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图:
一些入门级的电源工程师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电路图中的vcc接芯片的地方加入了一个12v左右稳压管。目的是为了保证芯片的电压上限,意图很明确,稳压管能够保护芯片不会因为电压过高问题而烧毁。看上去没啥毛病,但实际上很危险。
01
我们一起来初步分析一下,大概估算稳压管的功率消耗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比如vcc绕组的上端为正下端为负的时候,上端对地电位为14v,经过限流电阻和vcc整流二极管到稳压管和芯片,此时我们计算一下稳压管和ic以及vcc电容共同消耗的电流:在不考虑二极管压降的情况下,iic+izener+ic=(14-12)/10=0.2a,假设占空比为0.5,此时稳压管和ic共同消耗的功率为12*0.2*0.5=1.2w,除掉一部分vcc电容上的电流,虽然没有1.2w但ic和稳压管消耗的功率还是比较大,然后芯片的电流主要用来做mos管的驱动消耗是比较小的,所以大部分功耗在稳压管上。
我们再来看一下限流电阻上的功耗,假设占空比为0.5,很好计算,变压器vcc绕组上端为14v,到稳压管12v,如果不考虑整流二极管的压降电阻上的压降为2v,可以计算得到限流电阻上的功耗为,22/10 * 0.5=0.2w,也比较大。
请注意上面的分析只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初步分析,还有一些实际情况没考虑(比如电流大了,vcc绕组的电压可能会被拉得更低一点),实际上可能功耗比上面的分析要小一点,但还是比较大。
但是不要忘了,上面分析的这个还是比较好的情况来分析的,我们试想一下,你的变压器vcc绕组上的电压不可能设计的那么准,比如在输出空载时vcc绕组是14v,如果主输出功率比较大,vcc可能上升都18v,20v甚至更高,另外vcc电压飘跟电源功率,跟变压器绕制工艺也有很大关系,这些都是不好把控的,调试的需要限流电阻也不一定是10ω,所以这个方案肯定是不行的。
我只想说强扭的瓜不甜啊。
这个接法导致的问题:第一效率太低,第二有可能直接把烧毁稳压管。
如果,我们非要更好保护ic,或者vcc空满载的电压相差太大需要稳压,我们该怎么接比较好?
2
我画了一个电路,这也是非常常见的电路,供大家参考。
用一个电阻,一个稳压管,一个n型三极管,组件一个简单的线性稳压。
这个电路没有存在上面那个电路的那些弊端。
3
我们也来简单分析一下
假设vcc上正下负的时候,上方为14v,此时没有稳压管强制把电压拉低(稳压管是经过了一个比较大的电阻串联才到地的),所以经过整流后c1上的电压是14v左右,而c2的正极接的是npn三极管的e极,而e极是跟随三极管的b极的电压的,所以c2上的电压会被稳定到12v(三极管pn结压降忽略),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从c1到c2流过的电流,很简单,三极管左端一个电流消耗在ic上,另一个电流在c2上,三极管流过的电流就是iic+ic2,这两个电流都是比较小的,所以三极管上的压降乘以这个电流,这是三极管上消耗的功率。
分析下来没有什么大的功耗,消耗了一部分功耗但对于效率影响很小,比如要是没有这个稳压电路,这个14v加在ic之上,而ic功率消耗很大一部分是用在驱动输出之上,ic上的大部分损耗为vcc*ig(vcc电压*驱动电流),对于芯片来说,vcc越高损耗就越大。所以加这个稳压电路没有增大多少功耗,只是把本该ic的部分功耗转移到了三极管之上,当然主要是要把ic的供电电压稳住。
宝马采购宁德时代价值40亿欧元电芯
小米和铁三角宣布成为首批支持Snapdragon Sound的客户
基于JIN AUDIO AP5540的USB 双麦降噪USB Type-C话务耳麦线控话务耳麦方案方案
中国无人机行业是否会迎来新变化?
中科院8英寸SiC导电单晶研制成功
千万别在Vcc上直接并联稳压管!
大联大诠鼎推出基于Qualcomm QCA4024的双模智能门锁
为夺回印度市场榜首地位,三星正式展开反击
太赫兹和毫米波的区别
从反激电源的输出反馈到PWM控制芯片的反馈引脚FB
以AI-IoT、互联汽车为契机 恩智浦打造行业创新标杆
松下收购欧洲ZKW,加深汽车电子布局
当代移动通信发展的四个阶段
MS2609低噪声放大器可pin对pin兼容CKRF3509
如何更好的了解BCH的开发工作
瑞穗信息综研与村田制作所、The Elegant Monkeys签署了关于活用情绪分析算法开发解决方案的业务合作备忘录
螺丝包装机安全系数操作规范
区块链游戏大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模样
细数Arduino的三个用途
苏宁易购考虑出售其电子商务业务部分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