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协议比较和发展趋势

h.323和sip的比较
目前,3gpp将sip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全ip网络的核心协议,windowsxp操作系统中netmeeting组建的协议也由h.323改为sip协议,同时考虑到其开展业务的灵活性,sip协议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sip和bicc的比较
bicc是直接面向电话业务的应用提出的,来自传统的电信阵营,具有更加严谨的体系架构,因此它能为在软交换中实施现有电路交换电话网络中的业务提供很好的透明性。相比之下,sip的体系架构则不像bicc定义的那样完善,sip主要用于支持多媒体和其他新型业务,在基于ip网络的多业务应用方面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的特性。
bicc是在isu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语音业务支持方面比较成熟,能够支持以前窄带所有的语音业务、补充业务和数据业务等,但bicc协议复杂,可扩展性差。在无线3g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3gppr4电路域核心网的nc接口,提供了对(g)mscserver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
在固定网软交换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分层体系结构中的呼叫控制层,提供了不同软交换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采用bicc体系架构时,可以使所有现在的功能保持不变,如号码和路由分析等,仍然使用路由概念。这就意味着网络的管理方式和现有的电路交换网极为相似。
sip相对而言,在语音业务方面没有bicc成熟,但它能支持较强的多媒体业务,扩展性好,根据不同的应用,可对其进行相应的扩展。在固定网软交换应用中,sip协议处于扁平体系结构中的呼叫控制层,提供了不同软交换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采用sip体系架构时,从路由角度看,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正常的isup消息添加一些信息后封装在sip消息中传送,呼叫服务器、号码、路由分析和信令以及业务的互通等功能保持不变,路由分析指引到目标ip地址的寻址。
第二种情况是基于enum(ietf的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数据库的。在这种方式下,呼叫服务器的呼叫控制与现有电路交换网中的呼叫控制完全不同,呼叫控制中将没有号码和路由分析,但是仍需业务映射和互通。由于不使用电路识别码cic、isup管理进程、消息传送协议mtp,标准的isup协议要相应修改。网络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简化(如无须构建信令网,没有路由定义)。另外,和现有网络相比,运营商对网络的控制减少,控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采用sip协议在某种程度上会丢失一些现有电话网络中的功能。要引入这些功能,则需要对sip协议进行扩展。相比较而言,bicc基本能提供所有现有电话网络的功能。相信,经过修改并标准化的sip可以达到bicc对传统业务的支撑能力。
sip-t和sip-i的比较
关于软交换sip域和传统pstn的互通问题目前有两个标准体系,即ietf的sip-t协议族和itu-t的sip-i协议族。
1.ietf的sip-t协议
sip-t(sipfor telephones)由ietfmmusic工作组的rfc3372所定义,整个协议族包括rfc3372、rfc2976、rfc3204、rfc3398等。它采用端到端的研究方法建立了sip与isup互通时的三种互通模型,即:呼叫由pstn用户发起经sip网络由pstn用户终结;呼叫由sip用户发起由pstn用户终结;呼叫由pstn用户发起由sip用户终结。
sip-t为sip与isup的互通提出了两种方法,即封装和映射,分别由rfc3204和rfc3398所定义。但sip-t只关注于基本呼叫的互通,对补充业务则基本上没有涉及。
2.itu-t的sip-i协议
sip-i(sipwithencapsulatedisup)协议族包括itu-tsg11工作组的trq.2815和q.1912.5。前者定义了sip与bicc/isup互通时的技术需求,包括互通接口模型、互通单元iwu所应支持的协议能力集、互通接口的安全模型等。后者根据iwu在sip侧的nni上所需支持的不同协议能力配置集,详细定义了3gppsip与bicc/isup的互通、一般情况下sip与bicc/isup的互通、sip带有isup消息封装时(sip-i)与bicc/isup的互通等。
sip-i协议族重用了许多ietf的标准和草案,内容不仅涵盖了基本呼叫的互通,还包括了bicc/isup补充业务的互通。
3.sip-t与sip-i的比较
显然,sip-i协议族的内容远远比sip-t的内容要丰富。sip-i协议族不仅包括了基本呼叫的互通,还包括了clip、clir等补充业务的互通;除了呼叫信令的互通外,还考虑到了资源预留、媒体信息的转换等;既有固网软交换环境下sip与bicc/isup的互通,也有移动3gppsip与bicc/isup的互通,等等。
尤为重要的是,sip-i协议族具有itu-t标准固有的清晰准确和详细具体,可操作性非常强。并且3gpp已经采用q.1912.5作为ims与pstn/plmn互通的最终标准。所以,软交换sip域与pstn的互通应该遵循itu-t的sip-i协议族。实际上已经有许多电信运营商最终选择了sip-i而放弃了sip-t。基于以上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软交换之间互通协议方面,目前固网中应用较多的是sip-t,移动应用的是bicc,未来的发展方向是sip-i;在软交换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控制协议方面,mgcp较成熟,但h.248继承了mgcp的所有的优点,有取代mgcp的趋势;软交换和iad之间的控制协议方面,mgcp较成熟,但h.248继承了mgcp的所有的优点,有取代mgcp的趋势;软交换与终端之间的控制协议方面,sip是趋势;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之间,sip是主流,目前此业务接口基本成熟;应用服务器与第三方业务,parlay是方向,但目前商用不成熟。

肉类安全检测仪的性能介绍
BLE蓝牙的具体优势以及BLE蓝牙智能门锁的应用
中兴成为全球首家同时拥有5G网络和5G手机的通讯厂商
CES Asia盛大开幕,1MORE真无线耳机获产品技术奖
Synopsys将支持人民币结算方式 为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无缝便利服务
软交换协议比较和发展趋势
Diodes宣布已完成德州仪器苏格兰格里诺克的晶圆制造厂和运营部门的收购
工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提升机器健康指标
独家解读NVIDIA CUDA支持Arm——百万兆级超算竞争再加剧?
魅族pro6plus最新消息,魅族新旗舰机迟迟没有发布,但是魅族pro6plus突然火了
oppor11什么时候上市?oppor11最新消息:oppor11重磅来袭,依旧主打拍照,你期待吗?
五分钟看完广汽传祺GA3 C-NCAP碰撞测试全过程
意法半导体推出高集成度的无线充电IC,可大幅提高输电充电能效,降低物料清单成本
华为Mate9保时捷版曾经的王者 !
苹果搭载自研芯片U17.com的AirTags将上线
变频器在直进式拉丝机的应用
软件包改进了机器人充电基础设施的管理
全新二维半导体垂直鳍片/高介电自氧化物外延集成架构
谷歌光纤初体验:人与互联网距离完全消失
使用LabVIEW 实现物体识别、图像分割、文字识别、人脸识别等深度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