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硬盘将逐渐取代HDD机械硬盘,国产主控迎来春天

ssd硬盘逐渐取代hdd机械硬盘已经是大势所趋,2016年全球ssd硬盘出货1.5亿个,到2021年还将进一步增长到2.5亿个,市场价值高达300亿美元,这是存储市场的一片蓝海。可惜的是,目前这个市场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三星、东芝、美光、西数等公司是nand闪存市场最大的赢家,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国内公司目前已经杀入存储市场,在nand闪存、ssd主控等领域加速发展。
我们平时关注的存储公司主要是长江存储,因为他们正在建设国内最大的nand生产基地。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国产主控芯片的情况,它也是存储市场中非常重要一部分,影响着ssd硬盘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
ssd很常见,但你真的了解它的结构吗? ssd主卡到底有多重要,那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个ssd都是由那些元件构成的。ssd硬盘我们见过很多种了,根据接口、大小等不同有多种分类,目前最常见的是sata接口的2.5寸规格以及pci-e通道的m.2 2280硬盘,u.2接口、aic插卡式ssd硬盘主要用于工作站、服务器等市场,消费级市场比较少见。
不论哪种规格尺寸,ssd硬盘内部的结构都是差不多的,通常包括pcb(含供电电路)、nand闪存、ssd主控、接口等,还有一个并非必要但依然很重要的缓存芯片。
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就是nand闪存和主控,从成本上来说nand闪存大概能占ssd硬盘物料成本的70%或更多,目前128gb到1tb容量的ssd通常要使用2-8颗闪存芯片,主要来自三星、东芝、美光、西数(闪迪被西数收购)、英特尔、sk hynix等公司,其中三星、西数、英特尔一般是自用较多,第三方品牌的ssd硬盘通常使用东芝、美光较多,sk hynix除了自用之外在消费级ssd上很少见,oem市场居多。
nand闪存的学问就更多了,除了不同厂商不同技术不同类型之外,nand闪存光是质量等级就有原厂、白片、黑片以及拆机片之分,不过有关闪存的内容不是今天的重点,以后有机会再说。
至于缓存芯片,它不是ssd硬盘中必须的,这主要取决于主控类型,但是有了缓存颗粒显然会更好,因为缓存通常是ddr3或者ddr4,容量256mb到4gb之间,频率在1600到3200mhz之间,性能远高于nand闪存,配备缓存可以大大提升ssd硬盘的性能,尤其是写入性能。
其次就是主控了,一般来说主控芯片的成本占据ssd硬盘10-15%的比例,不是最贵的部件,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把ssd硬盘比作一个大货车,那么主控就相当于驾驶室,主控里的固件相当于驾驶员,它决定着货车怎么开。
pcb以及外壳等其他部件是ssd中最便宜的,加起来占的成本也就15%左右,可能还会更低,这部分没多少技术含量,成本取决于厂商的供应链控制、管理。
ssd主控变迁:美系、台系先后崛起,下一步看大陆
nand闪存是ssd硬盘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生产nand门槛很高,全球也只有三星、sk hynix、东芝/西数、美光/英特尔四大阵营,他们几家几乎垄断了nand市场,而建设一座12英寸nand工厂,投资动辄数十亿美元,所以之前没有什么公司有勇气挑战他们。
ssd主控芯片就不一样了,它的生产、制造可以交给台积电等代工厂解决,主控芯片设计也有成熟的arm内核、ddr物理层等ip授权可用,研发难度大大降低,所以前几年涌现出了许多ssd主控公司。
第一波崛起的ssd主控公司自然来自美国居多,我们熟悉的sandfroce、marvell都是美系主控的代表,前几年中这两家公司竞相推出主控新品,尤其是在20nm节点之前,老玩家大概还记得sf-2281这颗经典主控吧,还有他们独特的压缩算法,当年也是人尽皆知。
marvell也就是我们常叫的马牌,大众认知上也是顶级的主控品牌,浦科特的大多数型号都使用marvell的主控,所以耐久性也特别好,长时间使用也不掉速。
另一方面,随着ssd市场竞争的激烈,再加上sandforce多次被收购,这家美系主控公司开始衰落,新品跟不上市场了,最终被希捷收购,sf主控在市场上也少有人问津了,只剩下marvell支撑。
台系主控趁机发力 sf衰落之后,崛起的是***ssd主控公司,其中jmicron起步较早,可惜并没有坚持下去,被后面的群联phision、smi慧荣击败了,其他公司如瑞昱、via威盛也尝试过ssd主控市场,但是影响力远不如群联、smi这两家。
目前风头最劲的就是群联公司,除了主控技术优势之外,群联背后还有东芝入股,所以他们可以提供主控、闪存以及固件的一体方案,ssd厂商只要购买他们的方案就能快速生产出ssd硬盘,所以获得了厂商认可,而smi虽然略输一筹,但是凭借更低的价格也获得了国内外ssd厂商的青睐。
台系主控目前是ssd市场上的主流,甚至连英特尔的ssd硬盘都有采用,不过从2015年以来,国内厂商也陆续加大存储市场的投资,不少厂商就选择了ssd主控作为突破口,再加上国内半导体基金对存储芯片的扶植,国产主控今年开始崭露头角,假以时日势必要在国内市场大展身手。
国产主控市场:随国产nand起舞,大基金助力 在nand闪存、dram内存市场上,中国厂商所需的芯片几乎100%依赖进口,所以国家半导体发展规划中就选择了存储芯片为突破口,特别是紫光主导的长江存储在武汉建设国内最大的存储芯片基地,一期投资240亿美元,主要生产3d nand闪存,月产能高达30万片晶圆/月。
逐步解决nand闪存供应问题之后,国内厂商也纷纷投资ssd主控芯片领域,形成国产nand闪存+国产主控的真正自主产权,所以这几年涌现出了多家ssd主控厂商,比较知名的就有江波龙、国科微、忆芯、华澜微电子,还有偏重军工、企业级市场的中勃、一方信息等公司,另外还有台系厂商在大陆设立的子公司,比如群联就在合肥成立了兆芯科技,杭州联芸科技也有台资参与。
