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机器人领域有所关注,就会发现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市场规模不断膨胀,一方面却是机器人商业规模化落地受阻、产业内卷严重。这冰与火的背后,并未上演新颖动人的大戏,有的只是每个产业发展都不能避免的老旧剧情。
红火中燃着“虚火“
爆炸式的发展将中国机器人市场快速推到数百亿的体量。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6-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 cagr 为 36%, 预计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5 亿美元。
与此同时,赛道的火热也在吸引着资本不断聚集,中国服务机器人企业的数量几年间暴涨,融资次数和金额不断增加,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服务机器人赛道融资便有120起,融资金额总计超过446亿人民币。然而,一路昂扬的机器人产业,却给人一种不真实的“错觉。”
视角回到产业本身,红火的赛道中实则燃着“虚火”。快速增长的代价同样沉重,“高端产业低端化”、“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现象已是常态,市场中充斥着功能较差、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当红利不再,产业的火热还能坚持多久?
事实上,这种“急功近利”的高速发展现象,在科技圈早非新鲜事。而眼下,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再次跑在了市场接受度的前面。纵观不同行业的发展规律,早期网约车、共享单车市场都曾经历过野蛮增长期,但这种狂热之后,无一例外都是回归冷静。
在冰与火的矛盾之下,机器人企业该如何实现逆势增长?
企业破局,需要提供“真价值”
产业矛盾背后皆因为“真价值”不足。
一方面,如果机器人成本达不到人力成本的拐点,那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目前市面上已经实际应用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售价基本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与人工成本相比其本身的替代价值显然还不明显,终端用户购买意愿不高。
根据亿欧数据测算,清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3.7-6.3万元/月;讲解引导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1.4万元/月;终端配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2.4万元/月,同时由于实际场景的应用限制,作业效率差距也较大,这会导致替代价值进一步下降。
而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反馈,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服务机器人都是早期验证市场阶段的技术和产品,虽然产品成熟,但性能不足,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着或多或少的“水土不服”问题,如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后,终端用户无法简单操作实现场景适配;智能化程度低,行人避障及功能表现不理想;部署困难,需要专业培训人员部署等。
在价格和功能表现上的双重缺陷下,产品所能提供的“真价值”有限。而机器人企业想要破局,便要翻越这两座大山。事实上,作为行业中的共同难题,产业链上游的ai技术供应商们同样需要面对,indemind便是其中之一,经过4年技术攻关,并已取得行业领先成果。
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关键ai技术供应商,indemind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互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且拥有面向机器人企业从0到1搭建产品的全栈式技术能力。indemind研发的「indemind商用机器人ai方案」,已能有效满足当下行业的降本增效需求。
「indemind商用机器人ai方案」是以indemind os fusion系统为基础,采用以双目立体相机为核心的多传感器融合架构,支持市面上不同品类的主流传感器,满足商用机器人导航定位、智能避障、路径规划、决策交互等核心功能的开发。方案具备工业级机器人的可靠性及小型机器人的灵活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商用机器人产品。
在成本表现上,基于以视觉传感器为核心的融合导航方案以及indemind os fusion系统优势,机器人开发成本最低可以下探到2千元以内,包含导航和电池的完整底盘成本则可以下探到5千元以内。此外,indemind还提供成熟的硬件参考设计和量产设计服务,结合相对成熟的作业单元技术,整机从立项到量产最快可以控制到2个月以内,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周期和投入成本。
同时,为了提升功能表现,indemind用几年时间专门研发了智能决策引擎技术,结合基于立体视觉技术带来的强大感知&认知能力,能实现智能避障、主动安全、智能作业、自然交互等多种关键功能,补足了现有机器人的智能化短板。
此外,在应用部署方面,indemind对商业场景做到了全兼容,目前已经部署过全球上千种不同商业场景,无需进行场景分类,同时,搭载「indemind商用机器人ai方案」的产品,无需预部署,开箱即用,不依赖线下支持团队,偏远地区可以完全依靠网络销售。
从2021年正式推出「indemind商用机器人ai方案」,一年时间,indemind已和国内外多家巨头客户达成合作,签署机器人订单超2万台,实现全球部署,未来三年预期订单将超10万台。面对当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问题,「indemind商用机器人ai方案」无疑为企业破局提供了有效路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权威发布 智能制造白皮书
巨头印度发力VR/AR游戏及影视争夺下一时代高点?
科学家小组利用微型3D打印技术开发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内窥镜
OPPO Find X2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发布该机搭载骁龙865移动平台
锂电池内阻和容量的测试方法是怎样的
INDEMIND:服务机器人的冰与火之歌,“真价值”回归商业本质
车载GPS定位器一般安装在车辆的什么位置
VR一体机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需求的数量日益增多
还在为丢数据发愁吗?OM302完美解决问题
三分钟带你了解射频发射站信号实时监测系统
物联网大时代的到来,中兴也定下了一个“小”目标
苹果、高通相继推出新品 PC芯片爆发技术竞赛
GE进军薄膜太阳能电池
一体式涡街流量计的主要特点及功能应用
299!酷冷至尊MasterBox Lite 5机箱首发:镜面前板颜值惊艳
仿人型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涡轮流量计测量流量的原理_涡轮流量计流量范围
雷军重新定义现货,小米9放货两秒又售罄,有人加价900元转卖
车规级激光雷达将成为新一代中国智能汽车崛起的基石
复旦微MCU推出FM33FR0xx系列开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