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水分测试原理和注意事项

红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地区茶农发明的的茗茶,又名“正山小种”。我国有着丰富的红茶资源种类,分布地区广泛。红茶中zui出名的要属我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国外的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
小种红茶:中国红茶的鼻祖。起源16世纪,zui早为武夷山一带发明的小种红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功夫红茶按产区分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中国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按品种又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大叶工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工夫茶。红碎茶:我国红碎茶生产较晚,始于本世纪的50年代后期。近年来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 
红茶的特点和功效
工艺上,鲜叶采摘后,新鲜的叶片首先要放到空气中萎凋。然后,红茶将被按照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加工:ctc方法 (碾碎(crush)、撕裂(tear)、卷起(curl))或者传统方法。ctc方法一般用于生产袋茶的低质茶叶并且使用机器加工。红茶有哪些功效呢?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红茶中的水分在10%之间
红茶水分测定仪测试原理和参数
1、环形卤素灯可直接从物质内部加热,从而使红茶中的水分被快速蒸发出来。相比传统的烤箱法效率着实提高不少。
2、采用美国进口电磁力称重传感器,称量数值稳定准确,使用寿命长久。
3、仪器外观精致大方,档次远远高于国内同行业的水准,可连接电脑和rss打印机对数据打印保留记录,方便用户存档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参考资料。
4、独特温控加热系统加热烘干均匀,使检测结果更。
5、自动化操作,方便快捷,测定完毕后报警提醒,测试过程实现一键操作。
6、纯不锈钢防风腔罩,耐高温、便于清洁,可重复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耗材,节约成本。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bos-180a
zui大称重; 120g
称重精度; 0.001g(1mg)
水分解析; 0.01%
测量数据; 烘干前重量、烘干后重量、水分值、固含量
测量范围 0-100%水分
秤盘尺寸(mm) φ90(不锈钢)
加热温度范围(℃) 40~~200(增温1°c)
干燥程序 标准加热方式
停机方式 自动停机、计时停机
设定时间 0~99分  间隔1分钟
功率; 600w
电源; 220v
选配 打印机   秤盘
包装尺寸(长*宽*高)(mm) 510*380*480
净重 约4kg
红茶水分测定仪测试注意事项:
1、先将仪器进行水平位置校准,为得到的测量数据提供前提和保证。
2、摆放样品时尽量将红茶外壳去除,茶饼用小锤子碾成粉状状均匀平铺在托盘上,摆放时放入约6g左右,切勿用力触碰样品托盘。
3、为了使测量更为准确,我们采用自动加热模式,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
4、仪器在加热烘干过程中温度会达到200℃,因此请勿打开或接触加热单元。仪器在加热过程中,请勿打开上盖,震动工作台。
5、测试完成后由于样品本身、加热单元和其他容器仍会很烫,因此在取走样品时应小心谨慎。在进行第二次测量时请确保仪器温度降为五十度以下,检测完样品时请及时清理样品盘。
6、仪器测量完毕后如需进行第二次测量,请小心将样品盘拿出,无直接用手拿出,以防烫伤。
红茶水分测定仪测试步骤 
测试样品:用测定勺提取6克红茶,置于不锈钢托盘中,用测定勺将红茶平铺均匀,温度设置120℃用仪器进行加热,约12分钟后检测结束,检测数据显示10.83%;
从以上测定结果所得,水分仪检测数据重复性好、误差小,测试产品准确,产品性能好,质量有保障。
红茶水分测定仪测试记录
项目
型号
温度(℃) 样品克重(g) 检测时间(min) 检测数据(%) 剩余克重(g) 备注
千分之一 120 6 15 10.83   自动模式
千分之一 120 6 15 10.79   自动模式
ymf
RT—thread线程调度详解
商汤科技与敦煌文创推出首个数字文创产品
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在武汉正式投运
边缘计算可解决物联网与云交互时存在的问题?
每个系统管理员都要知道的 30 个 Linux 系统监控工具
红茶水分测试原理和注意事项
3D旋转音效颇受青睐,原来是一款VR音频
如何精准表征一个直流分流器,需考虑哪些方面
基于YoloV5的ROS2封装
电动车电子刹车的原理是什么
传统芯片受制于人 中国AI芯片能否逆势起飞?
618换5G手机,iQOO成为众望所归的爆款选择
哪些人需要匿名的加密货币
是德科技推出增强型FFT应用的 12 位PCIe® 高速数据采集卡
虚拟现实大热,芯片厂商如何应变?
ipadmini6有双扬声器吗
锗二极管型号及参数 硅管和锗管有什么区别
广和通FM150-NA 5G模组通过北美运营商T-Mobile认证测试
MOSFET开关管在零压开关转换器内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性分析
LPCVD技术助力低应力氮化硅膜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