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型交换机的三大指标和管理方式

网管型交换机(也称为可管理型交换机)是一种网络交换机,它提供更高级别的操作和管理功能,比非管控型交换机具有更强的控制和安全性。与非管控型交换机只能提供基本交换功能不同,网管型交换机可以进行更灵活的配置和管理,包括报警信息、端口状态监测、带宽管理、虚拟局域网(vlan)设置、流量控制等高级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 web 界面或命令行接口(cli)对其进行配置和管理。网管型交换机通常用于需要更加复杂和安全的网络环境,例如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等地方。
网管型交换机的三大指标是:
1. 管理功能:管理功能是网管型交换器的核心指标,包括远程管理、监测、配置、日志记录、安全等一系列管理操作。
2. 可靠性:网管型交换器的可靠性包括交换机的稳定性、大流量的连接处理能力以及故障处理能力。
3. 性能:性能指标包括交换机的转发能力、流量控制能力、端口速率以及支持的协议种类等。在构建大型网络时需要考虑性能指标。
网管型交换机的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命令行接口(cli):通过命令行输入指令来实现管理和配置。cli是最基本的交换机管理方式,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和性能进行调整和监测。
2. 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供可视化的界面,以鼠标点击等方式进行管理和配置,操作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
3. 网络管理协议(snmp):通过snmp协议实现对交换机的监测和管理,从而实现远程管理。snmp是一种标准管理协议,在网络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4. telnet远程登录: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交换机进行管理和配置,支持远程协同操作。
5. 控制台串口管理:通过串口线连接到交换机的控制台,以命令行方式进行管理和配置,适用于无法远程访问交换机的情况。
6. web管理:通过浏览器登录交换机的管理页面,进行管理和配置。web管理类似于gui,但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方便快捷。
在交换机初始设置的时候,往往得通过带外管理;在设定好ip地址之后,就可以使用带内管理方式了。带内管理因为管理数据是通过公共使用的局域网传递的,可以实现远程管理,然而安全性不强。带外管理是通过串口通信的,数据只在交换机和管理用机之间传递,因此安全性很强;然而由于串口电缆长度的限制,不能实现远程管理。所以采用哪种方式得看你对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要求了。


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发布,本月将全球上市
Xilinx 拓展生态系统和平台强化嵌入式视觉和工业物联网产品组合
伟创力布局成都 全球代工巨头西迁路径渐明
怎样用树莓派制作无线打印机
格创东智亮相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分享实践经验
网管型交换机的三大指标和管理方式
光电池的主要成分
新型人工智能工具研发成功,仅需二十分钟就能制定癌症放疗计划
5月国内5G手机出货量占同期出货量的46.3%,累计出货量4608.4万部
共射一共基组合宽频带视频放大器
关于台积电的废晶圆对全球电子供应链的影响
TWK新型TBN/TRN-S4系列获得SIL2认证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危害分析、查找方法及应对措施
使用USD开发数字孪生项目?试试在NVIDIA Omniverse写代码
“黑蜂”无人机,高端电子集成技术的综合体现
阐述电解电容制造工艺流程
用于多维度蛋白质溶解度优化的超高通量微流控平台
词义消歧与实体消歧
互联网发展下半场是什么?
阿里巴巴全面布局“新零售” 疯狂撒币7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