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显示工艺的成熟,总是应该从小屏幕到大屏幕,不断长大。”这是液晶、oled等显示技术不可能绕过去的“梗”。
大屏君注意到,在全球液晶面板紧缺、缺货局面可能持续升级背景下,oled屏幕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即三星和lg的oled nb/pc屏幕计划已经提速。这将成为oled在手机上进入普及、tv上lg多年艰难,独自支撑之后,一个重要的“新成长共识”。
为什么是现在!oled nb/pc的新增量
韩国媒体报道,三星显示计划在他们位于韩国忠清南道牙山市的a4工厂内,新建生产笔记本oled面板生产线。计划每月生产30000片基板的oled面板,将生产18英寸到20英寸笔记本电脑所需的oled屏幕。此前,三星已经对a2和a3工厂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部分生产线用于生产笔记本oled面板。而专职的a4线,理论上将能每年提供七八百万片18-20英寸nb屏幕。
同期,ces2021上,lg展示了31.5英寸4k oled显示器ultra fine oled pro32ep950。据悉,2月初,lg两款oled屏显示器现已在韩国通过认证,尺寸分别为27英寸和32英寸。lg的pc oled显示器上市之路已经走完技术性流程。
对此,大屏君注意到,2020年,nb市场在暴涨四分之一的背景下,销量规模接近2-2.3亿台。同期,pc产品全球市场销量也达到1.5-1.8亿台。三星这条a4线的产能对比总市场并不算大。——从存量看,oled的nb和pc化市场开拓,将是一个“长期蓝海”。
但是,在巨头争先开发新市场的背景下,大屏君亦观察到,三星和lg为nb/pc屏幕准备的oled产线依然是“6代线”。即,基本的产线世代并没有提升。这是否意味着,这一市场的开拓,对行业长期格局,特别是技术格局的影响有限呢?
对此,大屏君要强调三点:第一,三星作为全球oled显示的最早推动者之一和第一个大规模量产者,现在有些压力。即我国大陆地区6代oled线正在崛起。最近即有和辉光电和柔宇两家企业冲刺ipo。此前,已经有华星光电、深天马、京东方、维信诺等上市公司大力建设oled面板线。oled手机屏幕遍地开花的技术格局,迫使行业领先者,寻找更多潜在市场。
第二,6代线oled与6代线oled不一定就是一样的技术。因为,oled最难的地方在于大尺寸蒸镀的均匀性。因此,很多新手和早期6代线oled制造流程采用“四分之一蒸镀”、“二分之一蒸镀”。即玻璃基板tft先切割一次,再蒸镀。这降低了生产线的效率。但是,对于制造5英寸、7英寸的手机屏幕,这种两次切割法并不是“影响太大”。如果市场扩大到18英寸到27英寸的pc/nb,这种方式就不在具有经济可行性——一方面,边角料比例增加,另一方面生产效率降低。所以,只有很好的掌握6代线整板蒸镀技术的企业才能从容的开发nb/pc市场。据悉,lg已经在8.5代基板上实现整板性蒸镀成型。即,大屏君必须指出,同样是6代线oled,在pc等上面去竞争市场,却必须以整板性蒸镀成型技术的突破为前提。
后者对于oled继续大型化发展意味着什么呢?6代玻璃基板整板性蒸镀成型,与10.5/11代线四分之一蒸镀的难度差不太多。10.5/11代线完全可以利用6代线整体蒸镀的设备工艺,采用四分之一蒸镀的方式实现中大尺寸oled屏幕的更大规模量产。
第三,三星和lg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推动oled新目标市场,也是看准了lcd的软肋。从全球看,2020年液晶面板大幅缺货。其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是“大尺寸电视占比持续升级”,这加大了液晶面板产能的消耗增长速度,而液晶面板的扩厂潮已经进入尾声。甚至松下、三星和lg都在退出其产能。这时候,缺货与涨价的pc/nb/tv lcd时代,恰是oled进一步成长的“零阻力”空间。
所以,大屏君觉得,oled进入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不仅是其自身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更是“技术路线、不同厂商”市场斗争与竞争的结果。当然,无论原因是什么,oled的路越走越宽将是一件好事情。
