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电路设计的八大常见误区解析

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想当然的一些规则或道理往往会存在一些差错。电子工程师在电路设计中也会有这样的例子。下面是一位工程师总结的八大误区点。
误区一:这板子的pcb设计要求不高,就用细一点的线,自动布线
点评:自动布线必然要占用更大的pcb面积,同时产生比手动布线多好多倍的过孔,在批量很大的产品中,pcb厂家降价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商务因素外,就是线宽和过孔数量,它们分别影响到pcb的成品率和钻头的消耗数量,节约了供应商的成本,也就给降价找到了理由。
误区二:这些总线信号都用电阻拉一下,感觉放心些
点评:信号需要上下拉的原因很多,但也不是个个都要拉。上下拉电阻拉一个单纯的输入信号,电流也就几十微安以下,但拉一个被驱动了的信号,其电流将达毫安级,现在的系统常常是地址数据各32位,可能还有244/245隔离后的总线及其它信号,都上拉的话,几瓦的功耗就耗在这些电阻上了。
误区三:cpu和fpga的这些不用的i/o口怎么处理呢?先让它空着吧,以后再说
点评:不用的i/o口如果悬空的话,受外界的一点点干扰就可能成为反复振荡的输入信号了,而mos器件的功耗基本取决于门电路的翻转次数。如果把它上拉的话,每个引脚也会有微安级的电流,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成输出(当然外面不能接其它有驱动的信号)
误区四:这款fpga还剩这么多门用不完,可尽情发挥
点评:fgpa的功耗与被使用的触发器数量及其翻转次数成正比,所以同一型号的fpga在不同电路不同时刻的功耗可能相差100倍。尽量减少高速翻转的触发器数量是降低fpga功耗的根本方法。
误区五:这些小芯片的功耗都很低,不用考虑
点评:对于内部不太复杂的芯片功耗是很难确定的,它主要由引脚上的电流确定,一个abt16244,没有负载的话耗电大概不到1毫安,但它的指标是每个脚可驱动60毫安的负载(如匹配几十欧姆的电阻),即满负荷的功耗最大可达60*16=960ma,当然只是电源电流这么大,热量都落到负载身上了。
误区六:存储器有这么多控制信号,我这块板子只需要用oe和we信号就可以了,片选就接地吧,这样读操作时数据出来得快多了
点评:大部分存储器的功耗在片选有效时(不论oe和we如何)将比片选无效时大100倍以上,所以应尽可能使用cs来控制芯片,并且在满足其它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片选脉冲的宽度。
误区七:这些信号怎么都有过冲啊?只要匹配得好,就可消除了
点评:除了少数特定信号外(如100base-t、cml),都是有过冲的,只要不是很大,并不一定都需要匹配,即使匹配也并非要匹配得最好。象 ttl的输出阻抗不到50欧姆,有的甚至20欧姆,如果也用这么大的匹配电阻的话,那电流就非常大了,功耗是无法接受的,另外信号幅度也将小得不能用,再说一般信号在输出高电平和输出低电平时的输出阻抗并不相同,也没办法做到完全匹配。所以对ttl、lvds、422等信号的匹配只要做到过冲可以接受即可。
误区八:降低功耗都是硬件人员的事,与软件没关系
点评:硬件只是搭个舞台,唱戏的却是软件,总线上几乎每一个芯片的访问、每一个信号的翻转差不多都由软件控制的,如果软件能减少外存的访问次数(多使用寄存器变量、多使用内部cache等)、及时响应中断(中断往往是低电平有效并带有上拉电阻)及其它争对具体单板的特定措施都将对降低功耗作出很大的贡献。

华为iLab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Cloud VR+2B场景白皮书》
出海“芯”力量,芯讯通联合芯翼信息科技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海尔升级用户体验 从健康空调到全屋智慧空气
生物识别概念股有哪些_生物识别概念股一览
英诺赛科半导体苏州芯片项目主厂顺利完成封顶 预计2020年可实现规模化量产
PCB电路设计的八大常见误区解析
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
ups电池保养方法_ups电池寿命是几年
基于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串行通信设计
7大颠覆行业的揽财物件:摩托大哥大/iPhone上榜
一名程序员的四年真实经历
路由器的选择方法
中移模组精彩亮相智慧消防行业NB-IoT业务推介会
物联网NB-IoT智能电磁水表的概述
汽车芯片巨头安森美Onsemi将上海配送中心部分迁至新加坡
瓦斯泵轴头磨损原因及修复方法
单卡双芯成绝唱 AMD将逐步放弃RX Vega交火设计
让智能手表一年不用充电,ASSIST芯片怎么做到的
光模块安装与拆卸的小指南
2019年!如何在商业挑战与变革中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