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电平逆变电感损耗计算与仿真的例子

电感参数:
磁芯:ee55,3c95,中柱3mm气隙
绕组:0.1mm*800*1 膜包线,中柱8匝,单股线绕
电感量:30uh
拓扑为anpc-9level
相关波形计算如下,理想条件,理想波形
电感电压
电感纹波电流
逆变相电压
逆变线电压
一,电感量计算
磁阻法计算电感量
1,中柱1段气隙
2,中柱4段气隙
3,中柱及边柱均有气隙
二,绕组损耗计算
采用平方场微分的方法,以中柱一段气隙为例
绕组分布位置,绕一层,外部空间较大
电流激励,采用仿真电感电流波形,包络形状与理想波形有较大差异,对应工频成分有一些畸变,开关成分与计算结果还是很好吻合的。
绕组损耗计算值1.68w
三,gecko仿真
磁芯尺寸
绕组参数设置,litz圆线,0.1mm*800*1,每匝线总截面直径4mm
激励输入,同样以仿真电感电流波形作为输入激励
1,中柱1段气隙
损耗结果,绕组高频损耗是0
2,中柱4段气隙
损耗结果,绕组高频损耗是0
3,中柱及边柱均有气隙
损耗结果,绕组高频损耗是0
从如上结果来看,逆变电感这类,工频电流上叠加小纹波高频电流的激励,带来的绕组损耗中是以工频电流损耗为主要部分,高频小纹波电流带来的绕组损耗所占比例较小。这与实际使用中,当开关频率在数十khz等级,pfc/inverter电感多使用实心粗铜线/扁平线作为绕组是一致的。
如果开关频率更高,比如达到上百khz及以上,这时候小纹波电流带来的绕组损耗所占比例对应提高,使用litz线绕组对损耗的降低将是明显的。
四,maxwell静磁场仿真
磁芯尺寸如下,以中柱一段气隙为例,静磁场仅支持线性磁芯材料。绕组为铜绕组,静磁场不支持litz材料
截面网格,设置气隙表面网格尺寸0.3mm
绕组网格,设置绕组表面网格尺寸0.2mm
如上网格设置,静磁场几分钟就迭代到1%误差内,共3次迭代
电感量仿真值25.94uh
磁芯中磁感应强度矢量图
五,maxwell涡流场仿真
涡流场是正弦激励,可设置正弦激励的幅值及频率,可得到电感量、磁芯损耗、绕组损耗等相关输出量。涡流场支持litz模型及非线性磁芯模型,这里做对应设置。
绕组涡流效应不勾选,因为选用了litz绕组模型
磁芯损耗勾选
1,磁芯选择pc95_100_bh,后缀bh是指实际bh曲线,非线性
涡流场比静态场耗时稍长,不到5分钟就收敛到1%误差内,
设置了频率扫描,50hz~64khz,共6个点,这样结果可以曲线的形式输出,横轴为激励频率
在设置频率范围内,电感量随频率变化不大,26.01uh,与静磁场结果基本一样
lr矩阵参数电阻
磁芯损耗
绕组损耗,绕组损耗结果与预期不符 -- 这里得到不同频率下绕组损耗是一样的,而且strandedlossac为0
场图结果,64khz/0度,绕组截面电流密度分布
场图结果,64khz/0度,整个绕组电流密度分布
场图结果,64khz/0度,整个磁芯磁感应强度幅度分布,边沿位置磁感应强度最大
2,磁芯选择pc95_100,无后缀bh,是指线性材料
作为对比,将磁芯设置成线性材料,结果如下
在50hz~64khz频率范围内,电感量随频率变化仍然不大,电感量稍小一些,为25.88uh
lr矩阵参数电阻
磁芯损耗
绕组损耗结果同样与预期不符 -- 这里得到不同频率下绕组损耗是一样的,而且strandedlossac为0
场图结果,64khz/0度,绕组截面电流密度分布,和非线性磁芯材料结果差异不大
场图结果,64khz/0度,整个绕组电流密度分布,与非线性磁芯结果无明显差异
场图结果,64khz/0度,整个磁芯磁感应强度幅度分布,边沿位置磁感应强度最大
六,maxwell瞬态场仿真
电流激励采用仿真数据导入的方式,注意修改数据单位
网格映射到静磁场,不再重新剖分网格
这里选择非线性的pc95_100_bh材料
仿真时间40ms,两个工频周期。初始设置每个开关周期20个点,1ms用时约1h45min,预估40ms共耗费70小时。实际上电感的工频时间仿真速度并不慢,只是选择非线性磁芯材料,比线性磁芯材料明显变慢。
调整到每个开关周期8个点,40ms共耗时约30小时,产生73g数据,得到最终的瞬态结果。
输入电流激励
输出电感电压
磁芯损耗
绕组损耗,strandedlossac是绕组总损耗,strandedloss是直流电阻损耗,二者差值为绕组高频损耗
上图波峰处展开,strandlossac比strandedloss稍大一点点,说明绕组高频损耗很小。
数据后处理,得到工频周期平均损耗
磁芯损耗17.5mw
绕组总损耗1.49w
绕组直流电阻损耗1.44w,绕组高频损耗50mw,此例可见绕组采用litz线,电流激励为工频叠加高频纹波时,绕组高频损耗占比是很小的
场图分布,如下为电流工频波峰处场图
整个磁芯,磁感应强度矢量
整个磁芯,磁场强度矢量
磁芯截面,磁感应强度矢量
磁芯截面,磁场强度矢量
磁感应强度幅度分布
绕组截面电流密度,每股线电流均匀分布。由于小纹波的缘故,高频效应很小,这与绕高频损耗占比很小是一致的。
绕组截面电流密度,电流工频过0处,每股线电流仍是均匀分布而且几乎是0。通常来讲,正弦电流过零处,电流斜率最大,此刻绕组高频效应是最大的(可见五中涡流场电流密度分布)。此例没有这个现象,同样是因为小纹波的缘故,高频效应很小。


全碳热电发电机为物联网传感器供电
AlphaGo首席研究员谈强化学习十大黄金法则!
我们该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全新需求以及挑战
区块链变革教育领域有什么方式
蓝牙与Wi-Fi和蜂窝网络实现物联网设计多样化
一个多电平逆变电感损耗计算与仿真的例子
怎样制作火灾报警器
智能服务如何加入5G这个有利的援军
科锐宣布与荷兰Nexperia签署专利许可协议
无铅回流焊横向温差的控制方法
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应用优势
兆芯与海川智能共同展示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比亚迪为大举扩张新能源,导致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英特尔泪奔!微软造的高通骁龙835电脑今晚降临?!
磁力启动器接线图
通过采用DSP芯片实现非编码矩阵键盘的设计
中国家电市场以5G IoT等技术来赋能高端AI家电品牌
戴森V7Mattress手持式除螨吸尘器体验 强劲的吸力与独特的气旋设计黑科技
腾阳装车码垛机器人吸盘式抓手卸垛装车
大模型时代,软件测试人员需要哪些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