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谐振荡器电路图大全(温控报警/555/自激振荡电路/压控TTL对称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利用深度正反馈,通过阻容耦合使两个电子器件交替导通与截止,从而自激产生方波输出的振荡器。常用作方波发生器。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能产生矩形波的自激振荡器,也称矩形波发生器。“多谐”指矩形波中除了基波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成分。多谐振荡器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在工作时,电路的状态在这两个暂稳态之间自动地交替变换,由此产生矩形波脉冲信号,常用作脉冲信号源及时序电路中的时钟信号。
多谐振荡器电路图(一) 多谐振荡器在温控报警电路中的应用
下图是利用多谐振荡器构成的简易温控报警电路,图中iceo是三极管t基极开路时,由集电区穿过基区流向发射区的反向饱和电流,称作穿透电流。iceo是三极管的热稳定性参数之一,常温下,硅管的iceo比锗管的iceo要小;温度升高,iceo增大,且锗管的iceo随温度升高增大较快。选用晶体管时一般希望iceo尽量小,但本电路采用穿透电流大,且对温度变化敏感的锗管,利用其iceo控制555定时器复位端4管脚的电压。图中555定时器与r1、r2和c组成多谐振荡器,其复位端4脚rd通过r3接地。常温下,锗管穿透电流iceo较小,一般在10~50μα,在3上产生的电压较低,则555复位端4脚rd的电压较低,则555处于复位状态,多谐振荡器停振。当温度升高或有火警时,iceo增大,在r3上产生的电压升高,使555复位端4脚rd为高电平,多谐振荡器开始振荡,扬声器发出报警声。
温控报警电路不同的晶体管,其iceo值相差较大,故需改变r3的阻值来调节控温点。方法是先把测温元件t置于要求报警的温度下,调节r3使电路刚发出报警声。报警的音调取决于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元件r1、r2和c决定,改变这些元件值,可改变音调,但要求r1大于1kω。
多谐振荡器电路图(二)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下面图3-1时基于555的多谐振荡器连接图
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多谐振荡器也称为无稳态电路。其工作原理时这样的:在刚接同电源时,由于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使集成电路a的2脚电压为0v,这一低电压加到电压比较器d的同相输入端,使电压比较器d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平加到与非门b的一个输入端,这样,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即多谐振荡器输出电压u0为高电平,通电之后,直流电压+v通过电阻r1和r2对电容c1充电,由于电容c1的充电要有一个过程,在c1两端的电压没有充到一定程度时,电路保持输出电压u0为高电平状态,这是一个暂稳态。随着对电容c1充电的进行,(c1上的充电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当c1上的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集成电路a的6脚电压为高电平,该高电平加到内电路中的电压比较器c的反相输入端,使比器c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平加到与非门a的一个输入端,使rs触发器翻转,即为q端输出低电平,即u0为低电平,q非为高电平,从图中所示波形中可看出,此时u0已从高电平翻转到低电平。