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那么多,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可能有好多算法的选择。
这些算法有什么特点呢?特定的场景需要选择哪一算法呢?
我们为大家翻译了quora上大牛们最喜欢的机器学习算法,一起欣赏。
carlos guestrin,亚马逊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教授,dato公司ceo及创始人 (dato原名graphlab,大数据分析云服务平台)
我并没有最喜欢的机器学习算法,但有一些比较青睐的,比如:
最简洁的算法:感知器算法(perceptron)。这种算法是rosenblatt和他的同事们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的。这个算法非常简单,但它是现在一些最成功的分类器的基础,包括支持svm和逻辑回归,它们都使用了随机梯度下降法。感知器算法的收敛性证明是我在ml中见过的最优雅的数学过程之一。
最有用的算法: boosting,特别是提升决策树。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可以结合许多简单模型来构建高精度机器学习模型。boosting是机器学习中最具实践性的方法,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引用,可以用它处理相当广泛的数据类型,在数据规模上也没有太多限制。在实际过程中的提高树的可伸缩性应用上,我建议考虑xgboost。boosting的证明过程也是非常优雅的。
卷土重来的算法: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这种神经网络算法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从90年代后期到2000年代后期,大家对这种算法的兴趣逐渐减弱,但在过去的5年里,这种算法出人意料的卷土重来。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深度学习模型的核心,在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方面有巨大影响力。
最优美的算法: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比如维特比, forward-backward, 变量消除以及belief propagation算法)。
在计算机科学中动态规划是最优雅的一种算法,是通过搜索一个指数型大的空间来找到可选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在机器学习中已经得到了各种应用,特别是图形模型,如隐马尔可夫模型、贝叶斯网络和马尔可夫网络。
无与伦比的基准:邻近算法。当我们想显示我们的曲线比别人好时,一个办法就是引入一个基准来证明自己的方法更加准确。邻近算法实现起来非常简单。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算法可以轻易的超过邻近算法,但实际上很难!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数据,邻近算法非常有效果,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françois chollet,谷歌深度学习研究专家,keras作者
矩阵分解——一个简单而美丽的降维方法,而降维是认知的本质。
矩阵分解在推荐系统得到了很大应用。另一个应用是分解特征的互信息对的矩阵,或更为常见的逐点互信息。我从2010年开始处理视频数据的时候就开始用了。可用于特征提取、计算单词嵌入、计算标签嵌入(我最近的论文的主题就是这个),等等。
在卷积中,矩阵分解是图像、视频的无监督特征的优秀的提取器。但有个问题,它从根本上来说是比较浅的算法。一旦监督标签可用,深度神经网络将很快超越它。
yann lecun,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主管,纽约大学教授
backprop,反向传播算法。
ian goodfellow,谷歌大脑高级研究员
我喜欢dropout,在一个简单模型中构建一个指数型的大集成是非常优雅的。在近似集成预测结果时,权重除以2的技巧效果很好。我不太理解在深度非线性模型中其效果如此好的理论原因,但它的效果真的很好。
claudia perlich,dstillery首席科学家,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毫无疑问,我最喜欢逻辑回归,包括随机梯度下降、特征散列以及惩罚。
在深度学习如此火爆的时代,我的这个回答肯定让人费解,来告诉你们原因:
1995年到1998年,我使用神经网络;1998年到2002年,我一般使用基于方法的树;从2002年以后,就开始慢慢使用逻辑回归了,还包括线性回归、分量回归、泊松回归等。2003年,我在machine learning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使用 35个数据集(在那时这样的数据量还是比较大的)上,对比基于方法的树、基于逻辑回归分别得到的结果。
