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比较重视工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与扶持。但是由于人力成本上升、技术实力偏低等的因素影响下,我国工控业面临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局面,工控业的转型升级涉及到电力、水力、石化、医药、汽车、航天等诸多工业领域。
2011年,我国工控市场规模是1952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增长到3875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我国工控产业链的两端——底层的现场仪表和上层的综合自动化软件是最薄弱环节。尤其由于缺乏国内统一标准的硬件和基础软件支撑,工控软件被不同技术规范的执行平台所绑定,软件产业规模受到极大限制。
可观的市场前景与巨大的实力差距形成明显的对比,更加让人们看到了国产工控产业的软肋,产品内在品质和技术实力的缺失,工控行业的发展是否真如预测一般,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要打破这样的疑问,最主要的是改变我国工控企业的“内在”,即综合工业控制软件,特别是顶尖技术的掌握,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亟不可待。目前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不愿投入成本使用信息化技术,而大型企业又选择国外工控系统,走的还是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道路。
由于缺乏国内统一标准的硬件和基础软件支撑,工控软件被不同技术规范的执行平台所绑定,软件产业规模受到极大限制。同时他还指出,相关软件技术的资源整合进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总趋势还存在较大的落差。
我国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大而不强,高端技术和市场掌握在国外大型企业手中等都是我国工控企业由来已久的问题,长期都落后于国外企业,国产控制系统难以进入重大工程的关键核心主体项目,唯有加速工控软件的技术标准化进程,特别是控制组态和执行环境的标准化,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国产工控软件的技术成熟度和竞争力,进而提升国产工控产品水平,打入中高端市场。
世界工控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大浪淘沙,已形成少数跨国公司规模生产、瓜分全球市场的寡头垄断局面,如西门子、abb、 honeywell、三菱、菲尼克斯等都历经市场的洗礼,其工控产品均号称兼具dcs/plc/fcs功能,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方面已经赢得了市场信誉。
未来,融合、标准化、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将是工控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工控软件与执行环境高度耦合的特性,严重制约着工控软件技术的发展。尽管国家和企业层面近年来都在提倡科技创新,但工控软件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内的代表性生产商,还不是独立的软件产品供应商,所以,软硬分离,将技术标准从形式统一提升为执行兼容,最终会形成与事务性处理软件产业殊途同归的局面。
松下一体化摄像机AW-UE53和AW-UE43获得Zoom认证
大众发布自动驾驶电动概念车I.D.Vizzion
返回路径平面宽度不同的情况VS完整返回路径平面S参数情况
按下协同创新“加速键”,2023中国半导体创新大会即将盛大召开
【时擎科技AT1000开发板试用体验】时擎科技AT1000 DEV开发板 – 烧录工具
我国工控业市场规模及技术探讨分析
电容式触摸芯片GTX314L在智能门锁的应用
MAXQ微控制器中断编程
PC厂商推动平板电脑转向多元化外型发展
“轻装上阵”的小米11,开启全新一轮的5G换机潮
苹果翻新版iPad 2 提供32GB和64GB版本
物通博联电表数据采集网关将DLT645-2007规约转换为modbus实现数据监控
荣耀正式官宣将于5月21日晚9点在伦敦发布荣耀20系列手机
全球能源互联网金融联盟和装备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2017年这8款一定大卖的手机,诺基亚8和小米6纷纷上榜
ADI公司利用RadioVerse™技术和设计生态系统简化无线系统设计
诺基亚8什么时候上市?诺基亚8最新消息:骁龙835+双摄+6GB,售价4000元起
嵌入式开发中的交叉编译详解
KDDI计划未来十年投资2万亿日元用于发展5G和6G
Keil for ARM 5.33版创建工程时候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