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之前,小米的“看家产品”小米6即将问世。在当前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供应链成本进一步上升、市场份额遭遇友商强力竞争挤压等等不利因素的前后夹击之下,小米6能否为小米力揽狂澜、实现逆袭呢?
2016年的时候,小米mix发布,广受好评
具目前爆出的消息,小米6将采用金属机身,类似小米5的隐藏式指纹解锁,最新最强力的高通835芯片,支持高通4.0快充。。。。。。下面为网络流传的小米6/6plus配置信息:
小米 6 |小米 6 plus
处理器:2.5ghz 骁龙 835
内存:4+32gb|4+64gb|6+128gb
显示屏:5.15 英寸 1080p|5.7英寸 2k
前置摄像头:800w 像素
1900万像素(imx 400)|双 1200w 像素(imx362)
网络:全网通
电池:3200mah|4000mah
快充:高通 qc 4.0
接口:usb type-c
网络爆出小米6设计草稿
目前影响小米6发布时间的,就是“队友”高通骁龙835芯片的供货问题
据传首批出货的高通835几乎全部被三星垄断,经历了去年的“爆炸门”之后,三星手机一度面临严重危机,今年的s8系列必然会奋力生死一搏,s8备货千万台级别,这严重挤压了小米6的备货空间,进而影响小米6的发布时间,要知道智能手机的发布时间可是“寸时存金”。
处理器是当前智能手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自研芯片技术储备不及华为、议价能力不及三星的情况之下,当前小米在处理器上的困境可想而知。无法回避、又不能绝对指望的高通,这回到底是“猪队友”、还是“金队友”?就看小米接下来和高通的斡旋博弈了。
近两年小米是藏份额的衰减让雷军忧虑
有评论说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低谷期,小米6将是小米触底反弹的利器。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赞同这个说法呢?
杜蕾同学对小米近几年“迷失”有自己的看法,在这跟各位行家探讨一下。毕竟,只写新闻不写干货的杜蕾不是好杜蕾。
从表面来说,小米当初的“成”因性价比,现在的“困”也因性价比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低成本或者差异化。小米走的是低成本路线?答案是否。小米推崇的“性价比”乍一看走的低成本路线、但低成本干的过华强北?小米最初最简练的逻辑是压低价格构建了硬件之外、软件盈利的另一条价值链。
那么小米走的是差异化路线?答案是正确的,但问题是,高配低价、miui、用户体验、“为发烧而生”的差异化,在这个行业里的竞争壁垒太低。换句话说,“没有带有高壁垒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是极易模仿的。
这句话看似很拗口,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当初依托“超高性价比”的小米,迅速破局市场,抢占了大块的市场份额。但这种“没有高壁垒的性价比”只能是适合前期市场渗透的打法。当360、乐视、魅族、华为这些品牌纷纷跟进、当供应链成本步步上调的时候,“性价比”寿终正寝的时候也就到了。
刘诗诗代言红米手机
这一点从小米宣传广告的策略演变就能看出来。最初的时候,小米的广告基本是直接的参数罗列,就能产生较强的杀伤力。而今的小米,也不得不使上了“明星代言”的套路。这个变化,其实反应了产品的差异化能力在下降。
有人说,在华为“保时捷”一机难求的时候,小米当前急需品牌升级,推出一个新品牌,摆脱低价屌丝形象,不过于小米现状这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雷军是何等人物:一个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用短短几年塑造小米奇迹的雷军,真的会束手无策吗?
网友贴出的小米产品谱
被很多人所诟病的“小米产品线太多”,却是小米选择的破局策略
雷军年前接受央视《对话》栏目专访时也曾说说:小米产品线看似很多,但核心是围绕年轻人的需求。逻辑是否可能是这样的?——当大家都在硬件赚钱的时候,小米带来了性价比的颠覆;当大家都玩高配低价的时候,小米围绕年轻人、打造智能生活生态。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
小米一方面正在奋力弥补自身手机产品的短板,另一方面正力图完成从产业轴向人群轴的过度,小生意变大生意。
其实,在智能机市场初期,小米和华为在市场预测和品牌策略方面有完全不一样的观点,这个问题相对复杂,之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分析。最后,杜蕾一直认为,无论小米是否能够逆袭成功,其近几年对于中国智能手机以及整个制造业的良性影响,都值得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尊重,您觉得呢?
智能家电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将有着无限的可能
光端机为什么要成对使用,原因是什么
复阻抗的计算公式详解
华为FusionData发布 大数据痛点消失不见!
燧原科技完成20亿元D轮融资
小米6什么时候上市?小米6:杀招多但需谨防猪队友,困境之下雷军这样漂亮逆袭
高阶PCB设备需求持续成长 大量等厂商加码成长动能
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单应性变换标定方法误差因素分析
多层级网格划分技术如何做到便捷、高效?积鼎CFD大幅减少前处理时间
跨界合作推动创新:IEEE标准协会与多方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引领无线局域网络和超高清视频等关键技术的全球
摩比斯联手将设计和制造氢燃料电池系统,预计2023年实现量产
探索高铁所使用的电能形式
物联网浪潮下智能硬件运动不止
背投电视的逐行扫描
苹果iCloud云存储和苹果自带存储哪个更好用
无人机是如何点燃宜春夜空
消息称iPhone12或导致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失效
Imec致力于打造更好的SWIR传感器
Arm平台将成为加速计算领域和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前沿
4G智能手表发力 中国智能穿戴设备Q3增长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