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共模电流路径与数学模型分析

1.概要
工程上常用关键路径分析法进行emc问题的分析与排查手段,简单高效,适合大部分场景,但缺乏细致的过程路径分析,许多文献也是从仿真和基本路径的关键点进行。本文从实际应用工况下,从工程测量维度和电路等效数学模型基础上,可方便的进行路径的详细分析,不需要复杂的仿真建模,相比传统的关键路径分析法,更能定性定量的进行分析。
2.驱动器的组网示意图
主站plc通过can通讯控制驱动运行,电机端的编码器进行速度与位置检测结合算法控制驱动器;电源给驱动器和plc供电;can通讯线为非屏蔽线缆;编码器线缆为屏蔽线缆,屏蔽层双端接pe网络;电机驱动线uvw/pe为四芯非屏蔽线,pe线一段连接驱动器散热器端,另一端电机pe端;组网示意图
3.驱动器工作模式
为了分析方便,驱动器的pwm工作在000或111状态,此时的共模干扰最大,是由三个管子叠加的dv/dt产生。
其他工作模式(001~110),共模电流为是由两个管子叠加dv/dt产生;
本文以000或111状态进行分析,干扰特性可参考以往发布的文章“驱动器干扰源特性分析”。
4.传统主因干扰源路径分析
基本假设:电源端进行去耦,相比驱动器侧输入阻抗,属于阻抗失陪,输入侧电源线中的共模电流很小,本文进行忽略;
路径示意图
分布参数简介:
cx/cy为xy电容;cdc为内部开关电源的储能电容;ccandc为can电路侧电源电容;cendc为编码器侧电源电容;zcan为can通讯差分线阻抗;zen为编码器差分线阻抗;cplc为plc侧电容;cencoder为编码器侧电容;cmotor为电机绕组对机壳的分布电容;cs1为plc对pe的集中分布电容;cs2为编码器对电机机壳侧集中分布电容;cs3和cs4分别为编码器屏蔽层与电机线pe线对pe的集中分布电容;cs5位uvw点对pe的集中分布电容;5.新方法路径分析
5.1逆变桥电路等效
因pwm工作在000或111状态,可将三相桥臂等效为一个桥臂,等效噪声电压近似等于3*dv/dt。
5.2上桥下降沿和下桥上升沿的路径与方向分析
上管下-下管上路径和方向示意图
5.3上桥上升沿和下桥下降沿的路径与方向分析
上管上-下管下路径和方向示意图
5.4一个开关周期下的共模电流路径分析总结
(1)上桥下降沿和上桥上升沿的条件下:
uvw线的共模电流流向向外;can通讯线的共模电流流向向外;编码器信号线的共模电流流向向内;(2)上桥上升沿和上桥下降沿的条件下:
uvw线的共模电流流向向内;can通讯线的共模电流流向向内;编码器信号线的共模电流流向向外;6.共模电流流向分析原因分析
6.1 基本假设
上管电压源v1,下管电压源v2;v1分析时,v2等效为内阻;v2分析时,v1等效为内阻;等效电压源的正极为开关过程的电压正差值(例:上管的toff→ton:m点电压由0电位→dc+电位,dv/dt为正);6.2上管下分析路径分析
6.3下管上路径分析
6.4 上管上路径分析
6.5 下管下路径分析
7.数学模型分析
7.1上管下条件下阻抗分配
7.2上管下条件下等效电路
7.3 简化电路数学模型
通过简化电路数学模型,可以更好的定性与定量理解各种措施的原理。也能通过等效数学模型,进行更多新idea构想,能够弥补传统主因路径分析缺点。8.总结
基于工程测量维度和电路等效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实际验证,在多线缆系统组网条件下,共模电流的分析精度在20ma以内。

宝马投资者日:电动化转型新举措能否确保继续保持竞争领先态势?
使用了电气双层电容器的电池负荷减轻方案
一款风阻系数相当优秀的自主品牌量产车型--荣威i6
华为P10闪存问题与小米6,你更关注哪一个?
近日AMD宣布将停产多种可编程逻辑器件
驱动器共模电流路径与数学模型分析
上海联通成功打造出全国首个5G+人工智能高校
如果将8/16位微控制器升级成32位架构将会发生什么改变?
详解关于压电感应式触屏技术的应用分析
环球晶扩建的12吋高硅晶圆厂动工,2022年底完工
DDR SDRAM是拥有着双倍数据传输率的SDRAM
轻量服务器怎么搭建ssh?
路由器模块总体设计电路图
半导体行业芯片封装与测试的工艺流程
卷扬机用变频器的好处?
详解高性能转换器设计
VRHealth提供非侵入性的医疗工具,为各种健康挑战提供VR技术解决方案
磁翻板液位计安装过程中不得不说的几个要点
【AI & SoC】高算力低功耗,当下智能音箱的最优解?
C语言—数组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