简要结论——如果信号噪声比较高,那么决策树效果更好。但如果有非常杂乱的问题,最好的模型的auc小于0.8,那么逻辑回归的效果总是比决策树好。最终结果在意料之中,如果信号太弱,高方差模型就会失效。
所以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我需要处理的问题类型是比较杂乱的,并且可预测性低。一般都是处于随机确定性(象棋??)的条件下,像所谓的股票市场。根据数据不同,不同问题的可预测性也不同。这已经不简单是算法问题,而是对世界的概念表述。
我感兴趣的大多数问题非常类似于股市的某一个极端。深度学习在另一端效果非常好——比如判断图片中是否是一只猫。在不确定的问题中,偏差权衡仍然经常结束了更多的偏差,也就是,你希望得到一个简单的、非常受限的模型。这里就用到逻辑回归了。我发现,添加复杂特征来加强简单线性模型,比限制一个强大的高方差模型更容易。而每一次我赢过的数据挖掘比赛,我都使用了线性模型。
除了性能比较好,线性模型还比较可靠、需要的控制更少,不过还要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和惩罚。这些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工业上,我们根本不可能花3个月的时间来建立一个完美的模型。
最后,在线性模型上,我可以更好的理解一切如何运行。
alex smola,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1-page首席科学家
可能大家都最喜欢感知器算法,由它发展出其他很多重要的算法,比如:
核函数方法(只是转换预处理)
深度网络(只是增加了更多的层)
随机梯度下降法(只改变目标函数)
学习理论(保证了更新)
感知器算法如下:
假设一个线性函数f(x)=〈w,x〉+b,我们要估计向量w和常数b,当得到分类1时,f为正数,得到分类−1时,f为负数。然后我们可以做如下步骤:
初始化w和b为零(或其他可能更好的值);
继续遍历(x,y),直到没有错误;
如果 yf(x)<0,那么更新 w+=yx,b+=y。
该算法是收敛的,所花时间长短取决于问题有多难,从技术上来讲就是将正数和负数集合分开的困难程度。但是解决所有的错误更重要。
xavier amatriain,前ml研究人员,目前在quora带领工程师
我喜欢简单而灵活的算法。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我最喜欢集成(ensemble)算法,我个人认为它是“大师级别”。无论我们从哪个算法开始,总可以用集成算法来提高它。集成算法获得了netflix奖,经常表现优异,也相对容易理解、优化和检查。
但如果要选一个“超级算法”,我选另一个——逻辑回归。逻辑回归很简单,但很有效并且有弹性,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包括分类、排序。
thorsten joachims,康奈尔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机器学习
我目前使用的学习算法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缺陷。这些优异又重要的机器学习算法中,都有个巨大的帕累托边界。
事实上,基本的机器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单独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训练样本相对比较少,又有非常高维的稀疏数据(例如按主题分类的文本),可以使用一个正规化的线性模型,比如svm或逻辑回归。但如果有大量的训练样本与低维的稠密数据(如语音识别、视觉),可以使用深度网络。
ricardo vladimiro,miniclip 游戏分析和数据科学负责人
注:miniclip,瑞士在线游戏公司,2015年被腾讯控股。
随机森林。学习随机森林对我来说是个非常享受的过程。最后的总体效果也很有意义。我觉得决策树实在是很可爱。对特征进行bootstrap经常会让我惊叹。这真的很神奇。我觉得我对于随机森林已经有感情了,因为我在如此短短的时间内学到了很多东西。
ps:我知道我对决策树的看法有点极端。
基于电场调控层间激子光吸收的超微型光谱仪
常见的三种网络存储技术解析
USB供电高精度Hi - Fi的唱机前置放大器-USB-Po
里程碑式突破!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柔性的未来:打印电子技术全解析
计算机大牛最喜欢的机器学习算法你知道是那些吗
EMC实验室的建设流程
嵌入式OPC UA网关BL102简化了OPC UA程序的开发与IIOT工业物联网应用
偶数阶勒让德滤波器的设计介绍
SAW谐振频率的超高频发射模块
人工智能如何检测出歧视
国防与航空航天是业务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中国国防与航空航天市场策略
3D Rudder推出PSVR专用的脚部运动控制器
三相电路中电动机缺相怎么解决
基于ARM技术处理器到2013年将主宰MID市场
检测电阻放哪最合适?电流检测方法使用说明书
低功耗蓝牙无线网关和外设传感器采用Nordic技术实现可远程操作的家庭自动化网络
为什么要推广智慧路灯
MEMS器件发展势不可挡:未来MEMS市场将持续增长
小米 Poco F2预热:搭载高通骁龙 732G SoC、神似 Redmi K30 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