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算法让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与准确的空间定位

近年来,机器人的开发研究水平正在一步步的提高,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也被应用各行各业。而现如今,机器人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它的自主移动性和准确的空间定位技术。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智能机器人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服务机器人将在国防、航天航空、医疗、农业、教育、娱乐等领域开拓扎根,其发展会逐渐呈现智能化、网络化、人形化、多元化等特点。据易观智库提供:201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大约在82亿元左右,2016年将增长至140亿元左右,而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00亿元。
随着服务机器人市场的迅猛发展,在功能性上就越来越要有更高的要求。服务机器人想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语音交互,用来解决人机对话。
第二个问题就是机器人的移动。一台无法正确移动的‏机器人,仅仅只是一个人形的平板电脑。移动实现不了,就更无服务可言。
近日接触的大连和创懒人公司,正是一家研发人工智能领域里机器视觉移动相关核心算法的公司。
和创懒人今年刚刚推出了第一代产品aies1-1(室内环境移动),该产品搭载了通过机器视觉实现slam(地图构建与实时定位)、路径规划与动态避障的核心算法的一套系统。产品将用于解决服务机器人自主移动难题。与目前市面上激光slam产品相比,和创懒人的产品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并且在功能与使用效果上要优于激光。未来公司还将推出语义地图slam(室外环境移动)与逻辑地图slam(完成复杂任务),复杂任务主要指复杂地形移动、复杂场景理解与空间定位,机器人可以对语言任务作出对环境判断并完成通常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
盈利方面,和创懒人目前采用tob模式,针对机器人厂商为其提供视觉导航核心技术,目前合作的厂商已有7家。今年预计营收在300万左右。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机器视觉将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服务机器人,包括图像识别、人脸识别、人体骨架识别等。和创懒人也会把这些技术慢慢导入到他们后续的系列产品里面。从长期来看,随着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重要的数据入口,成为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介于智能手机和汽车之间,意味着这将是一个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的市场。
公司创始人刘洋为连续创业者,拥有10年的自有it技术公司经营管理经验。技术团队张博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东京大学智能机械情报学专业博士在读,擅长领域为面向人型机器人的视觉环境感知与建模、激光传感器的点云数据理解与重建、机器人运动规划,基于彩色深度相机的机器人自主定位与建图。
据 了解,公司目前正在寻求pre-a轮融资。

从宏观角度看IoT的通信架构
云南能投发布2019年财报 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
怎样将区块链作为一种服务
视频造假风波一周后, Magic Leap公关总监宣布离职
利用特定图像进行干扰,特斯拉的 Autopilot 输出了「错误」的识别结果
SLAM算法让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与准确的空间定位
台积电拿下国内外5纳米大单 市值达到1.74万亿人民币
吉时利源表在宽禁带材料测试中的应用
剖析电阻可靠性相关的参数2
机器人对你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不会被机器人淘汰吗?
星系共识的随机数生成算法对共识协议的作用
石墨烯墙暖它是什么?
iPadPro评测 到底好不好用
登上CES主舞台 英伟达从低谷到爆发经历了什么
人工智能或成医疗难题救星 利用 AI 进行药物探索
揭秘众筹破百万的补光神器——小Q
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中兴事件已是前车之鉴
看看跑了76万公里的发动机,你的车还怕什么?
智能安防应用落地三大难点
计算和封装技术如何满足世界对于算力不断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