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多元化战略,英特尔下一步是什么?

上周五,英特尔宣布公司计划收购小型芯片制造商easic,以便进一步推进多元化战略。
英特尔并未披露具体收购条款,但该公司发言人透露,收购价格并不高。此外,该交易之后还将有120人加入英特尔的可编程解决方案事业群。
可编程芯片事业群是英特尔2015年斥资167亿美元收购altera公司后成立的,这也是英特尔在pc处理器市场营收下滑后开展的多元化举措之一。
altera专注于fpga芯片领域,希望解决计算领域最古老的问题之一:
定制芯片效率更高,但开发成本也更高,不适合其他领域;
通用芯片成本低,但效率也相对较低。
altera就试图找到一个中间平衡点。允许客户通过重新编程的方式重新连接芯片的不同部分。
而easic交易之后,英特尔还将提供更多选择。如果客户对英特尔可编程芯片的定制方式有自己的偏好,该程序便可在工厂里融入芯片,从而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更好地获得全定制芯片的好处。
一直以来,英特尔都是pc端处理器龙头,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处理器市场趋近饱和,并且amd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开始对英特尔形成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境,当务之急就是要推进多元化战略布局,近几年兴起的人工智能也成了英特尔的其中一个关注方向。
来自amd的威胁
在长达三十年的竞争中,amd一直处于下风。
1982年,英特尔将x86处理器授权给amd,通过两家公司合作以保证ibm对于处理器的供给,amd因此挖到第一桶金。
1986年intel推出了成功的80386系列处理器,代表性的产品为386dx-33,主频达到33mhz。然而从intel 80286兼容处理器来看,intel主频却远远落后amd。因此intel决定与amd决裂,并将amd推到联邦法院,不过在裁定之后,amd销量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处理器出货数量反超intel。
1993年586处理器问世,它继承了310万个晶体管,每秒可以运行一亿条加法指令,奔腾处理器的问世远远的把amd甩在了身后,amd在长达4年的研发过程当中从来没有赢过intel。
1999年,amd发布k7构架处理器,也就是速龙系列,频率从500mhz起,使用新的socket a插口,而当时intel的奔腾处理器仅为133mhz。k7的成功让amd赚的盆满钵满,2000年amd的净销售额达到了46亿美元。
amd乘胜追击,继续推出了k8架构处理器,k8最大的变化就是支持64位x86指令集。这种扩展技术后来成为了行业标准,击败了intel的64位架构。到了2004年,台式机处理器市场份额竟然超过50%,高于intel,这也是amd最后一次高于intel。
2005年戈登·摩尔正式提出钟摆计划。即每一次处理器微架构的更新和每一次芯片制程的更新遵循“tick-tock”规律,每一次“tick”代表着一代微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制程的更新,而每一次“tock”代表着在上一次“tick”的芯片制程的基础上,也正是这套计划,让intel在06年之后逆转了局面,amd开始节节败退。
至此intel在高端处理器市场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至今无人能敌。到了2009年,amd开始把业务重心放在gpu上,在cpu上不与intel正面竞争。
amd收购了ati之后实现了快速融合,并逐渐公布了代号为amd fusion融聚计划。amd坚持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传统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也就是apu。虽然在价格上拥有一定优势,但在性能上却显得差强人意。
2017年amd推出了全新的cpu、gpu架构,制程工艺也升级到了14nm,ryzen时代的处理器相比前面的产品提升明显。尤其是ryzen 71800x售价仅为intel二分之一不到,并且线程撕裂者ryzen 1950x也随即上市销售。
这也使得英特尔迅速慌了手脚,急忙推出旗下的i9系列处理器。2018年1月amd公布了产品线路图,其中包括12nm ryzen cpu、7nm vega等多款产品,这也预示着amd再次拥有了追赶intel的实力,而不仅仅只是跟随者。
不可否认ryzen的发布给了amd又一次反超intel的机会,这也让英特尔开始感到压力。
英特尔多次收购指向人工智能
