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数据网总体发展趋势
早期的数据网可靠性、qos、安全性特性等较差,仅能满足上网业务的承载,无法满足和实现voip、iptv、ngn、vpn、视频监控等新型业务的承载;其他业务则是每种业务一个网络,“烟囱式”架构,无法满足融合业务发展的需求。为了满足发展的挑战,“ip网络的电信化,电信网络的ip化”已经成为运营商网络的发展之路,all ip成为网络转型的方向。
在网络的建设中,“大容量、少局所、广覆盖”是战略指导方针,“层次化、路由化、端局化、接入多样化以及设备要求规范化”成为具体的实施原则,而随着多业务的接入、技术的发展,正在向“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质量可控制、网络可管理”的深层理念发展。
在技术层面,数据网由早期的ip裸奔和各个atm/sdh/mstp等业务专网,逐步向ip/mpls发展,链路也由ge向2.5g/10g/40g发展,核心/出口路由器的特殊网络位置以及大容量的发展需求已经对高密度10g接口和可集群提出要求,同时要求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igp路由快速收敛时间达到亚秒级,通过bfd技术来保证骨干网业务毫秒级故障恢复,以达到类似于传输网的指标要求。汇聚层为业务控制点设备,伴随着融合业务的发展,也正在经历由多业务控制点向单业务控制点的发展。接入网技术发展迅速,多业务接入、识别和安全隔离、电信级可靠性以及qos等是关注的重点。
目标架构
如图1,未来的数据网应该是能够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综合服务的,保证服务质量、保证安全、综合各种接入方式、能够使得第三方方便地提供应用的一个理想通信网。
图1 目标架构
ip骨干网:强大的路由和线速转发能力、全面的mpls vpn支持能力、完善的策略控制和跨域互通能力;
业务接入控制层:深度感知,精细管理,安全认证、qos控制、灵活计费;
all ip 统一接入网:用户&业务隔离、统一管理、并将整个城域网的高可靠、高qos、高安全、可运营&可管理、平滑演进能力向下延伸,满足全业务端到端的业务承载需要。
各层次网络发展趋势
骨干网的发展趋势
新一代ip骨干网将要满足差异化服务质量、亚秒级可靠性及更大业务流量的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骨干网发展趋势
城域网发展趋势
城域网将朝着精细业务运营方向发展,相关发展阶段如图3所示:
图3 城域网发展趋势[next]
随着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信业务向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电信业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主干网上sdh、atm、无源光网络(pon)及dwdm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使用,为实现话音、数据、图象“三线合一,一线入户”奠定了基础。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增加业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电信专家和运营商日益关注研究的课题,“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是大家最关心的焦点。因此,接入网成为网络应用和建设的热点。
特征
根据接入网框架和体制要求,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技术发展动力
通信网发展至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模拟到数字,从电缆到光缆,从pdh到sdh,从stm到atm,从atm到ip/dwdm……,一代又一代新技术、新系统层出不穷。然而,绝大多数新技术、新系统都是应用于骨干网中,用户接入网仍为模拟双绞线技术所主宰。由于社会经济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语音业务已难以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光纤技术的出现,以及用户对新业务,尤其是对宽带图象和数据业务的需求增加,给整个网络的结构带来了影响,同时也为用户接入网的改造和更新带来了转机。总之,用户对宽带综合业务的:需求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接入网技术发展的两大原动力。
接入网发展趋势
随着电信行业垄断市场消失和电信网业务市场的开放,电信业务功能、接入技术的不断提高,接入网也伴随着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接入网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不同的接入技术间的竞争与综合使用,以及要求对大量电信业务的支持等,使得接入网的复杂程度增加。
(2)接入网的服务范围在扩大。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的发展,本地交换局的容量不断扩大,交换局的数量在日趋减少,在容量小的地方,改用集线器和复用器等,这使接入网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3)接入网的标准化程度日益提高。在本地交换局逐步采用基于v5.x标准的开放接口后,电信运营商更加自由地选择接入网技术及系统设备。
