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si工程师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把pcb结构的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拟合上更令他们感到开心的了。因为能做到这一步,说明了仿真的可靠性,进而可以通过仿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这可谓是pcb行业的一大福音。
这也是我们高速先生一直以来的梦想,仿测拟合,虽然只是很简单的四个字,但是需要包含的理论知识,软件使用以及测试方法却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高速先生也在这方面一直在做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的确是一个苦差事。刚好今年的文章中就有一篇讲得比较透彻的仿真测试拟合的案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题目有点长,但是也很容易理解,讲的就是对差分过孔的分析,分析的方法就是通过仿真和测试进行拟合。
大家可能觉得无非就是一对过孔嘛,会3d仿真的人不用半天就能把它建模出来,测试嘛,投一块测试板,然后把这对孔做上去,通过网络分析仪一测不就ok了吗。恩,总体思路的确是这样,但是随着文章的深入你会发现就有一些因素实际上很难去把控。
文章的开场白,首先是对过孔的特性进行一番介绍,例如过孔的危害是怎么样的,会影响阻抗啦,会减缓上升时间之类。
然后给出的总体思路与大家的不谋而合,你会发现除了我们上面说到的那几个核心步骤之外,还多了一些有的朋友可能没听过的步骤,例如de-skew、de-embedding等等,这都是测试中会遇到的专业术语,我们这里先不讲,卖个关子哈。
本文需要进行仿真测试对比的是一对从l7层换到l16层的过孔,通过做一根l7层和l16层的走线把两边去嵌掉,得到我们所关心的过孔结构参数。
在去嵌之前,作者先用网分测试出上面三个结构的参数,结果似乎有点奇怪。为什么l16层的走线损耗差得那么厉害,甚至比多一对孔的l7转l16的结构还差呢?这说不过去啊!
当作者看到上面结果的模态转换也是l16层比较差的时候,大概知道了原因,肯定是由于这对差分线的p和n之间有延时差,也就是skew造成的。然后立马把l7和l16的走线的p和n单端线的延时拿出来一比,果然证实了这一点。l16层的p和n的延时非常的大,因此造成了损耗在高频的急剧下降。
如果大家没注意这一点,直接拿来去嵌的话会怎么样呢?很可能会得到一个错误的s参数,高于0db。
为什么p和n会有那么大的skew?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玻纤效应的影响。l7层和l16层其实都遇到了玻纤效应,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玻纤效应的概率性。
如同前文所说,如果我们就这样去嵌的话,得到了所谓过孔的结果就是下图这样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难道需要重新再投一板测试板?先不用哈,我们看看能不能在当前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做一些优化,把skew给去掉,也就是de-skew了。
这是本文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难理解的一步。它通过损耗与相位之间的公式,从中反推出相位差,然后通过补偿的方式把两边的skew抹平。
完成这一步运算之后,再来看优化后的测试数据,就会发现,skew的影响基本没有了。
优化后的损耗测试结果就和我们预期的比较吻合了。
这个时候再去通过相关去嵌软件,就能真正的进行去嵌,得到过孔的真实参数。
有了测试结果,后面就要进行仿真了。仿真相对难度小一点,通过对过孔的几个参数进行扫描,考虑一定的加工误差之后,就能确定一组加工后的参数值,从而使过孔的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达到基本的吻合了。
好,篇幅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钥匙装配品牌防错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PT2046 三触控三输出IC的产品介绍
【资料上新】迅为基于3568开发板的NPU开发资料全面升级
Cadence收购Pointwise公司拓展系统分析解决方案
5G在工业互联网行业合作上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PCB结构的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拟合案例
你现在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数字电视技术电子图书介绍
基于CH375S和STC89C516RD单片机实现大容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恒驰5将于7月6日开启预售,现在可以进行试驾预约登记
中间继电器如何自锁
机皇三星S8:2K双曲面+6GB+骁龙835,外形配置售均超苹果
高分子功能薄膜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Linux内核编译脚本
湿法蚀刻分离工艺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特性
我国特高压1000千伏提升标志着我国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湖南无感科技玩转无感支付,抓住商机成就霸业
NAS网络存储器的内存
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和内部短路电流的小波能量谱图解法
采用航空插头的SMP运动控制内核机器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