q非为高电平后,该高电平经过电阻rs加到vt1基极,使vt1饱和导通,由于vt1导通后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内阻减小,这样电容c1上充到的上正下负电压开始放电,其放电回路是:c1的上端——r2——集成电路a的7脚——vt1集电极——vt1发射极——地端——c1的下端,在这放电的过程中,多谐振荡器保持u0为低电平状态,随着c1的放电,c1上的电压在下降,当c1上的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使集成电路的2脚电平很低,即电压较器d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很低,使比较器d输出低电压,该低电压加到与非门b的一个输入端,使rs触发器再次翻转,翻转到q为高电平的暂稳态,即u0为高电平,由于q为高电平,q非为低电平,使vt1管的基极电压很小,vt1截止,电容c1停止放电,改变为+v通过电阻r1和r2对电容c1充电,这样电路进入第2个周期,如此反复达到振荡器的作用。
由仿真得该电路输出波形,如图3-2所示
多谐振荡器一旦起振之后,电路没有稳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它们做交替变化,输出连续的矩形脉冲信号,因此它又称作无稳态电路,常用来做脉冲信号源。
多谐振荡器电路图(三) 电路及工作原理 电路见下图。74hc00为四一二输入端与非门。
如果将二输入端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接高电平,或者将两个输入端短接,则其输出便与余下的一个输入端或两个短接的输入端反相,相当于一个反相器。在下图所示电路中,设ic1a的①脚、ic1b的⑤脚为高电平(k1按下,k2断开),则ic1a可看作②脚输入③脚输出、可看作ic1b④脚输入⑥脚输出的反相器,其传输特性如右图所示。由于r1的负反馈作用,如果②脚电压较低,③脚输出高电压,则通过r1把②脚电平拉高;如果②脚电压较高、③脚输出低,则通过r1把②脚电平拉低,结果折衷停在中心点c。输出100%反馈到输入,相当于把左下三角形部分按照虚线折到右上角。虚线与传输特性的交点c就是反相器的工作点,约等于1/2vcc。c点位于传输特性的陡坡中心。本例中,74hc00输入变化1mv,输出变化高达1v。
由于ic1③脚和④脚连按,其⑥脚输出的信号与②脚同相但幅度放大。图中c1起正反馈作用。只要②脚电压有微小的波动,如提高0.1mv,则③脚电压降低100mv,再经ic1b反相,⑥脚输出电压升高大于1v,此电压变化通过c1送回②脚,使②脚电压继续升高,直至vcc+0.7v。这时,ic1内部的保护二极管导通,使输入电压不能高,反相器工作点停在右图的d点。d点位于传输特性的水平线上,输入变化几乎不影响输出。此时,ic1的②脚为高电平,③脚为低电平,⑥脚为高电平。电阻r1接在②、③脚之间。③脚是输出端,内阻很低,②脚是输入端,内阻极高。②高③低的电位差使得r1上的电流i的方向如左图所示,放电的起始电压为vcc+0.7v,放电的最终电压为0v。
实际放电到c点(1/2vcc)附近,就停止了。放电从vcc+0.7v到1/2vcc约需1.1r1c1=1.1×(2.2×l0(6))×(0.1×10(-6)≈0.25s。
这时,②脚变低,经过ic1a反相放大→③脚变高→ic1b反相放大→⑥脚快速变低→c1→②脚。正反馈作用持续到②脚电压降至-0.7v。这时ic1内部的保护二极管导通,使输入电压不能低,反相器工作点停在e点。e点在传输特性的水平线上,输入变化几乎不影响输出。此时的状态是②低、③高、⑥低。r1对c1充电。充电起始电压为-0.7v,充电最终电压为vcc。
充电从0.7v到1/2vcc约需1.1r1c1=0.25s,然后就停止充电,进入正反馈,转向工作点d。实际上,电路工作在d、e状态的时间长,经过c的时间很短,故输出是个方波,一个周期约0.5s。方波比正弦波谐波多,听起来比较悦耳。许多音乐片的输出信号就是由不同频率的等幅方波组成的。如果幅度能随音拍变化,就更好听了。同理,ic1c的(13)脚=高,ic1d⑨、⑩并接,也可以看作两个反相器,产生周期为0.5ms的方波振荡。也就是2khz。因为蜂鸣器的谐振频率在2khz左右时电一声转换效率最高,听起来最响。
选择电容1000pf时电阻约为250kω,下图中将500kω电位器调到中心位置附近可找音量最大点。r2也可用240kω~270kω固定电阻试试。
因为蜂鸣器的电阻约40ω,ic1的输出阻抗约1kω,故ic1不能直接驱动蜂鸣器,所以要经过q1进行电流放大。ic1c⑧脚输出高电平3v,q1基极导通时电压为0.7v,r3=1ω,q1基极电流为(3-0.7)/1k=2.3ma,q11放大倍数为50,集电极电流115ma。而40ω蜂鸣器只需70ma驱动,两端电压达2.8v。那么115-70=45ma的电流又到哪里去呢了?q1放大倍数为50,是指q1在线性放大区内ic/ib,到了饱和区,ig/ibf降,这时q1的管压降很低。