2017年3月13日,英特尔宣布斥资15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后者是专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计算机视觉公司。2018年6月份,英特尔ceo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表示,之所以收购mobileye主要是看中对方在自动驾驶安全方面有保障。
2016年,英特尔收购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nervana systems。2017年3月,nervana以及其他英特尔内部的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和资源被整合进一个部门,即人工智能产品事业部(aipg),由nervana的联合创始人、前ceo naveen rao来领导,直接向英特尔ceo科再奇(前ceo)汇报。
2015年6月1日,英特尔斥资167.5亿美元收购altera。altera专门生产可配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购altera有助于英特尔开拓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物联网这两个新兴市场。
2010年,英特尔斥资76.8亿美元收购了安全软件巨头mcafee,并将该公司并入到自己的安全部门。2017年4月,英特尔为了将自己的业务中心调整到云计算领域,计划以31亿美元现金(含债务)的价格将mcafee 51%的股权出售给投资公司tpg。mcafee 在此次剥离出来后将再次启用mcafee 的品牌计划,以独立品牌运营。
在收购mcafee之后的11天,英特尔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infineon technologies的移动芯片业务。可是英特尔在移动芯片领域似乎没有干出成绩。
现在,英特尔主要瞄准的领域是人工智能,从以上的多起收购可以看出来,比如收购altera、nervana systems、mobileye等。然而这个领域,英特尔有一个强劲的对手——nvidia。
对手:擅长gpu的nvidia
近几年人工智能兴起,各厂商纷纷布局,英特尔在ai领域也有投资,然而,在gpu和图形计算领域领先的英伟达却占据了更多优势。
虽然gpu不是专为人工智能而设计的芯片,但由于gpu擅长图形相关的计算,对处理复杂运算拥有天然的优势,而使得英伟达搭上了ai的快车,股价一路飙升,成为华尔街的绝对宠儿。
此前,虽然英特尔、谷歌、苹果等研发专有ai芯片,但都没有推向市场,只有英伟达gpu被认为是实现了大规模应用且经过了市场检验的ai芯片;相比之下,英特尔因为在ai芯片上处在投入和整合阶段,没有及时跟进推出专有的ai产品而被认为行动缓慢股价处于低迷状态。
只不过如今, 英特尔于2016年收购的altera的fpga已经作为类似gpu一样的加速技术被整合到英特尔处理器产品中,cpu+fpga已开始成为gpu的替代方案。
在英特尔看来,无论是cpu、fpga、nervana,都是英特尔人工智能全栈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
英特尔从端到端,以及软硬件上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除了前面提到的收购nervanasystems、altera外,还收购了movidius、itseez等人工智能公司。英特尔在2017年3月份成立了人工智能事业部以后,又花了150亿美元大手笔收购了mobileye,还成立了10亿美金支持的ai创新基金。在10月份宣布了对包括中国的地平线公司在内15家ai初创公司进行了投资。
在2017年11月15日召开的2017英特尔人工智能大会上,英特尔人工智能产品事业部业务拓展总经理fiazmohamed表示,人工智能非常复杂,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不同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很强的网络传输能力、先进的存储能力等方方面面提供一个强大的计算平台来支撑人工智能的应用。
英特尔的战略不仅仅定位在“深度学习”一个环节上,而是将整个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生态体系进行布局。
从对人工智能的全方位投入和布局看,英特尔的目标不仅是战胜英伟达,而且瞄准整个ai大市场。
英特尔成长史
英特尔公司于1968年成立,资料显示当时公司叫做nm电子,而英特尔(intel)这个名字是半年后从一家名为intelco公司的手中买回来的,后来公司就改名叫做英特尔。
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罗伯特·诺伊斯是技术出身,安迪·格鲁夫是后来加入的,不过因为他是英特尔公司第一个雇员,所以他也被认为是英特尔联合创始人之一。
