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正成为一条万亿级市场的大赛道。
近年来,随着国内储能政策的出台并逐步完善、风光电站配储需求加大、电力市场盈利机制优化、储能细分应用得到不断开拓等因素叠加,储能市场正从gwh迈向twh时代。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2022年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30gwh,同比增速达170%,已超过动力电池增速。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依托储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迈入“动储”结合战略阶段。
结合市场来看,电力储能作为储能锂电池出货的最大应用领域,占比超过70%,带动行业对“大容量电芯”的集体研发,并成为电池企业切入储能赛道的“入场券”。
高工储能观察,目前的大容量电芯以280ah为主流产品,可满足发电侧、电网侧等大储市场的应用。另一方面,为打出差异化竞争,部分电池企业开始追求更高安全、更低成本、更长寿命的储能电芯研发,300ah以上的大容量电芯备战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锚定“动力+储能”双轮驱动的蜂巢能源,于去年12月的电池日上提出以动力电池为核心,储能业务为载体,打造全新的生态模式,并正式对外发布了325ah l500储能专用叠片电芯。最新消息称,此款大容量电芯将于下半年在蜂巢能源成都基地实现量产。
布局储能,从“芯”开始
需求端,中广核、华能集团等业主方在2022年持续加大对储能电池及系统的采购规模, gwh级别锂电储能采购订单此起彼伏,部分业主还要求采购的电芯单体容量不得低于280ah。
大容量电芯优势何在?一,电芯能量密度高,可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集成工艺简化,可减少综合成本;二,大容量电池可减少并联个数,更便于bms监测电池状态,延长寿命。
在此情况下,“280ah”电芯已成为市场“基准线”,并成为多家电池企业争相布局电力储能的主力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鹏辉能源、瑞浦兰钧、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赣锋锂电等20多家企业布局“280ah”电芯。
“280ah”电芯混战之下,蜂巢能源选择以325ah电芯突出重围。
一方面,2022年大储市场需求旺盛,280ah电芯产能已处于过剩状态;另一方面,各个城市对新能源配储的需求不同,独立储能、共享储能等多元应用场景需要多元产品,不能只依靠“280ah”包揽全局。
不仅如此,蜂巢能源325ah电芯不只适用于储能市场,未来还将投入商务车等其他领域。
性能上,蜂巢能源325ah储能专用大电芯常规循环寿命达8000次,长循环寿命可突破12000次,同时兼顾高安全、稳定性以及成本等方面优势。
从系统层面看,与传统vda储能系统相比,l500储能专用电芯基于创新的短刀电芯结构,采用lctp技术,pack零部件减少15%,rack动力连接件减少50%,成本降低3.1%。
高工储能获悉,蜂巢能源首次将短刀电芯用于储能领域,工艺上使用了其自研的飞叠技术,使325ah电芯在生产效率、安全、成本等方面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效率方面,飞叠技术开发多刀切与多片叠技术,替代原有的单片切、单片叠工艺,叠片效率在第二代技术基础上提升了200%,达到0.125秒/片的效率,效率直追卷绕工艺。
安全方面,飞叠技术可实现极片与隔膜完全复合,保证了正负极反应界面的一致性,显著提升了电芯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325ah电芯已通过严苛的针刺实验,可做到不起火、不冒烟。
成本方面,飞叠技术配套的飞叠设备,单位占地节省45%以上,每gwh投资成本节省53%以上,大幅降低产线设备成本。
更进一步,蜂巢能源以电芯为核心,同步提出strong、safe、smart三“s”的储能发展理念,赋能模块化、标准化产品,推出了1000v、1500v储能集装箱、单元储能等产品。
具体来看,蜂巢能源系列储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大型风光电站、变电站、大型工商业园区、储充电站等,支持500kwh~10mwh多场景应用、ac、dc耦合并联以及新旧电池混用。
“多元”切入工商业、户用储能市场
除大储市场外,蜂巢能源基于不同容量电芯的研发,切入工商业、户用储能等细分市场。
蜂巢能源电芯家族还包括222ah大容量电芯、33ah、50ah、65ah铁锂软包电池、n21700cm圆柱电芯、n21700mx无钴圆柱电芯以及106ah方形铁锂电池等。
与此同时,根据上述电芯矩阵,蜂巢能源已完成中小型储能产品布局。
中储方面,蜂巢能源推出的一体化单元储能产品,集电池、bms、pcs、ems、空调和消防系统于一体,可实现积木式搭接,支持10台设备并联,满足2-6小时应用需求。
