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0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数字经济领导者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邵广禄表示“要把云服务发展成为中国电信的主业。”同时中国电信坚持云网融合,多云和多网的融合,而不只是自己的云和自己的网的融合。他发出倡议,网络服务商、云服务商都要开放、互联、共享,为数字化基建、数字化转型提供低成本和高质量的服务。
在5g的规模商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刺激线上业务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千行百业对于企业上云的需求越发常态化。对于仍然在“阵痛期”艰难前行的运营商而言,云网融合将助力电信运营商从单纯通信类业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
运营商云化转型全速前进
纵观三大运营商业绩,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务已经成为业务增长的亮点,尤其是当前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都在边缘计算领域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云网融合是运营商开展此类新业务的主要着力点。
中国电信是云网融合理念最先提出和贯彻实施的运营商。目前来看,中国电信的天翼云不论是用户规模还是市场表现,均在三大运营商之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疫情发生后,在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过程中,央视屏app联合中国电信天翼云开通了这两家医院建设现场的24小时视频直播。2020年1月26日21时,天翼云仅用3天时间,火速实现向“火神山”医院交付云资源。同时天翼云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打造“专属云+公有云”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在确保患者病例信息的安全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医患提供便捷可靠的医疗信息化服务。
相比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的大迈进,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动作更多地只是体现在业务层面。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在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重磅推出新品牌——移动云。作为中国移动对外云服务的唯一品牌,其面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各类云服务领域,致力打造“5g时代,你身边的云”。中国联通则在去年3月发布了云组网、云专线、云联网等7大云网一体化产品,构建了面向行业的新型云网一体化运营支撑体系。
云网融合打造一体化运营服务体系
云网融合被业界视为垂直行业智能化的“行业引擎”,是未来运营商跻身to b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而想要市场分羹就必须发挥自身独有的竞争优势。业内专家指出,电信运营商应以网络为基础,围绕云组网、云联网、云专线、云宽带等云网融合产品和服务,构建面向行业的新型运营服务体系,实现云网融合产品的一点受理,敏捷开通。同时,以网络连接为中心,对上游客户提供面向行业应用的网络连接服务,对下游厂商实现合作伙伴云服务能力和运营商自身网络服务的集成,构建属于运营商特征的云网生态。
在推进上云进程中,中国电信7月16日明确提出“新建系统100%上云,存量系统3年上云”的工作目标。同时,中国电信持续打造并发挥云网融合独特优势,加快新兴技术与政企应用场景的广泛融合。
中国移动面向tob市场重构了云网架构,持续打造云网边行业专网,结合n+31+x移动云布局提出了“一朵云、一张网、一体化服务”的云网一体化策略。
中国联通高度重视云网融合演进战略,一直将云网融合作为网络和业务发展的重心。中国联通7月初发布了包括新沃云6版本、新沃云智慧paas能力等在内的全新升级沃云产品及解决方案。
新一代云网运营呼之欲出
云网融合是电信运营商实现转型,为大企业、行业、中小企业等各类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成为综合智慧信息服务商的必经之路,而新一代云网运营系统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事实上,在打造“云”的过程中,运营商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一是运营商有大量的行业资源;其二是运营商具有成熟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三是运营商能够了解到行业用户的真实需求。
云网融合运营系统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能力开放,以平台化、生态化的运营思路,将合作伙伴的能力与运营商自有的能力进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技术体系以及服务能力,向工业4.0、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家居等政企、行业、个人/家庭客户的上层智慧化应用及服务进行拓展,助力运营商成为综合智慧信息服务商。
MEMS陀螺仪有多精确?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子工程师
电路板怎样进行设计和调试
瑞萨电子开发出全新32位微控制器(MCU)V850E2/PJ4-E
适用于汽车和工业场合的高效同步SEPIC控制器
云网融合打造一体化运营服务体系,新一代云网运营呼之欲出
3D打印镜片具有不同折射率,能够用来传递3D光信号
研究人员利用AI技术证实了在可预见的未来,核聚变能量供应的可行性
今日看点丨瑞典要让电动汽车在行驶中充电;小米电致变色镜片专利公布
苹果2020年5G iPhone手机面临的芯片供货商棘手的局面
通过智能手机控制的微型大脑植入物来控制神经回路
开关电源的数字控制实现方案
赛灵思隆重发布嵌入式FPGA程序员双认证项目
TD-SCDMA系统终端CC实体的一致性测试
新冠疫情后,全球供应链将发生“四个东移”
2010年IC领域一定不能错过的Top10
三星新专利曝光在曲面屏幕上挖孔并配备了实体按键
可变电容器的拓扑结构、计算和应用分析
基于USB接口设备的固件程序设计
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低迷时期,汽车半导体却能实现逆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