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市场快速增长 差异化成制胜关键

从去年到2016年,mcu市场每年都会增长,基于arm核的mcu市场份额是13%到23%,其中采用cortex-m核的市场最大。
“基于arm cortex-m0+的kinetis l系列家族将加速32位mcu取代8位、16位mcu的步伐,8位、16位mcu市场需求将持续下降,5年内或被全部取代,而基于arm核的mcu在整个mcu市场中占比将近四成。”飞思卡尔副总裁兼汽车、工业和多解决元市场mcu事业部总经理geoff lees的话预示着32位mcu将大放光芒,而arm核将成为其中的“主角”。
差异化各有对策
在快速的市场变化中,必须走在前面。而要走在前面,在差异化方面就要有独到之处。
在arm公司发布cortex-m0+内核之后6个月,飞思卡尔就推出了业界可大量供货的首个基于arm cortex-m0+处理器的kinetis l系列,速度不可谓不快。在快速的市场变化中,对手似乎不再是其他厂商,而是必须走在前面。而要走在前面,在差异化方面就要有独到之处。
飞思卡尔工业和多元市场微控制器部亚太区市场经理曾劲涛向记者表示,kinetis l系列mcu实现了业界的高能效、超低功耗,这是从工艺、系统构造、节能外设等方面实现。kinetis l系列家族包括可扩展闪存、引脚及模拟、通信、定时和控制外设,为产品线的终端扩展提供了迁移路径。
此外,飞思卡尔在中国本土化方面也布局深远。飞思卡尔微控制器解决方案部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谢弘辉介绍说,飞思卡尔在天津有封装测试厂,在苏州有测试厂,70%的mcu开发工作是在中国完成。中国团队在缩短测试时间、dsr、高速io、fpga仿真和软件开发都致力于创新。
而意法半导体(st)的选择则是持续完善stm32产品线,最近宣布可供应基于内置fpu(浮点单元)的cortex-m4处理器内核的stm32 f3微控制器系列样片。st微控制器、存储器和安全微控制器产品事业部32位微控制器产品线经理mathieu指出,stm32 f3不仅仅基于m4内核,还集成了强大的外设,如性能提升了50%的sram、更高速的adc、不多见的4个高精度放大器等,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性价比。
“stm32 f3被定位于畅销的stm32 f1和最高性能的stm32 f4之间。从整个产品组合来讲,我们的目标是基于arm核提供一个完整的产品线,满足客户在更多差异化应用领域中的需求,让客户更容易做升级和差异化的设计。f3不会取代f1或者不会影响f1现有的市场定位。” mathieu进一步指出。
看重开发工具
mcu开发平台也在朝着开发便利性、灵活性、支持更多第三方开发工具方面推进。
除在mcu产品领域不断追求创新外,mcu开发平台也在开发便利性、灵活性、支持更多第三方开发工具方面推进。
飞思卡尔freedom开发平台和processor expert软件均支持kinetis l系列,可快速实现原型构建,并支持来自广泛arm生态系统的第三方开发资源。“目前开发板已有1.7万套的订单,今年目标是销售10万套。我们的平台可支持所有第三方开发工具,客户可自行改进,如可选择多少管脚、闪存容量等等。”曾劲涛指出。
德州仪器(ti)推出的arm cortex-m4开发套件则要以低价和灵活性敲开市场之门。ti stellaris arm cortex-m产品市场经理miguel morales表示,此开发板可作为launchpad,ti的cortex-m4开发套件不仅售价低,而且客户在几分钟内就可启动开发工作所需的软硬件,简单易用、功能全面和高度灵活。与其他厂商的不同在于,可将板子作为launchpad开放给第三方,用于stellaris launchpad的第三方boosterpack包括有lcd显示、rf子板、蓝牙等,客户也可自行设计boosterpack。”ti半导体事业部mcu业务拓展经理吴健鸿也表示,boosterpack生态系统在不断壮大,就像苹果的app一样,将为客户定制应用提供更多的选择。
而st为简化高性能stm32 f3微控制器开发项目,也推出了一个简单易用的创新开发平台。此平台板载mems传感器是l3gd20 3轴数字陀螺仪和lsm303dlhc 6轴地磁传感器模块,stm32 f3开发套件与altium、atollic等领先的第三方软件工具厂商提供的stm32软件开发环境相兼容,并包含开发各类项目所需的全部工具。
m系列内核选择路线不一?
在m系列内核的选择上,mcu原厂也是各有所“好”。
这几年,mcu厂商呈现的趋势是将传统专有内核纷纷转向采用arm核来开发。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市场部经理曹锦东指出,从去年到2016年,业界对mcu市场非常看好,每年都会增长,从整体来看32位mcu增长会越来越快。在这一市场中,基于arm核的mcu市场份额是13%到23%,其中采用cortex-m核的市场是最大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arm的产品线越来越主流,整体份额将越来越提升。
但在m系列内核的选择上,mcu原厂也是各有所“好”。我们看到,飞思卡尔对m0+是情有独钟,也是业界最快推出基于m0+的mcu厂商。geoff lees指出,在m4核方面飞思卡尔会加快开发步伐,但m3核会是过渡产品,因此不会在这方面投入力量。但富士通半导体的选择却是在日前推出第五波基于cortex-m3处理器内核的32位fm3系列新产品。此次富士通半导体共推出93款新产品,即日起可逐步提供样片。
而ti和st在m内核系列一直在致力于完善产品线,希望在所有内核上都大获全胜。st的jean-marc mathieu就直接表示,在mcu市场上实现更大的增长关键因素是性价比、灵活性以及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未来的需求所在。在mcu已成为完全竞争的大众型产品之后,选择arm核既是大势所趋,mcu原厂的不同布局也是应有之义。

美国ITC对OLED显示设备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 包括京东方
工业机器人技术学啥_学工业机器人难不难
VIAVI调研显示:虚拟化、自动化和网络切片持续提升运营商对网络测试的关注
2009年中国照明行业十大关键词
原来,激光焊接技术在航天飞机的应用这么大
MCU市场快速增长 差异化成制胜关键
LED产品价格下降,2019年营收同比下降10.81%
值得一看!安森美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所做所为
三角积分ADC如何能够生成超低噪声结果
一文了解用于医疗设备的半导体技术
VR博物馆 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之旅
云原生与边缘技术共构筑云边协同AIot应用发展
五分钟看懂发动机缸内直喷原理
名为“miniJoint”的多组织膝关节器官芯片
分享一个不错的4 x 35W四桥放大器电路
压配合技术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什么是IGBT模块(IPM Modules)
关于星巴克的移动新零售分析和介绍
浅谈智慧养老机器人
一位架构师写给工程师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