 rgb智领版):
冷头覆盖不全
这次评测的3960x只是24核的规格,而我们知道,amd的三代锐龙和tr处理器的内部结构都是一个iodie加一堆ccd组成。
这种ppt里也有图表示三代线程撕裂者的内部结构了
一个ccd内部有两个ccx,如果没有阉割的话,那么一个ccd就等于有2*4c8t=8c16t的规格,那就是4个ccd的规格就可以做出3970x了。
只要看上面这张开盖图就能知道了:其实对于3970x及以下的线程撕裂者系列,其内部硅晶片范围可能就只到红框框住的地方,比划一下顶盖的实际范围,其实冷头已经能覆盖完这些硅晶片了。
所以只要不是64核的threadripper 3990x,用一体式水冷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如何压threadripper 3990x,应该就只能交给定制分体水冷冷头来解决了。

数控系统有哪些
如何使用555计时器制作LED轮盘电路
2022年全屋智能市场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Microchip推出支持DSP指令的PIC32单片机(MCU)系列
微软推出离线AI翻译功能,无需安装特定人工智能芯片
AMD TR 3960X评测 天秤落到了AMD这边
如何为ADC转换器设计变压器耦合型前端
12月16日举行鸿蒙2.0开发者活动 还有多少惊喜你不知道
MAX786构成的笔记本电脑开关电源电路
HTC正式宣布VR软件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将会走向何方
汽车市场需求下降产生的“危”与“机”
洲明一体化解决方案全力引领产品质量提升
全球最低功耗相变存储器:比主流产品低1000倍
微软欲开发基于Windows 10X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正式成立了产业AI中心
All in Smart | 涂鸦智能亮相EPOWER全电展;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圆满落幕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当下“缺人”困境何以破解?
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TDA2822介绍,TDA2822
纳米流体装置利用盐度差异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