三位创始人中,诺伊斯是技术带头人,除了参与晶体管技术之外,他还是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正因为实力雄厚,1969年4月份英特尔公司就推出新的半导体产品。刚开始时,英特尔公司的ceo是诺伊斯,1975年摩尔担任ceo,1979年格鲁夫担任总裁,1987年正式成为ceo,直到1998年。
这三人先后担任ceo的30年间里,英特尔公司完成了巨大的飞跃,摩尔、诺伊斯擅长技术,格鲁夫最出名的是管理。格鲁夫卸任ceo时,该公司年营收从之前的19亿美元变成了一家260亿美元的大公司。
前十年,英特尔的主要产品是存储芯片,包括sram芯片、eeprom等等,靠着这些产品,英特尔完成了资本积累。
让英特尔闻名于世的,还是它的处理器。虽然前十年给英特尔带来营收、利润的产品主要是存储芯片,不过1971年英特尔就推出了第一款处理器4004,这是一款4位处理器,也是英特尔首次把计算单元、内存芯片整合到一个集成电路上。
1972年,英特尔又研发了8008处理器,这是一款8位处理器,并首次使用了处理器指令集,1974年8080处理器横空出世,集成了4500个晶体管,每秒运算29万次,性能是前代8008的10倍多,但它更重要的价值是首次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处理器体系。
1978年6月8日,英特尔推出了新一代处理器8086,这是一款16位处理器,正式奠定了英特尔x86处理器的历史。英特尔还为8086推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及配套开发工具,同时将它设计成了一款可以向后兼容的芯片中的第一款,这也是x86架构传奇的开始,后续的x86处理器将兼容之前的处理器指令。
1982年,因为英特尔当时的客户ibm,为了保证供应,要求有第二家x86处理器供应商,于是英特尔跟amd达成授权,后者也可以生产x86处理器。
除了amd,因为处理器比较简单,英特尔每推出一款处理器,很多其他厂商也能很快仿制出来,并且售价更便宜,比如摩托罗拉、国家半导体、zilog、cryix、idt、nexgen等公司推出的各种x86处理器。
后来,大部分厂商因为种种原因先后退出了x86市场,但是amd却活下来了。在英特尔的各种打压下,amd意识到单纯的仿制英特尔x86处理器越来越不可行,于是开始自研x86架构,1996年推出了k5架构,这是首个amd自行研发的x86处理器。
1990年代,x86市场上,基本上只剩下英特尔和amd。然而英特尔在这段时间最大的失败是其64位主导权被amd抢走。amd在k8大锤架构上开始研发64位指令集,并且成功得到了微软的支持,抢先推出了64位处理器,打了英特尔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x86处理器虽然是英特尔研发的,amd的x86处理器也是英特尔授权的,但在整个x86历史上,amd也是做过巨大贡献的,现在大家使用的64位处理器也得益于amd的坚持。
后来在cpu领域,英特尔一直占领龙头地位,稍微可以与之匹敌的amd一直处于压制状态,直到现在,amd开始重新有了跟英特尔宣战的资本。
总结
英特尔此次计划收购easic,是其推进多元化战略布局中的一步。easic可为“结构化asic”开发fpga设计工具。结构化asic是fpga和asic之间的中间体,可满足快速推出和低成本需求。
从上文可以看出,英特尔在逐渐完善其多元化战略布局。通过收购altera掌控fpga技术和市场、收购nervana systems弥补机器学习领域的不足、收购mobileye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等等。
可以预见,未来英特尔还会有更多推进动作,期待它能像前面50年一样,为产业带来新方向。

福田智蓝新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举行 发布了2021款智蓝升级产品
How to Use the DS2482 I²C
一台监控摄像头的组成
简述新能源电动汽车BMS系统及芯片技术
无人驾驶可以真正替代我们人类一些简单的工作吗?
推进多元化战略,英特尔下一步是什么?
科普一下主电源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都有哪些?
Vishay推出T16新系列液钽电容器
基于 MCU 的新定时器/计数器功能设计
石墨烯是否会变成一种神奇的多功能元素物质以多种姿态出现,并有可能解决许多独特的问题?
C++基础语法友元类和友元函数
NEC建立起了不仅仅依赖于面部图像的进行识别的技术
马少峰:路灯和工矿灯的尴尬现状与未来猜想
仿真技术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
山西省智能电力监控系统, 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
科利登新推两款端对端6.4Gbps高速芯片
如何在RocketMQ中合理使用重试机制
MWC2017值得期待的两款机型: 华为P10和LG G6
沁恒股份串口数据记录仪介绍
电脑U盘内存芯片与PCB板的粘接加固用底部填充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