蜂巢储能一体化储能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小型工商业、医院楼宇、充电站、家庭用电等场合,具备削峰填谷、联合新能源发电、动态增容、需量管理、电能质量治理、应急备电等功能。
蜂巢智储总经理黄征近期表示,十分好看今年国内外的工商业储能市场。
国内市场,一方面,黄征表示锂电池成本下降带动工商业储能产品成本下降;另一方面,20度电到600度电至1兆瓦之间的工商业储能市场是空白的,机遇较大。海外市场,黄征认为欧美等电价较高地区,以及东南亚、中东等电力设施不太完善的地方都是可以突破的市场。
对此,高工储能分析认为,峰谷电价差是国内工商业储能的主要收益模式。目前,已有浙江、湖南、湖北、上海、安徽、广东、海南等多省市采用分时电价制度,实现两充两放,工商业储能经济效益较明显。
而海外工商业储能市场机遇在于,在电价较高的地区,工商业用户安装储能系统可节省电费;对于电力系统不完善的地区,投入工商业用户的需求在于保障日常生产活动的稳定性。
小储领域,蜂巢能源则带来了分布式、堆叠式户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产品,可解决家庭应急用电、日常备电以及出游用电等需求。
更“智能化”的储能策略
对蜂巢能源来说,智能化是指软件的设计能力以及大数据的集成能力。
高工储能了解到,蜂巢能源正构筑储能全栈实力,目前已自研储能bms、ems等,并在智能化平台方面推出了蜂云大平台、云储能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可通过大数据收集完成对产品的健康监控、提前预警、故障维修,以及完成对电力价格的预测,从而达到保障安全、减小损失、提升收益等作用。
目前,蜂巢能源ems能量管理系统可应用至小型、柜式、集装箱等不同规格储能产品,可满足远程调试、远程程序升级维护、远程控制策略优化与配置等功能,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另一方面,该系统还拥有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集数据采集、通讯管理、数据处理、策略执行、远程服务于一体,为大数据分析、问题预警等提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基于在动力电池的研发积淀,将蜂云平台向储能领域延伸赋能,协同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产能调整,达到互为蓄水池的动态平衡状态。
为何需要平衡?据高工储能观察,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增速或将呈现放缓的趋势,而储能电池将成为新的增长极,ggii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较上一年增长170%,已超过动力电池增速,且这一势头将持续保持。
与此同时,在国内储能市场交易政策不断完善的当下,不断放开独立储能、虚拟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对此,蜂巢能源云储能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可深度结合电网交易平台,利用ai自动预测电价和负荷,动态调整储能曲线,低买高卖,实现用户收益最大化。
总的来看,蜂巢能源以大容量325ah电芯“突围”电力储能,持续丰富50ah-222ah中小储能电芯备战中、小储能市场,同时配合极具成本优势的制造方案,辅以智能化运维平台,打造了全方位储能的强劲实力。
解读:华为刚刚拿下的5G短码到底有着怎样的功底
NXP在汽车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其原因为何
压力传感器的接口电路中做好抗干扰的设计方案
智慧LED路灯的应用及优势
干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详细介绍
瞄准储能多元场景 蜂巢能源短刀电芯+智能平台出击
SynSense将开发基于铁电技术的超低功耗边缘AI加速器
华为率先发布了面向确定性网络的5G核心网解决方案
终于吃到“牛轧糖”!小米5c近期升级Android 7.1
对开源、开放网络和SDN进行比较
圣邦微电子推出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SGM2820
智慧能源生态系统如何来完成
Linux系统中的进程之间通信
上海新能源汽车创新高,截止到2016.8月值达76.49亿元
以蝗虫为例,美国研发应用于无人机、自动驾驶等的低功率碰撞探测器
影响UPS运行的因素有哪些
pureLiFi 通过 LiFi@Home™ 将家庭连接推向新的极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自主可控方得网络安全
MN12交流电流探头的技术特点及应用范围
中国空调行业的产能呈现出往上走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