(4)接入网应支持更高档次的业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和公司客户要求更大容量的接入线路用于数据应用,特别是局域网互连,要求可靠性、短时限的连接。随着光纤技术向用户网的延伸,catv的发展给用户环路发展带来了机遇。
(5)支持接入网的技术更加多样化。尽管目前在接入网中光传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但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双绞线仍受重视,但对要求快速建设的大容量接入线路,则可选用无线链路。
(6)光纤技术将更多的应用于接入网。随着光纤覆盖扩展,光纤技术也将日益增多地用于接入网,从发展的角度看,sdh、atm、ip/dwdm目前仅适用于主干光缆段和数字局端机接口,随着业务的发展,光纤接口将进一步扩展到路边,并最终进入家庭,真正实现宽带光纤接入,实现统一的宽带全光网络结构,因此,电信网络将真正成为本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坚实网络基础。
图4 接入网发展趋势
业务总体发展趋势
宽带业务快速发展:用户数以接近30~40%的速度发展;
业务的宽带化:视频应用年普通应用带宽达到2m左右,部分高端应用可达到8m左右;
业务的综合化:在城域网上同时承载语音、视频、数据及企业互联等业务,具体来说,需要承载ngn、3g、iptv、视频监控和宽带上网、vpn业务;
业务的差异化:根据客户和应用需求,提供不同qos等级的服务,通过可靠性改进,提高业务的服务质量;
业务的可控化:业务的感知、认证、计费、安全、qos等集中控制和管理。
业务发展展望
固定数据业务可分为租线、专线、宽带、vpn、语音及视讯等。在目前的数据通信业务中,主要包括传统的分组交换网业务、帧中继/atm宽带网业务和ip网互联网业务,同时也包含一些新兴的数据增值业务,如vpn业务,视频业务,iptv业务以及ngn业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业务之外,新兴的网络还即将开展以下业务:2g、2.5g的ip ran业务,3g业务,ims业务,固定移动融合业务。
业务接入方式发展展望
当前,正是宽带接入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新兴的vdsl、xpon、wifi、wimax接入等均在运营商进行了规模应用或者试点。
xdsl是当前广泛的固网运营商宽带业务接入,xdsl将由早期的512k,分阶段分区域提升为1m、2m、4m、8m、18m、25m等,包括adsl2/2+、vdsl等技术,以满足家庭宽带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xpon主要包括epon和gpon,都是宽带接入技术,承载的业务以ip数据业务为主。epon是由厂家推动的技术标准,由ieee efm小组提出,标准为ieee 802.3ah。而gpon是由运营商推动的技术标准,由fsan提出,标准为itu-t g.984。
新兴的无线技术主要包括wifi及wimax无线接入技术,当前业务正积极关注宽带接入新技术的发展,很多运营商按照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的方式,本着有效益发展的原则发展接入业务。
不同层次网络最新技术进展
骨干网
骨干网对于全网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mpls技术进行业务承载,未来将朝着融合、有服务质量保证的电信级承载网目标演进,主要的新技术如下:
mpls te
mpls te将流量工程技术和mpls相结合的技术。通过mpls te,可以建立制定路径的lsp隧道,进行资源预留,并且可以进行定时优化,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优先级和抢占参数的情况,抢占低优先级别的lsp隧道的带宽资源。同时通过备份路径和快速重路由frr,在链路和或节点失败的情况下,提供保护,减少数据的丢失。mpls流量工程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路径选择、负载均衡、路径备份、故障恢复、路径优先级及碰撞、diffserv te等。
对于复杂的网络,链路或者节点的失效等难以避免。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由igp对网络拓扑进行重新汇聚,快速产生路由。对于大型网络来说,拓扑的汇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为秒级,用户数据丢失比较严重。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mpls te的frr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分组丢失。
frr是mpls te中一套用于链路保护和节点保护的机制。当lsp链路或者节点故障时,在发现故障的节点进行保护,让流量继续从保护链路或者节点的隧道中通过,使得数据传输不至于发生中断,同时头节点就可以在数据传输不受影响的同时继续发起主路径的重建。
mpls的高可用性
用mpls技术建设承载网,必须要求承载网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这是因为,信令和语音业务等实时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非常高,依靠传统路由协议收敛无法满足可靠性要求。利用mpls来构建承载网,必须要从多个层面提供网络的可靠性。
首先应该提高设备本身的可靠性,采用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相分离的mpls路由器,设备的所有关键部件应该冗余,并支持系统软件的在线升级和硬件的不间断转发技术(nsf)。其次在网络设计中,对核心设备应采用冗余节点、冗余链路和冗余归属的方式连接,备份路径预先设定,为实施快速切换提供网络拓扑基础。在节点之间部署快速故障检测机制如bfd,迅速检测到链路或者节点故障。最后通过mpls frr切换到预先设定的备用链路,整个故障切换时间保持在50ms。
