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极分类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极。接地极主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极。如果自然接地极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极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极。
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极,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柔性接地极、接地模块、“高导模块”。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则做为接地极。具体参考接地规范,防雷接地、设备接地、静电接地等需区分开。水平接地极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垂直接地极一般采用角钢或钢管。接地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小于12毫米,扁钢不小于50×5毫米;接地极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48×4毫米。
接地极标准
1、井下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得小于5毫米;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米、直径不小于22毫米的镀锌铁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
2、两管之间相距5米以上,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米;如接地极周围比较干燥,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
3、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欧,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用的接地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欧;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平方毫米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扁钢;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
GSM/WCDMA终端的现网测试
纽迪瑞科技/NDT赋能黑鲨4 Pro游戏手机打造全新一代屏幕压感
贴片二极管怎么看型号
面向客户,自我批判|中图仪器年会盛典圆满落幕
物联网保护中心可解决物联网设备面临的两个最大漏洞
接地极标准
基于CCl050的FSK发射电路设计
示波器接地为什么会影响波形
芯原携手趣戴科技扩展手表GUI生态系统
奥拓电子成功中标建行江苏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
人工智能只是手段 人脸识别将高能冲击地产行业
CH552打样烧录,先点灯试试
OPPO:布局AR技术科技路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可编程器件在以太网集线器中的应用
ams推出具有卓越数据管理和能量管理功能的NFC接口标签芯片
视频矩阵技术原理与应用
小米5s高清拆解图集
简述电磁兼容设计的常用方法2
288核心,英特尔创新日公开Sierra Forest新规格
量产见真章:小鹏NGP3000公里远征挑战数据揭晓,用实际体验为最强量产自动驾驶类功能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