总的来说,国内公开报道能找到的进军ssd主控市场的公司就不少于10家,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地区的公司。不过国内公司在主控领域依然是新兴力量,很多公司都是最近三五年才成立的,比如忆芯科技、联芸科技,即便有老牌半导体公司背景,ssd主控业务也是近年来才涉及的,所以绝大多数国产主控公司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资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半导体大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参股、投资等方式为多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毕竟研发一款芯片耗资都是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据公开报道,2015年6月28日,国科微电子宣布,其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大基金向国科微电子注资4亿元人民币,占股21.05%,成为第二大股东。
国产主控现状:技术、工艺追上来了,国密认证是亮点 那么国产主控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以往评价国产芯片时人们总会说中国公司缺少技术、人才及资金,三个问题也是困扰国产主控的关键,不过这几年来情况已经大有改善,大基金的扶植使得这些公司不再缺少研发资金,国产主控的性能已经追上来了。
成立于2014年的联芸科技在2017年的fms存储会议上展示了sata 6gbps的mas0902主控,它不需要缓存颗粒,搭配不同的闪存颗粒都可以达到560mb/s读取、520mb/s写入的性能,随机4k性能也在40或者48mb/s,整体性能已经不输marvell、群联等公司的sata主控。
在高端的pci-e硬盘上,国内公司也实现了突破。2017年11月份,忆芯科技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推出了star1000 pci-e主控芯片,支持 pci-e 3.0 x4通道与nvme 1.2协议,支持starldpc ecc引擎,支持ase256以及tcg opal加密,能够适配目前已有的mlc/tlc/3d mlc/3d tlc多种闪存类型。
性能方面,star1000支持onfi 4.0与toggle ddr 3.0闪存接口,支持lpdd3/lpddr4-2400缓存,连续读写速度晁盖3gb/s,写入速度超过2gb/s,随机读取、写入则达到了350k、300k,在当前的pci-e主控中也是顶级水平。
更重要的是,star1000主控使用的是台积电28nm hpc工艺,在制程工艺上遥遥领先国内主要的40-55nm水平,放在国外也是一流水准,群联、marvell的高端ssd主控也是28nm工艺为主。
除了性能追上国际水平之外,国产主控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那就是支持国内认证的安全加密,这不仅是自主可控的要求,还是军工、特种行业的必备要求之一。以国科微为例,他们推出的第二代主控gk2301系列芯片硬件集成国密sm2/3/4加解密算法,获得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密码管理局双重认证。
总结:国产主控迎来春天,与国产闪存磨合尚需时间 经过国产公司的不懈努力以及大基金的支持,国内公司如今在ssd主控市场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困扰发展的技术、人才、资金等问题逐步缓解,总体水平上已经追上来了,并且在自主可控等要求上做到了海外公司做不到的地步,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不过现在还不到国产主控骄傲的时候,先进水平的主控已经研发出来了,但是目前我们能使用的还是东芝、美光等主控,长江存储的国产nand闪存量产并大规模上市还需要一两年时间,国产主控还需要跟国产闪存有个很长时间的磨合期,毕竟对ssd来说,可靠性是需要长时间检验的,国内主控公司依然缺少这方面的积累,这个急不得,只能在产品上积累磨合。

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单片机共同构成的双控制器
物联网身份认证应用系统如何建设才能符合未来智慧大楼需求
PCB布局心得,助你进阶成为画板达人!
不同型号的考种分析仪具有着不同的功能特点
格力推出一款智能锁 采用了指静脉识别技术
SSD硬盘将逐渐取代HDD机械硬盘,国产主控迎来春天
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的区别 电力系统与供电系统的差别
叉车防撞系统精确感知,应用场景详细解析
DRAMless并非永远代表低预算 还有这些设计须知
如果MacBook Pro设计成这个样子,会激起你的购买欲望嘛?
实现农业领域智能管理化,温室大棚智能控制必不可少
红米note4高配版优缺点全面评测,值不值得买?
安捷伦公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_鼎阳科技发布手持隔离示波器
手机发射功率浅析
安富利:5G呼啸而来,将开启无限商机
区块链网络分离的安全层协议脉冲星介绍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颠覆传统,iPhone8将会做出大改变,这样的手机你会买吗?
视爵光旭勇立“智慧民航”新风口
嵌入式Linux:内核模块引用计数的实现(附源代码)
特斯拉发布2021年Q1财报:总营收103.8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