为了配合硬件的不间断转发nsf,实现在控制模块切换过程中,数据转发和业务承载无损运行,则要求mpls路由器至少在igp协议如ospf,isis和mpls控制信令如ldp和rsvp-te上必须支持协议的平稳重启graceful restart,从而使重启的mpls设备,对网络中其他设备的数据转发没有任何影响,从而实现业务的无中断运行。有些mpls设备则实现不间断路由nsr、不间断业务nss,在不需要网络中其他mpls设备配合的情况下实现控制模块切换时,无损业务运行。[next]
城域核心层
城域网核心层负责对业务接入控制点设备进行汇接并提供ip城域网到骨干网的出口。
核心层主要关注以下方面:大容量、多业务承载、跨域互通、差异化服务、mpls vpn。
核心层作为城域网的核心/出口设备,对其有较高要求,首先作为核心/出口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同时提供灵活的流量分流功能,高品质业务上ip承载网,internet上网业务上ip互联网;出口设备本身支持强大的路由能力,包括对mp-bgp的支持,丰富的mpls vpn跨域方式,强大的路由表容量和完善的跨域能力等;设备端口密度需要满足需求,能够进行业务控制层设备的端口的汇聚,端口可扩展性强;转发能力优越、容量大,满足业务全ip发展要求,特别对于语音报文和组播报文具有卓越的转发性能。
城域网核心层设备周边互联设备数量多, 电信级可靠性要求双归和双互联,而随着用户的数量和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单台路由器的容量、槽位将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多机框集群将在城域网核心层得到大量的应用,面向未来具备平滑的容量升级能力,并有效节省建网和运维成本。
城域业务控制层
汇聚层是城域网的业务控制点,提供以下业务控制,基于用户级别业务流的管理、安全控制、qos控制,业务识别、区分和认证、计费等关键功能:
考虑未来网络的深层次演进,汇聚层设备要求具备开放接口,未来能够与业务控制层联动,主要负责关联业务层和承载层次,实现统一的资源控制。
当前汇聚层存在分离的业务控制设备:bras和sr,分别对应多业务控制点和单业务控制点的建网模式。
bas和sr设备根据不同管理手段进行不同方式进行接入:
基于用户进行管理的bras设备主要完成宽带接入、iptv业务接入、voip业务接入、兼作企业专线尤其拨号专线的企业互联网网关,
基于接口管理的sr设备主要完成专线接入互联网网关以及专线vpn的mpls pe。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综合的业务控制设备mscg,同时具备bas和sr的功能,并可提供sbc、防火墙等功能。且汇聚层建设中,已经抛弃了l3+集中式bras的网络规划模式,并开始向端局化、路由化网络发展,业务控制层采用双业务控制点,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业务路由器,接入不同的业务。mscg提供更丰富的增值功能,便于全业务运营,满足融合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未来网络的演进。
城域接入网
城域接入网,提供业务管道,满足多业务接入需求,为最后一公里的多种接入手段提供标准的ip可扩展接口;具备接入用户安全隔离,提供用户标识唯一性的能力,实现用户位置精确感知,确保用户的可溯源性;具备高可靠性和qos。固网运营商当前一般采用lan/rpr/mstp等方式,移动运营商一般采用mstp/sdh/atm等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正朝向电信级城域以太网技术及分组传送网技术发展。相关的技术如图5:
图5 城域接入网相关技术
宽带接入网
当前,正是宽带接入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xdsl/dslam、lan及新兴的xpon、wifi、wimax接入等均在运营商进行了规模应用或者试点。接入设备的智能化、接入技术的多样化和宽带化是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当前业务正积极关注宽带接入新技术的发展,很多运营商按照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的方式,本着有效益发展的原则发展接入业务。
特斯拉车辆无故自燃,售后两月毫无表态
全国人大回应人脸识别隐私问题:将作出专门规定
怎么判断笔记本电脑usb接口是不是3.0?
TD-SCDMA海外市场的三大机会
罗永浩:电子二手烟危害只是小,并不是没有
接入网技术与业务的发展趋势
小米6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米粉节卖了13.6亿,为小米6创造了市场!
开口式和闭口式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区别及优缺点
一文看懂scala和java的区别
智哪儿观察:苹果的智能家居为什么没做起来?
AR/VR技术的应用无限创意尽在AR创意园
顶流刘畊宏推动云健身成新风潮!科技健身如何圈粉年轻人
一款神器——GANpaint,竟然简单几笔就能成画
晶体管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松下教你如何巧用数码变焦功能
如何解决注塑机导轨腐蚀问题
电压继电器和电流继电器的作用和区别
玻璃盖板要如何实现呢?
AP2400 LED汽车大灯雾灯专用恒流驱动IC
华为智慧屏体验 绝对是IoT时代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