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卡应用那么广为何却难以普及

2011年,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了一项虚拟sim卡专利。苹果称该专利可以让用户无需使用sim卡就可以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
2014年9月,苹果在发布ipad air 2时首次将esim卡的概念(又称为“apple sim”)带到了实际产品中。
esim卡实际上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此外,esim卡相较于实体sim卡可以减少高达90%的空间,因为它已经在制造过程中被嵌入了设备之内,用户可以进行远程激活连接。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
但是esim卡同样给运营商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第一,运营商原来sim卡的采购体系、供应模式将会转变。第二,sim卡满号资源管理也将有一些相应的转变。第三,sim卡所依附的基础增值业务就会失去。第四,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它可能要部署很多的远程配置管理的系统,导致它的运维服务的成本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显然,esim卡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也为终端厂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却会削弱运营商对用户的控制,因此esim一直无法普及。
3年过去了,苹果的apple sim卡遭遇了重重挫折,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运营商支持,而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更是从未听闻。中国用户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类似魅族的softsim服务,而且只能在境外购买流量使用。
然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可穿戴的设备的普及,在智能手机终端遇挫的esim卡正在迎来春天。
esim卡在车联网的应用
实际上,esim业务的提出与车联网有关。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方案销售总监王映洲向(公众号:)介绍到,esim业务最早是在车联网得到了规模性的发展和商用,它的技术也在车联网领域得到了检验,但为什么是车联网呢?
首先,车联网对通信的要求实际上是安全性的需求,嵌入式的卡在安全性上更有保障,当车发生事故的时候,在车主无法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车主要跟后台主动进行通信,那么esim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传统插拔卡显然不能够在发生碰撞后能够确保这个业务的正常的这种使用,所以一张嵌入式的卡(跟车机集成的这种卡)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车辆的进出口的跨境,它需要码号管理的服务。从车厂的角度来讲,一辆车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像一个贴片的esim它成本是无关紧要的。但是由于车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时候,如果假设是写死码号这种sim卡,那么他需要事先跟各国的运营商谈好,并生产出写死码号卡,然后运生产基地,生产完以后再出口到各地,那么这一块是非常的繁琐,所以从车厂角度来讲,他有必要来降低物料管理和流程的复杂度。而且,如果这张卡是写死码号的,那么出口出去以后万一在一定时间内销售不了,另一个市场会需要同样的这种车型,它就要把那些车打开,把里边的卡卸下来,重新按上本地的卡。整个工序的花费是非常的高,可能要几百欧元。
这些因素导致了很多车商是最先使用esim的m2m的这种服务,也就是说使用贴片卡并且进行码号管理服务。
esim卡在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通信和联网也在成为这些智能硬件的一项标配功能。显然,相对于汽车、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内部空间要珍贵的多,特别是在电池技术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因此esim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
据了解,去年3月,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宣布了期待已久的嵌入式sim卡(esim)远程配置的规范。这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代表着首个gsma标准化版本的可重复编程esim标准,这一标准可用于消费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健身设备和平板电脑。
目前,三星的gear s2、s3,华为的huawei watch 2,都有esim卡版,但是目前国内的运营商还不支持,这也是国内用户一直
esim卡在物联网领域的前景
虽然手机用户想体验esim还遥遥无期,但是国内的运营商正在利用esim卡积极部署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因为对于运营商来说,物联网对成本敏感,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高,传统的sim难以满足物联网设备要求,而esim卡则方便许多。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在物联网设备嵌入一张白卡,内含不同运营商的身份识别,通过单一管理平台以安全远距离空中传输(ota)方式,完成运营商安全认证,用户不必再拔插sim卡,就可以直接选用设备所在地的运营商网络,并使用当地资费以降低跨国漫游成本。
据中国移动相关人士介绍,中国移动以1000万用户作为样本计算,每个esim可节省4元左右成本,这无疑将加快物联网发展。
不过,对于esim物联网来说,除了esim卡外,sm平台(subscription manager)更是运营关注重点,并成为管理esim,更换运营商的关键。据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完成物联网esim卡平台建设。
对于物联网专网,由于esim卡可通过远程编程管理,运营商可为自己的物联网专网建立专网写卡平台,对物联网的所有esim卡实现空中写卡,甚至跨运营商写卡,提供面向企业的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国内外公司的布局
面向物联网市场,esim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包括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智能家居、远程智能抄表、无线移动pos机、定位跟踪等等。有预测称,到2020年,全球将共有1.25亿esim连接,总价值约1740亿美元。
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公司布局esim卡。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届esim技术与创新峰会”上,有幸采访到了国内的创业公司果通,以及国外的捷德。
据王映洲介绍,世界上的第一张sim卡是捷德来做的,并且捷德也提供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esim的平台,未来也给常看好esim卡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当然,除了大公司之外,创业公司也已经入场,位于上海的果通科技就看准了esim卡未来的机会。在刚刚闭幕的mwc2017上,中国电信联合果通和龙尚科技展出了一个窄带物联网模组,使用的就是果通科技的sim2free技术。此外,果通宣布还与中国联通、恩智浦合作,打造一套esim解决方案。
目前果通的主要产品包括ezm2m设备管理平台、sim2free虚拟sim技术、ezuicc连接管理平台,主要是连接终端厂商和运营商,提供turnkey的解决方案。
据果通科技ceo施成斌介绍,虽然目前esim卡的市场还是不够大,而且运营商对于esim卡在手机里的应用还有抵触情绪,但是他们在等待机会。
据外媒报道,近日arm以1170万英镑的价格全资收购物联网安全公司simulity labs。simulity labs致力于sim/esim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嵌入式系统和服务,让物联网设备能够安全地接入网络。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收购arm之后曾表示,20年内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1万亿台。这些设备都需要通信互联,而当前基于运营商蜂窝网络的物联网连接占比仅5%至8%。
未来,具备各种优势的esim卡显然大有可为。

激光传感器主要分类和主要功能
电子设备中减轻锡须技术的介绍
Telenav助力汽车行业加速迈向联网汽车时代
hifi音箱和监听音箱的区别
联想亏损--教父柳传志埋下联想未来“三地雷”?
eSIM卡应用那么广为何却难以普及
详解路由器的DDoS防御设置
在Flex的位置使用PCB
了解 1-Wire 的简单性
芯片制造全流程:从晶圆加工到封装测试的深度解析
安卓主板-android主板-联发科MTK主板方案定制开发
48级线端调压组合式有载分接开关
机器人犯罪怎么办?未来谁来负责
MOS管封装引脚的发展历程及种类介绍
戴尔近期与私募基金接触 预计出售旗下所有软件事业
COMBICON 50年:解锁PCB连接技术的成功密码!文末有惊喜~
最薄的光学器件:一种只有三层原子厚的波导
SpaceX星际飞船顺利完成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英特尔加速基于RISC-V内核的处理器和SoC开发
段错误是什么意思?是何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