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32F4 Flash模拟EEPROM介绍和代码实现

《apm32芯得》系列内容为用户使用apm32系列产品的经验总结,均转载自21ic论坛极海半导体专区,全文未作任何修改,未经原文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1. flash与eeprom简介
1.1 flash简介
flash,又叫闪存。根据存储单元电路的不同,分为nand flash和nor flash两种。nor flash由于地址线和数据线是分开的,可以按字节读写数据。这种特性可以用来存储和运行代码,mcu内部的flash就是一种nor flash。
但是无论是哪种flash,他们写之前必须先进行擦除操作(因为只能将数据由1写为0)。
1.2 eeprom简介
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即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也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区。eeprom也是可以按字节读写数据的,但是写入之前不需要先擦除数据。
1.3 flash与eeprom对比
flash 与 eeprom都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他们都可以掉电保存数据。但他们也有很多的区别,下表列出了flash与eeprom的主要区别:
注:这里对比的flash是mcu内部的flash
其实,在linux的设备驱动归类中,flash其实是归类到块设备的,因为它的最小操作单元是扇区/块,而eeprom则是一种字符设备,最小操作单元是字节。
1.4 flash模拟eeprom的优势
节约成本,可减少eeprom芯片的使用
读写速率快,mcu内部的flash读写速率要远远高于eeprom
抗干扰能力强,mcu内部的flash没有使用i2c、spi这类通讯总线,不存在这类总线被干扰的问题。
2. flash模拟eeprom原理
在前面的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flash与eeprom最大的区别就是:
flash写之前需要擦除
flash与eeprom一次操作的数据大小不同。虽然mcu内部的flash和eeprom一样,可以实现按字节的读写,但是在写入的时候,是必须要先按扇区擦除的,这里也可以说相当于是一次操作的数据大小不同。
那么,我们flash模拟eeprom主要是模拟实现什么呢?主要实现的关键点有:
无需用户擦除即可按字节读写(擦除操作封装在函数内部)
擦除数据时不能改变原来已经存储的数据(读改写策略)
尽量减少flash擦除次数,延长flash寿命(擦除之前先判断是否已经是擦除状态)
具体如何实现?
读操作
mcu内部的flash读操作很简单,直接像内存一样读即可。例如读0x08000000地址处的数据:
*(uint32_t *)0x08000000;
把0x08000000强制转换为一个地址(指针),然后再解引用即可。
写操作
由于flash写之前,都必须先要按照扇区进行擦除,所以会麻烦一点。而且,擦除数据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原有的数据都给擦了,所以可以使用读改写的策略。
写数据之前,先在ram中开辟一个与扇区相同大小的缓冲区。然后把要写的扇区数据读到缓存中,然后在缓存中改写数据。最后再擦除扇区(会进行判断,如果已经是擦除状态,则无需再次擦除),再把数据写到扇区。
3. apm32f4系列flash模拟eeprom难点
3.1 apm32f4 flash存储器结构
我们先了解下apm32f4的flash存储结构:
我们主要看主存储模块,一共分为12个扇区,最小的是前面4个扇区16kb,最大的扇区大小是128kb。
前面我们说过,flash模拟eeprom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在写数据的时候,不能改变flash原有的数据。而且,解决办法就是在ram中开辟一块和flash扇区同样大小的缓冲区。
3.2 难点和解决办法
难点:
但问题是:apm32f4系列的ram大小,给用户使用的最大大小是128kb,和最大的flash扇区大小是一样大。我们不可能使用apm32f4后面的flash扇区,作为模拟eeprom实现的空间,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ram空间作为缓存。
但也不能使用第一块16kb的扇区大小进行模拟,因为第一个扇区是mcu上电启动会自动取指令的扇区,如果这个区域存储的不是合法的指令,那么会造成程序跑飞。
总结起来就是:
flash扇区太大,导致ram不足以开辟同样大小的缓冲区
不能使用第一个扇区,因为那个扇区是mcu启动固定使用的
如何解决:
提供上面分析,能留给我们进行flash模拟eeprom所使用的扇区就只有 1~3 这3个扇区符合要求。那么我们如何使用flash中间的扇区进行实验呢?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const数组,然后使用编译器属性指定该数组在flash的起始地址(比如我们指定起始地址就位于第1块扇区的首地址),大小是用户定义的flash模拟eeprom的大小。但是必须要必须要是扇区大小的整数倍。
代码如下:
/* specifies the start address of the sector. the purpose is to occupy a space at the specified address of mcu flash. */
static const uint8_t flash_para_area[flash_ee_total_size] __attribute__((section(.arm.__at_0x08004000)));
/* the buffer that write or erase sector data */
static uint8_t flash_ee_ram_buffer[flash_sector_size];
这个const的数组,其实在代码中并没有任何作用,它的目的就是占据这块flash空间,而不让编译器链接时,把代码链接到这块区域,因为这块区域是要用于用户存储数据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被擦除。
3.3 apm32f4 flash的存储区域规划
进过前面的分析和规划,最终apm32f4 flash的存储区域划分,如下图:
第1~3这3个扇区可以划分,作为flash模拟eeprom的区域,其他的扇区都是用于存放代码的区域。
4. apm32f4系列flash模拟eeprom代码介绍
可以先到geehy官网,下载f4系列的sdk,然后随便复制其中一个例程,在该例程编写flash模拟eeprom的代码实现。
