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p-i-n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型空穴传输层设计和可控生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光伏技术之一。过去十多年,高光电转换效率的钙钛矿电池大多采用n-i-p正型器件结构,但处于电池顶层的常用p型有机小分子spiro-ometad存在易吸水以及热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发展。反型结构(p-i-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稳定的n型金属氧化物如sno2和低载流子复合损失的p型自组装分子(sam)分别作为电子和空穴传输层,可兼得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最近几年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厚度仅为几纳米的sam层存在大面积均匀生长困难的重大挑战,影响了钙钛矿电池的重复性和高效大面积化发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p-i-n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型空穴传输层设计和可控生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在透明导电衬底fto和sam层之间引入溶液法制备的p型氧化镍(niox)纳米颗粒,显著增强了sam的自组装能力。同时通过同质化niox纳米颗粒,成功实现了在均匀致密niox薄膜表面上sam的大面积均匀可控制备(图1),有效解决了此前分子直接在透明导电衬底上组装不完美导致的缺陷复合和电荷输运损失的问题。
图1、 (a-c) niox纳米颗粒同质化前后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以及尺寸分布情况比较,(d-f) 自组装分子层(sam: me-4pacz)在透明导电衬底fto、fto/niox以及fto/同质化niox上的表面电势分布情况。
基于高质量niox/sam复合空穴传输层,游经碧团队研制出认证效率为25.2%(0.074平方厘米)和模组效率为21%(14.6平方厘米)的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池在无封装条件下,经过最大功率输出点持续运行1000小时以及85℃加速老化500小时,均保持初始效率85%以上(图2)。该工作为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普适的策略,将为钙钛矿电池高良品率大面积制备及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2、(a-b)采用不同空穴传输层构建的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以及相关电池正向/反向扫描的电流-电压曲线,(c) 面积为14.65平方厘米的钙钛矿电池模组的电流-电压曲线,插图为模组电池实物照片,(d) 未封装的小面积电池在最大功率输出点的稳定性追踪测试,样品表面温度为50摄氏度。
小米5G手机代表作,骁龙865+6400万四摄+5000mAh
串联电池组电压测量电路原理分析
DS1000系列开关式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介绍
保护(IIS)web服务器的15个技巧
ZDS3024电源测试定制版示波器路测试结果分析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在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重要进展
基于Micro-LED的未来照明、显示与通信技术
三星注意了 诺基亚Lumia 920即将面世
电剪安全操作规程
“台湾手机教父”周永明离职 VR能否成为HTC的救命稻草
变送器与传感器在功能结构上有何异同?
魅族Pro7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魅族Pro7夏季演唱会开启,双屏双摄惊艳,原来你还是这么漂亮!
中国制造业转型黄金时代的八大标志
PMD在获得镜面三维形状方面的最新进展
一张图看懂汽车产业链及其10大关键材料
三大运营商集体“退步”:4G/宽带齐乏力、移动退步最明显
家居智能互联照明领域
亚马逊已经下线了Kindle Voyage如今这款产品似乎已经停产
贴片电容一般可分为什么_贴片电容种类
如何利用废旧耳机制作两个独立的无代码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