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前景明朗,1kg LCO废旧电池回收最佳路径!

【研究背景】
licoo2(lco)型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充电截止电压,是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首选。废旧lco电池被称为城市矿山,它们含有关键原材料,如co、li、cu和al等。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避免环境危害,回收废旧电池至关重要。虽然已经报道有冶金和还原法回收工艺,但是没有报道工艺优化,即氢气还原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此外,lioh回收的时间非常长,li(43%)和co(83%)的回收率很低。
【成果简介】
鉴于此,印度理工学院nikhil dhawan研究了氢还原正极粉末,以选择性地回收li和co,对潜在的还原机理进行了详细表征和系统的实验研究。热力学分析和实验证据表明,稳定的层状lco结构破裂成co金属/氧化物。研究了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然后用水浸出以回收li,对残留物进行磁分离,实现对金属钴的回收。hrtem研究揭示了还原粉末中金属co和li的完全还原。相关研究成果以“investigation of hydrogen reduction of licoo2 cathode material for the recovery of li and co values”为题发表在energy & fuels上。
【核心内容】
如图1为整个实验过程的示意图,将活性正极粉末装载在氧化铝舟皿中,并在预定的温度、时间和气氛下置于管式炉中烧结。对还原产物进行研磨,然后进行水浸30 min,以选择性回收溶液中的li。通过真空过滤从固体残渣中分离出溶液,并蒸发回收锂盐晶体,进行湿磁分离,然后进行酸浸以回收co。
图1. 实验流程示意图。
原料的表征。如所示图2a为licoo2和lico0.66o2正极粉末的xrd分析,具有菱形结构。如图2b为tg-dt分析,在ar气氛中进行以检测正极粉末中的粘合剂和电解质。我们观察到在600 ℃以下重量损失4.40%,这主要是由于电解质分解和有机粘合剂,而从600 ℃到850 ℃质量有所增加,归因于粘结剂和电解质的分解促进lco分解成li2o和coo,进而使li2o转化为li2co3。sem和eds分析如图2c、d确认废旧电池正极粉末中的lco相,co和o的原子比与具有球形形态的lco组成相匹配, mapping表明co和o元素均匀分布。
图2. 活性电极粉末的(a)xrd分析,(b)tg和dt分析,(c-d)sem-eds和mapping。
热力学因素。根据热力学数据,lco的层状结构在850 ℃以下是稳定的,但是在还原气氛下,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510 ℃和145 ℃)下分解成后续的氧化物,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氢可以在150 ℃以上将lco的层状结构破坏为金属氧化物,这将进一步还原为金属。但是,li2o到li金属仅在高温和非常低的氧分压下是可能的。因此,它会与lco分解过程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lioh。在较高温度下(600-900 ℃)下由于正极粉末中残留的碳, lioh转化为li2co3。
图3. 还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温度图。
还原反应的研究。在不同温度(400-900 ℃)下研究了层状lco结构的分解,包括饱和磁化、锂提取和钴溶解,如图4a、b所示。观察到的平均重量损失为10-30%,理论值为20%(粘合剂和电解质造成的重量损失)。金属co的形成导致饱和磁化强度从400 ℃时的34 emu/g增加到800 ℃时的138 emu/g。原料的酸浸导致浸提液中72%的li和40%的co提取,并在400 ℃还原后增加到74%的li和86%的co。数据显示,600 ℃是最佳温度,此时co溶解最高为99%,锂提取率为80%,饱和磁化强度为106 emu/g,可回收79%的锂和》97%的钴。尽管在800 ℃和900 ℃时,co溶解分别降低到77%和37%,但是所获得的磁性粉末可以直接用作金属钴粉(纯度》97%),在800 ℃和60 min还原下li回收68%和钴回收98%。此外,使用纯氢和混合氢,在800 ℃的最佳温度下研究了还原时间(30-120 min)的影响,如图4c、d所示。随着时间的延长,饱和磁化强度略有增加,锂回收率降低,这可能是由于lioh/li2co3在较高温度下的蒸发。而co的溶解随时间影响不大,因此在800 ℃下使用氢还原60min是最佳的,锂回收率为77%。如所示图4e,表明无机酸(h2so4)浸提取优于柠檬酸,然而,氢还原后,有机酸浸出可进一步优化,以获得更高的co和li回收率。
图4. 氢还原温度对工艺的影响(60 min)下的(a)金属溶解和(b)饱和磁化;时间对工艺的影响(800 ℃)下的(c)金属溶解,(d)饱和磁化,(e)在柠檬酸和硫酸中的溶解行为。
如图5a-d所示,显示了层状lco的xrd分析,为立方和六方的co和coo结构,li2o随着温度升高而释放。li2o进一步与水蒸气和残留石墨反应,生成lioh和li2co3,从而增加了锂的提取。如图5a、b中的xrd所示,400 ℃下60min的氢气还原足以使层状lco结构完全分解。在600 ℃以上,以coo为代价的金属co的形成导致更高的饱和磁化强度。此外,还观察到lioh相形成li2co3在更高的温度下(700 ℃)。如图5c、d所示,在混合气体(10% h2和90% ar)和79% 的lco相转化为coo的情况下,层状lco结构的分解在较低温度(400 ℃)下是不完全的。由于还原产物中残留的层状lco相(29%),呈现出较低的饱和磁化强度和co的溶解率。而在500℃时,层状lco结构完全离解,产生26%的co和74%的coo。随着温度的升高,coo转化co相的还原是明显的,在800℃观察到最高饱和磁化强度(138 emu/g)。在较低温度(400 ℃)下,观察到lioh相并在700-800 ℃时转化为li2co3,并在900 ℃时减弱。
