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hip推出支持DSP指令的PIC32单片机(MCU)系列

microchip pic32mk系列集成模拟外设、双usb功能,可支持多达4个can 2.0端口。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发布最新的pic32单片机(mcu)系列。新的pic32mk系列共包含4款高度集成、用于高精度双电机控制应用的mcu器件(pic32mk mc),以及8款带有串行通信模块、用于通用应用的mcu器件(pic32mk gp)。所有mc和gp器件均包含一个120 mhz 32位内核,可支持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指令。此外,为了简化控制算法的开发工作,mcu内核中还集成了一个双精度浮点单元,以便客户能使用基于浮点的建模和仿真工具来进行代码开发。
为了提高效率并减少电机控制应用中所需的分立器件的数量,此次发布的高性能pic32mk mc器件不仅拥有32位处理能力,还集成了许多高级模拟外设,比如四合一10 mhz运算放大器、多个高速比较器以及用于电机控制的优化脉宽调制(pwm)模块。同时,这些器件还包含多个模数转换器(adc)模块,在12位模式下,吞吐量可达25.45 msps(每秒兆次采样),而在8位模式下则可达33.79 msps,这有助于电机控制应用实现更高的精度。此外,这些器件拥有最高1 mb的实时更新闪存、4 kb的eeprom和256 kb的sram。
microchip mcu32业务部副总裁rod drake表示:“pic32mk系列是microchip电机控制产品系列的延续。有了这些新器件,传统的8位、16位用户可以转而使用专用于电机控制的32位mcu,同时仍然享有经典microchip开发工具提供的支持。该系列器件还包含带有各种串行通信模块的通用mcu,非常适用于工业领域的应用。”
pic32mk系列器件集成了同类领先的连接性能,包括最多4个独立的can 2.0端口、6个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模块、局域互联网(lin)1.2以及6个串行外设接口(spi)或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2s)模块。此外,部分器件还集成了2个完整的全速usb模块,可令同步的usb主机和usb设备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在pic32mk系列器件中,单个mcu即可实现与多个总线协议之间的通信,这降低了设计的复杂性以及成本,因此非常适用于各种双usb应用,比如汽车和工业领域的数字音频及基于can的应用。
开发支持 与其它所有pic32器件一样,pic32mk系列同样由microchip mplab? harmony集成软件框架、mplab x集成开发环境(ide)、pic32专用mplab xc32编译器、mplab icd 3在线调试器以及mplab real ice? 在线仿真系统提供支持。
还提供以下支持工具:
? pic32mkgp连接开发工具包,部件编号:dm320106。
? pic32mk电机控制插接模块(pim),部件编号:ma320024。
兼容dspicdemtm mclv-2低压电机控制工具包,部件编号:dm330021-2。
此外,pic32mk系列器件包含的外设模块,还可支持mathworks?的matlab? 和simulink?,并为那些对数值计算环境感兴趣的客户提供了开源scilab? 软件支持,以帮助他们实现各种工程和科学应用。
供货 pic32mk系列器件提供最多1 mb的闪存和256 kb的sram,采用64和100引脚tqfp及qfn封装。所有器件均已投入量产,10,000片起批量供应。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microchip销售代表或全球授权分销商。欲购买文中提及产品,可登录microchip简单易用的在线销售平台microchipdirect或联系microchip授权分销伙伴。

1A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AP4056介绍
3D打印为江汉区打造“花漾街区”
数控系统有哪些
如何使用555计时器制作LED轮盘电路
2022年全屋智能市场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Microchip推出支持DSP指令的PIC32单片机(MCU)系列
微软推出离线AI翻译功能,无需安装特定人工智能芯片
AMD TR 3960X评测 天秤落到了AMD这边
如何为ADC转换器设计变压器耦合型前端
12月16日举行鸿蒙2.0开发者活动 还有多少惊喜你不知道
Mate 30系列预装Android 10,不会载有任何谷歌应用程序
华为MateBook D系列值不值得买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将会走向何方
汽车市场需求下降产生的“危”与“机”
洲明一体化解决方案全力引领产品质量提升
全球最低功耗相变存储器:比主流产品低1000倍
微软欲开发基于Windows 10X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正式成立了产业AI中心
All in Smart | 涂鸦智能亮相EPOWER全电展;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圆满落幕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当下“缺人”困境何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