4.1 相关宏定义
/* flash sector satrt address */
#define addr_flash_sector_1     ((uint32_t)0x08004000)   /* 16 kbytes */
#define addr_flash_sector_2     ((uint32_t)0x08008000)   /* 16 kbytes */
#define addr_flash_sector_3     ((uint32_t)0x0800c000)   /* 16 kbytes */
/* flash sector size */
#define flash_sector_size                ((uint32_t)(1024 * 16))
/* flash emulation eeprom total size. this value must be a multiple of 16kb */
#define flash_ee_total_size              ((uint32_t)(1024 * 16 * 2))
/* flash emulation eeprom sector start address, it's must be sector aligned */
#define flash_ee_start_addr              addr_flash_sector_1
/* flash emulation eeprom sector start address */
#define flash_ee_end_addr                (addr_flash_sector_1 + flash_ee_total_size)
flash_sectot_size:定义的flash的扇区大小。不同系列的mcu,扇区大小不一样。
flash_ee_total_size:flash模拟eeprom的flash总大小,该大小必须是扇区大小的整数倍。在f4上最多也只有3*16kb总大小。
flash_ee_start_addr:flash模拟eeprom的flash起始地址,起始地址是必须要扇区对齐的。即只能是扇区的起始地址。
4.2 读写接口函数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使用读数据、写数据接口函数即可。
/*
* readaddr: 读数据起始地址
* pdata:   指针,指向保存读出的数据的缓冲区
* len:     读取数据的长度
*/
void flash_ee_read(uint32_t readaddr, uint8_t* pdata, uint32_t len);
/*
* readaddr: 写数据起始地址
* pdata:   指针,指向需要写入数据的缓冲区
* len:     写入数据的长度
*/
void flash_ee_write(uint32_t writeaddr, uint8_t* pdata, uint32_t len);
5. 另一种flash模拟eeprom方案介绍
前面介绍的,是flash模拟eeprom的其中一种方案。特点是直接对flash进行操作,但也是实现了对flash按字节的读写操作,而且不会改变flash原有的存储数据,而且还可以跨扇区进行读写数据。
另外,还有另一种flash模拟eeprom的实现方案。
5.1 数据存储格式
该方案需要使用至少两块相同的扇区/页,使用至少两个相同大小的扇区/页,其中一个扇区处于有效状态,而另一个扇区处于擦除状态。然后每4个字节分为:2字节data + 2字节virtual address 的存储格式。具体数据存储格式如下:
其中:
每个页的第一个存储区,保存当前的页状态。
flash address:就是mcu flash的实际地址,在代码中并没有使用到,只用到页起始和结束地址。
data:用户存储的数据。
virtual address:对应数据的虚拟地址,在读数据时,我们需要根据这个虚拟地址进行寻址。
存储变量的个数:扇区大小 / 4 - 1。比如 2kb / 4 – 1 = 511,即最多可以存储511个变量。
5.2 扇区/页状态
每个扇区/页都有三种状态:
有效状态:该页包含所有的有效数据,读写数据在该页进行
擦除状态:就是一个空的页
数据传输状态:当一个页写满时,把已经写满的页的有效数据复制到本页的状态
5.3 数据更新过程
该方案有数据读、写、转移三种过程:
写数据:从页起始地址开始寻址,找到第一个已经被擦除的区域(比如前面的数据存储格式的图片,flash address = 24的位置),然后把数据和对应的虚拟地址一起写入。当第二次改写同一虚拟地址处的值时,会在flash新的位置,存储该虚拟地址的值。比如比如前面图片的flash address = 20的地址处,存储的虚拟地址是0x7777,是第二次出现的虚拟地址,修改数据就是会这样在新的位置存储新的值。其中最后一次存储的数据,才是有效数据。
读数据:从页结束地址开始寻址,找到对应地址最后一次改变的数据(其实就是有效数据)。比如前面的数据存储格式的图片,有两个0x7777地址对应的数据,只会返回最后一次改变的数据。
数据转移:当页0写满时,会把该页的有效数据全部复制到另外一个空页(页1)。然后再擦除页0,把页1标记为有效状态,再页1继续写数据。
6. 后续补充
目前,我只实现了flash模拟eeprom第一种方法的代码。这里留个坑,我后续会实现apm32f4系列的第二种flash模拟eeprom的代码。
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把apm32f1系列的mcu,也一起实现了flash模拟eeprom的代码吧。
反正暂且先留个坑吧。

凌力尔特:太阳能和风能在智能电网中所涉及的关键半导体技术
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的基础知识
振动筛配件有啥?
只租不卖?服务器内存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小霸王声明并未破产,此小霸王非彼小霸王
APM32F4 Flash模拟EEPROM介绍和代码实现
图森未来获得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资格
Wi-Fi 6是什么,它自身具有哪些优势
4中二叉树的遍历方式介绍
基于SAR转换器防止应用前端产生冲突
Vivado不是FPGA的设计EDA工具嘛?
亚运会智能交通电子警察系统
高频变压器的骨架介绍
投资5000万元!瑞能半导取得中电化合物1.4663%股权
Arm的IPO结果会如何?Arm如何抵御来势汹汹的RISC-V?
电流变送器选型注意事项
两家超过100亿IC设计巨头,给国内芯片产业新希望!
中国航发航材院成功研制出新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
移动设备崛起时代,看汽车制造厂如何锁定商机
数字音频有哪三类 数字音频的主要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