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控制器 (mcu) 代表了最重要的计算技术之一,因为它们现在是所有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基础。微控制器提供无数计算解决方案,有时甚至具有特定于应用程序的性质,例如电机控制。电机控制应用通常通过结合专用电机控制单元和系统控制单元来实现,两者都使用微控制器及其相关软件。
一些微控制器设计用于同时控制空调、洗衣机和洗碗机等设备中的多个永磁电机。此外,通用逆变器、不间断电源 (ups) 以及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和温度调节应用等工业应用可以实施各种 mcu 解决方案。
低功耗 mcu
由于需要延长运行时间,因此必须注意所有硬件组件的电源要求,尤其是微控制器。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了解他们愿意接受的折衷方案,并评估市场上微控制器技术特性的差异。这些设备的技术是 cmos。该技术呈现静态和动态行为。处理此类技术时需要考虑两个基本方面:晶体管不开关时吸收的电流(漏电流)和开关不工作时吸收的电流。
mcu 的能源需求取决于其工作模式和被迫工作的环境条件。微控制器具有三种基本操作模式,它可以在其中运行(因此会消耗能量):正常、等待模式和停止模式。显然,在正常模式下,微控制器完全可以运行,而这正是模式。如果与其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需要更高的能耗。
越来越具体和完整的板载微控制器外围设备的开发使得控制电路的集成越来越紧密,从而减少了空间和功耗。
高性能设备
东芝的 m3h设备集成了高性能模拟电路和支持完整电机控制所需的各种基本功能。该系列包括 64 至 144 引脚封装,具有 256 至 512kb 的闪存和 32kb 的数据闪存。工作频率为80mhz。集成功能包括高精度模拟电路,如转换速度为1.5μs、最多21通道的12位adc转换器和8位2通道dac。此外,东芝提供包含数字 rdc、矢量引擎 (ve) 和一次性脉冲发生器的 mcu 解决方案。这些特性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microchip dspic33ck 是用于电机控制的双核版本。对于快速控制周期,它包括减少延迟的寄存器、加速数字信号处理的附加指令、紧密的外设耦合和快速时钟。它尺寸小,可采用高达 5x5mm 36pin μqfn 和高达 12x12mm 80pin tqfp 的封装。处理速度高达 100mips,适用于控制多个执行磁场定向控制算法和功率因数校正的无传感器和无刷电机。
microchip 的 32 位微控制器涵盖广泛的电机控制应用,从初级 6 步无刷直流 (bldc) 控制到高级无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 (foc)。sam c cortex®-m0 + (mcu) 微控制器系列基于数十年的内置闪存微控制器技术创新和经验。这些设备将 arm cortex-m0 + mcu 的高性能电机控制和能效与优化的架构和一组外设相结合。smart sam c 非常适合在 5v 电压下运行的家用电器和其他控制应用。can-fd、lin 和汽车认证使 sam c2x 系列成为汽车应用(例如内部座椅、门锁、电动车窗等)的明智选择。
在sam中c2x系列器件在ide microchip的/爱特梅尔工作室,工作室爱特梅尔框架和start支持软件和配置实例。对于硬件开发,sam c2x 系列支持 xplained pro 套件 (atsamc21-xpro),该套件支持额外的 arduino 式板。对于 bldc 电机控制应用,microchip 提供了一个 24 伏开发平台——atsamd21bldc24v-stk——具有完整的功率级和可互换的插入式电机(图 1)。
图 1:sam c 的框图和应用电路
microchip sam d cortex®-m0 + 设备是风扇和空气处理系统的完美解决方案。这些低成本器件可为 bldc 应用提供足够的功率,并且在与 mcp8063 等“智能”正弦电机驱动器结合使用时仍能正常工作。这种组合为符合 aec-q100 标准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_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分析
物联网时代下的pc对自动化有什么帮助
数字资产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区别,深圳币币交易所开发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又一名员工确诊!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技巧
用于高精度运动控制的微控制器
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IT人需要掌握什么技术?
怎么对桁架机器人进行保养?
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 KubeEdge 架构设计
dfrobot5.5" 1920x1080 mini电容式触摸屏简介
IEPE传感器信号采集卡/龙门吊监测/风电设备振动监控系统
AB32VG1开发板上Timer定时器的用法介绍
LED行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使传感器技术不那么模糊
基于RFID的预付费电能表的研制 ※下载
储能叠片电池与卷绕电池优缺点对比
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规模达58亿美元
骨传导式蓝牙耳机哪个牌子好,骨传导耳机排行榜
双卡双通手机或将淘汰 看华为李小龙怎么说
熊蓉教授:智能移动机器人的有关技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