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摩尔定律出现失效的迹象,随着处理器技术快速发展,单纯地产品本身的竞争似乎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能够深入行业成为了处理器硬件提供商的目标。amd召开了小型的媒体沟通会,阐述了自己在霄龙嵌入式和锐龙嵌入式处理器方面的理解与计划。
根据amd全球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与嵌入式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scott aylor的介绍,amd在i/o和内存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优势,能够提供良好的连接性、gigabyte级别的连接性和高速i/o;有良好的ras能力,在安全性方面,amd有安全的可信任根,在处理器启动后也会确保没有恶意软件运行,该芯片还有独特的sme和sev加密能力,能够确保硬件的安全性。同时,虚拟机通过sev处理之后,也能够实现不被非法篡改。
数据中心对计算力的要求较高,服务器、存储、网络在企业级都有着自己的特性和ras特点。而事实上, amd在ras等性能上的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
戴尔易安信与amd就先后宣布了双方在服务器方面的合作。戴尔易安信poweredge系列推出了三款基于epyc(霄龙)7000系列处理器的平台。poweredge r6415、poweredge r7415和poweredge r7425三款平台,充分发挥amd epyc(霄龙)7000系列处理器的性能,epyc(霄龙)处理器还为这三款戴尔易安信poweredge平台提供高性能计算应用所需的高带宽和高密度gpu/fpga性能。
数据中心市场很可观,但是amd显然不止于此。在全系列处理器中,amd epyc(霄龙)3000系列嵌入式处理器进一步发扬了epyc(霄龙)7000系列服务器处理器产品上的领先优势,主要是针对大量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市场,也能够把性能和功耗方面的改进、让人激动的创新和新产品特色嫁接到比较独特的市场领域中。嵌入式市场就是amd的zen系列处理器的重要目标市场。
针对嵌入式领域,amd把产品优势引入嵌入式处理器的新时代,嵌入式处理器性能体现在服务器相关的一些市场,比如说一些有针对性的霄龙嵌入式处理器能够应用到一些新的垂直行业,处理新的工作负载,包括边缘计算应用和其他基于网络的应用。
此次媒体沟通会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清晰的意向:amd基于现在有能力,将相关架构(如zen)引入到了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市场,也同时让处理器及其架构应用范围从核心推向边缘。
在amd边缘计算上,scott aylor表示:在整个epyc产品系列里,3000系列是首个推出的支持边缘计算应用的嵌入式产品,它的特色、核心性能、功耗管理,以及在i/o方面领先的一些能力,非常适用于边缘运算。比如大家都知道虚拟服务,包括网络分析,现在非常走热,3000系列非常适用于虚拟化的应用,因为它结合了产品的特色优势,以及更有效的功耗管理,所以他非常适用于虚拟网络功能,sdn,nsd的应用,能够在我们现有原来7000系列产品搭建的市场格局之上,进一步的通过3000系列产品来发力。
而在嵌入式市场上,amd也不乏竞争对手,面对笔者的提问,scott aylor回答称锐龙v1000系列产品具有比较好的竞争优势,能够抓住现有已经在开展业务的市场板块,比如客户端、游戏、医疗成像、工厂自动化和物联网方面的一些应用,能够强化我们现有的市场布局。那霄龙3000系列的产品应该说是为我们引入了一些新的竞争优势,能够为我们开拓市场,比如边缘计算、联网网络、存储等。
嵌入式环境中,网络必不可少。而如今,4g网络已经得到普及,5g商用也指日可待,让物联网平台崛起有了基础。有机构预测2020 年,预计联网的设备有 500 亿,而嵌入式与其数以万亿计的晶体管和无数行代码正在为物联网提供根基,焕然一新的amdzen架构已经进入嵌入式市场。
为什么选择铝壳的风速、风向变送器?
bldc变频洗衣机E2故障解决办法 bldc变频电机和直驱变频电机区别
新品预告丨强芯传承 FETMX6ULL-C核心板闪耀登场(文末福利)
一文解析pcb印刷电路板的发展前景
格力美的一硬一软,布局智能制造,有何不同?
AMD推出“Zen”系列发力嵌入式市场
对于伺服电机过热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Vishay扩大MCA 1206 AT精密系列薄膜片式电阻的阻值范围
一体化支持远程IP管理的32端口KVM切换器
美国FDA批准通过RFID血液跟踪解决方案
未来几年 人工智能+教育将会持续升级
芯闻3分钟:亚马逊CEO手机遭沙特入侵?真相没那么简单
升压型DC/DC转换器LT3571的功能特性及应用范围
华为公布了2018年的全年财报,年收入首次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
2018年全球大数据呈现的7大主流 2020年规模达800亿美元
苹果闪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固态硬盘为什么不建议分区
【AI简报20221021期】英特尔i9-13900K重夺PC性能桂冠、RISC-V可靠矢量处理弯道超车
变配电所盘柜的安装
液晶显示器黑屏问题总汇
NB-IoT火热背后,探嵌入设计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