与非逻辑的控制作用:ic1a的①脚平时通过r4接地,③脚输出恒高,④脚=③脚,⑥脚输出恒低。(13)脚=⑥脚=低,⑧脚为低,蜂鸣器不响。整个电路耗电极小。
k1按下后,(13)脚高电平,ic1d、ic1c产生2hz的方波,控制ic1d(13)脚,(13)脚为高电平时,ic1d、ic1c产生2khz方波通过r3、q1驱动蜂鸣器;当(13)脚为低电平时,ic1d、ic1c停振,⑧脚输出低电平,q1关断。从而使蜂鸣器发出每秒2次的断续嘀一嘀声。ic1b⑤脚平时通过r5接高,正常工作,k2按下后,⑤脚为低,ic1a、ic1b停振。(13)脚=⑥脚恒高,蜂鸣器发出持续的嘀声。
多谐振荡器电路图(四) 如图所示。该电路以其效率高、驱动能力强而引人注目。它输出对称方波,其幅度随电源电压vdd而定。vt5、vt6、r2、r3、c1、c2等构成多谐振荡器用来推动四只输出三极管。输出电流io=b(vdd-1.4)r1.当r1=r4=68欧,vdd=12v,vt1~vt4的b=20时,io高达3a.振荡频率f约为0.7/r2.c1;当取r2=r3=68k欧,c1=c2=0.22uf时,f≈53hz。该电路用途很多,其中之一是用作逆变器。当取vdd=14v,r1=r4=33欧,则io≈6a,转换效率约为40%。在输出端连接一只9.5v、5a的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在初级便可获得有效值约为240v的方波电压,可带动一只40w灯泡。该电路静态电流由r1和r4决定,r1=r4=68欧时,静态电流约为0.3a.二极管vd1~vd4用来防止带感性负载时可能击穿输出管。
多谐振荡器电路图(五) 多种频率信号:对称式多谐振荡器电路图
图:对称式多谐振荡器电路图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多谐振荡器也称为无稳态电路。具体地说,假如一开始多谐振荡器处于0状态,那么它在0状态停留一段时间后将自动转进1状态,在1状态停留一段时间后又将自动转进0状态,如此周而复始,输出矩形波。
多谐振荡器电路图(六) 高频振荡器电路图:压控ttl对称多谐振荡器电路图 压控ttl对称多谐振荡器(a)用外接控制电压va来控制反相器输入电压。电路输出频率与va成正比,有较宽的调节范围。如va从1.4v变到1.8v时,振荡频率由666khz变到1.43mhz(b)比(a)电路增加了偏置电阻r1、r2和r3、r4。d1、d2为保护二极管。va由0v变到10.5v时,频率由6.54mhz变到4.76mhz。

长时间戴耳机对耳朵的伤害多大?这几点一定要牢记
瑞萨电子推出RX23W 适用于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物联网终端设备
UWB IOT产品快速评估和开发,攻略在此!
塑料MEMS或成未来技术热点 主因是硅成本太高
Rigol DM3058/DM3058E台式万用表技术参数
多谐振荡器电路图大全(温控报警/555/自激振荡电路/压控TTL对称多谐振荡器)
江西康佳半导体高科技产业园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落户经开区
MediaTek携手英特尔合推5G PC方案 高通如芒在背
基于SOPC的M8051嵌入式调试器设计
动力电池出货量与日俱增 新能源汽车环保能否保持初衷?
Kioxia展示了NAND闪存的潜在替代产品
精度高于1pF的微量电容测量仪器
重磅发布!利尔达推出基于海思第三代NB芯片方案模组——NB860
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标准和注意事项
小米员工最新爆料小米6大部分细节,手机绝对惊艳!
从不同的角度对最近的对话系统的进展进行概述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小米5s意外走火,小米note2和小米mix却无人问津
中科仪主营产品陷入价格战,毛利率极低
多光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大视场多区域脑成像技术
高速连接器全球专利布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