在nb/pc上,oled能扛起大旗吗
虽然oled上pc与nb是一个“正在进行”的事情,但是大屏君也嗅到圈里圈外的多种质疑之声。例如,对于“烧屏”问题的担忧。
烧屏是什么呢?即自发光产品,发光像素的不均匀老化。这是pdp等离子技术死亡的核心原因之一。如何克服烧屏呢?如led大屏,这种自发光产品,led晶体自身的寿命足够长,虽然老化也不均匀,但是显示屏寿命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肉眼轻松可视的变化。同时,更可以通过工况调节,有效改善其显示均匀性。
但是,对有机oled材料,市场总有担心“其稳定可靠寿命”不是足够长。即在电视机观看的几百、几千小时内,就会出现明显的“不均匀像素点老化”。对此,还有第二种烧屏避免技术,即通过有限的、像素级的画面位移,减少单一像素高强度工作的持续时间:即让每一个像素都能很好的休息,避免烧屏问题。(当然,不断改进的oled材料和工艺,也是克服烧屏的前置条件。)
虽然大屏君觉得oled的烧屏上属于可以改善,却无法根治的“胎里病”,但是这不妨碍oled以其优势获胜:第一,用于移动设备,无论是手机还是nb,没有背光源的oled都更为轻薄。第二,用于移动设备,oled的亮度是依据使用需求和画面实际调整的,不像背光源产品“背光源亮度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理论上具有省电的潜力。
第三,主要是oled的显示特点,如,1。对比度优势,因为是自发光所以理论上对比度可以达到无限高;尤其是在画面亮度较低的背景下,依然维持更高的对比度指标;2。反应速度,液晶是有粘滞性的,运动拖尾也是属于“可以改善无法消失的胎里病”,这对于运动画质和高刷新游戏需求影响不小;3。色彩优势,虽然液晶可以通过顶级背光源实现类似oled的色彩效果,但那时候液晶的成本优势也已经荡然无存;4。采用柔性基板技术的oled屏,移动设备上更能对抗“摔”坏的危险。
优点和缺点都太明确了!”这是oled与lcd竞争的大格局。大屏君不认为这样的格局会持续形成“二元市场”。例如,lcd最大的优势其实是便宜,而手机市场上lcd的价格优势已经所剩不多。除了千元以下机型为,其它手机优先选择oled屏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即液晶的成本优势是会被“oled的不断成熟”干掉的。
那么,是否oled就会最终取代lcd呢?对此,排队的qled、micro-led都有意见:今天,显示新技术太多,鹿死谁手未知其数。不过,无论如何oled走出nb/pc这一步,意味着这一技术更为成熟、更大的规模,大规模下可能加速下降的成本:这些都是oled要去取得更多胜利的关键支撑。
而且,液晶的成功就是沿着小尺寸到大尺寸的“工艺升级”路线实现的。大屏君认为,oled也会走同样的道路。所以专职的三星a4 nb面板产线,是一个风向标。oled自此从小尺寸,扩张到中尺寸。必然推动更新一代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大屏君期待看到7/7.5代oled nb/pc需求目标线的尽快出现。、
为何区块链技术不完全符合法律四角的规则?
看小鹏、吉利、蔚来汽车,几家欢喜几家忧?
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将会如何发展
基于LPC2148控制器和功率因素补偿技术实现小功率变频器的设计
中小型机房如何监控
在NB/PC上,OLED能否扛起大旗?
电源滤波器有必要买吗_电源滤波器使用方法
等离子抛光设备的技术要求
Molex全套现成电缆解决方案
CAD制图详细总结:那些被划敲过黑板的知识点
基于Fluent的18650锂电池热分析实操
美国空军正在考虑采用SAOC WS来取代波音E-4B末日飞机操作中心
把面向数字家庭的Adobe Flash引进到MIPS-Based平台
STM32入门学习笔记之uCOS-II系统移植3
一个简单的恒流齐纳二极管电路
路虎揽胜星脉的设计理念是革新性的,星光闪耀、高贵夺目的路虎揽胜星脉,8月18震撼上市!
介绍下集成电路MOS管的基础
薄膜图像传感技术实现柔性薄膜指纹和掌纹识别
覆晶封装Flip Chip Package于无铅化之蜕变
RAIN RFID标签助力大规模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