图5. 不同温度下(60 min)氢还原样品的xrd分析:(a、b)纯氢,(c、d)混合氢。
如图6a-f所示,使用sem-eds评估还原产物的形态和组成。如图6a为在500 ℃下还原粉末的sem-eds分析,表明co wt%从64.4增加到72.87,氧含量高达88.3%,证实了lioh的形成。在800 °c烧结后,观察到更大尺寸的富钴颗粒(~25 μm)(如图6c)。在混合气体下的还原产物中观察到较低的co wt%,如图6g、h的mapping表明co和o的不均匀分布,与还原产物中的xrd观察结果一致。在较低温度下,磁性产品中coo和co需要进一步温和的酸浸,然后进行草酸盐沉淀,以回收均匀的草酸钴。
图6. 纯氢和混合氢的还原粉末的sem图和eds分析:(a、b)500 ℃,(c、d)700 ℃,(e、f)800 ℃,还原粉末的mapping:(g)500 ℃,纯氢,(h)700 ℃,混合氢。
如图7a显示了还原颗粒的tem形态,进一步分析的还原产物的晶体结构(如图7b、c),对应于金属co相(101)晶面(d=0.203nm)和(102)晶面(d=0.202 nm)。hrtem表征分析与xrd相分析结果非常吻合,在(101)和(102)晶面分别发现了0.2038 nm和0.1920 nm的晶面间距。这证实了在氢还原下新形成的相,在最佳条件下(800 ℃,60 min)lco分解为六方co金属结构。如图7e-h所示, eftem图像表明区域中的元素(li、co、o)分布,还原产物的eftem图表明高温下烧结颗粒有助于降低锂提取。
图7. (a-d)hrtem图片,(e-h)零损耗图像,以及在800 ℃和60min纯氢下还原产物的eftem mapping。
如图8a所示,水浸出液的蒸发产生li2co3(纯度》98%)粉末,xrd图谱表明的废旧的正极粉末中的残余石墨导致了li2co3形成(图2a)。如图8b,将沉淀后得到的草酸钴进行煅烧,得到了含有co3o4和coo的混合粉末。在最佳条件下(800 ℃,60 min),用纯度为100%的co确定磁性产品中的金属钴峰(如图8c)。而在非磁性粉末的xrd图谱中观察到c、coo和li2o2,在2 m h2so4中浸出的残留物中观察到未分解lco的峰值,说明h2so4在没有还原剂的情况下无法解离lco结构。
图8. xrd图谱:(a)回收的蒸发粉末,(b)沉淀和煅烧后获得的氧化钴粉末,(c)磁化、非磁化粉末和酸浸后的残留物。
如图9a-d所示为获得的产物的形貌和组成,根据eds和mp-aes分析,磁性部分含有纯度》97%的co。如图9a、b所示,磁性li2co3颗粒表明锂盐在高温下的烧结,高纯(》98%)li2co3在水浸后蒸发,得到了棒状结构,如图9c所示。如图9d所示,从浸出溶液中沉淀后,获得具有浅粉色和棒状形态的高纯度草酸钴。
图9. sem和eds分析:(a、b)磁化样品,(c)li2co3粉末,(d)草酸钴粉。
如图10所示为废旧电池锂钴回收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从1 kg废旧lco型电池中获得287 g活性正极粉末(电池正极含量为28.7%)。纯氢和10%氢还原下最佳锂溶解分别为80%和83%,li2co3电池可获得79%的锂回收率,纯度》99%。此外,用纯氢(600 ℃,60 min)在2 m的h2so4下,在磁性产品中观察到99%的co溶解。总体而言,每千克废旧lco电池可回收380克草酸钴(97%的co回收率),并可用作生产新型lco正极材料的前体。实验上可以得到结论,氢气可以促进lco的还原,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如coo和lioh,纯度为97%的co(98%的回收率)和li2co3(68%的回收率)是在800 ℃下获得的。
图10. 废旧电池锂钴回收工艺(hr-氢气减少,lr-浸出残留物,ls-浸出溶液)。
【结论展望】
本文提出使用纯氢气和混合气体从用过的lco电池中进行热还原回收li和co,研究表明,氢还原导致lco层状结构分解成金属氧化物/金属。通过水浸和蒸发,在600℃和500℃下使用纯气体和混合气体60min从还原的样品中回收80%和83%的li。然后,磁性样品通过酸浸溶解99%和91%的co回收为草酸钴(纯度》98%)。相比之下,在800 ℃获得的钴金属粉末,在纯气体和混合气体中分别产生138和140 emu/g的高饱和磁化强度。对于纯氢气还原,co转化为co和coo发生在较低的温度下(450 ℃)。hrtem分析表明, lco完全还原为co金属粉末,eftem图表明高温下烧结导致较低的li回收率。回收工艺流程图表明,在800 ℃下处理1kg lco废旧电池(~278 g正极粉末)后可回收160克含co磁性产品(》97% co)和43 g li2co3的(》99%)。该研究将为类似的正极氢还原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并提供废旧电池的回收提供了途径。


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与正式“上岗”
便携式无线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
40G和100G光通信模块的发展和应用
喜讯!鲸启智能荣获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康佳电视维修资料[2]
产业化前景明朗,1kg LCO废旧电池回收最佳路径!
MOSFET栅漏电流噪声分析
什么是D-ILA投影技术
南昌将成为ARJ21支线客机国内第二家完工中心
基于CDMA短信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
Linux内核同步机制原子操作详解
海能达PD530铁路防护对讲机
UCaaS采用率增长的背后是什么?
解读上海5G+工业互联网计划
绝对最大额定值的含义 IGBT IPM的绝对最大额定值
MAX2135 Diversity tuner for au
物联网发展的同时需要注意网络安全
2025年LED等高效节能灯具使用占比超过80%,广东公布行动计划
LED显示屏的分类详解
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