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有望解决半导体散热问题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杂志
缩小半导体尺寸的需求,加上器件热点处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分散的问题,对现代器件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现有的热管理技术还无法胜任这项任务。因此,发现一种新的散热方法——利用在基板上的金属薄膜中产生的表面波来散热,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韩国科学技术学院(kaist)宣布,机械工程系bong jae lee教授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测量了沉积在基板上的金属薄膜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引起的一种新型热传递。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是指电介质与金属界面处的电磁场与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及类似集体振动粒子之间强烈相互作用而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表面波。
研究小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金属-电介质界面产生的表面波)来改善纳米级金属薄膜的热扩散。由于这种新的传热模式是在基板上沉积有金属薄膜时发生的,因此它在器件制造过程中非常有用,并且具有能够大面积制造的优点。研究小组表明,由于半径约3厘米、厚度为100纳米的钛(ti)薄膜上产生表面波,热导率提高了约25%。
领导这项研究的bong jae lee教授表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在加工难度较低的基板上沉积的金属薄膜上,首次发现了利用表面波的新传热模式。它可以用作纳米级散热器,有效地散发容易过热的半导体器件热点附近的热量。”
该研究结果对未来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可以应用于纳米级薄膜上的快速散热。特别是,研究团队发现的这种新的传热模式有望解决半导体器件热管理的基本问题,因为它可以在纳米级厚度下实现更有效的传热,虽然薄膜的导热率通常会因边界散射效应而降低。
关于此项研究的论文已经于2023年4月26日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发表。该研究得到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基础研究实验室支持计划的支持。


浅谈预付费售电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关在物联网的应用
科大讯飞发布AI学习机 提供硬件级健康守护
电动机技术横评:比亚迪、华为、特斯拉
【安防】更好用的校园一键报警系统来了共筑平安校园
三星S8机身面板曝光?再次应证高屏幕占比、取消Home键传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有望解决半导体散热问题
快速温变试验箱的优点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新Nature Energy,4月该团队刚发完Science
不断改进 RapiD,提高卫星图像在道路图绘制方面的效率
智慧路灯的未来趋势分析
LED广告 为了户外应用而生
点燃智慧城市新引擎,顺舟智能网关系列新品强势来袭!
配乐音量控制器(LF356)
PCB组装趋势带来了电子消费行业的巨大潜力
使用Fluke410激光测距仪辅助检验科西门子自动化生化免疫流水线安装
复旦和Meta提出Open-VCLIP:兼顾时序建模与开集识别的视频理解模型
高通open RAN芯片预计明年下半年商用
虚拟机:Ubuntu恢复root密码
七要素传感器用处
里卡多与Innovate UK合作,旨在提升电动车电池的寿命、性能及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