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nanodesigner全定制ic设计解决方案》在线研讨会火热举办,概伦电子高级应用经理逯文忠分享了nanodesigner产品的设计初衷、技术优势及战略落地。错过直播也没关系,一文带你了解概伦电子承载eda全流程的平台产品nanodesigner。
why nanodesigner
近几年,国际对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出口管制措施越来越严格,涉及到半导体、通信等行业。最近又有消息传出要对特定类型的eda软件实施新的出口限制,将波及到14nm及以下制程,旨在减缓中国设计和制造先进芯片的能力,比如需要大算力的人工智能芯片等。
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生态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缺陷。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流程的支撑,eda工具必须不断创新以满足ic产业的发展需求。概伦电子一直致力于以dtco(design technology co-optimization)流程创新推动设计和制造两大环节的深度联动,针对不同应用打造eda参考设计流程。
基于以上原因,概伦电子推出承载eda全流程的平台产品nanodesigner,并搭配已在国内外市场深耕多年的电路仿真器nanospice系列,完美对接不同类型不同工艺的设计需求,打造制造和设计eda全流程,支撑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nanodesigner技术优势
nanodesigner为用户提供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存储和模拟/混合信号ic的全定制电路设计平台,支持原理图设计ndse(nanodesigner schematic editor)、智能化版图编辑ndls(nanodesigner layout suite)、交互式物理验证idrc/ilvs以及ai算法驱动的电路设计优化nd optimizer。
nanodesigner产品界面直观、易操作,无缝集成概伦电子电路仿真器nanospice系列引擎、良率导向设计平台nanoyield、大容量波形查看器nanowave,并全面兼容open access数据库等业界标准文件、各类标准工具接口,还支持强大的电路查看、编辑、自动连接等功能选项,真正做到整合原理图与版图设计、电路仿真与分析、物理验证与设计自动化于一体,为以各类存储器电路、模拟电路等为代表的定制类芯片设计提供完整的eda全流程,从而极大地提升设计效率。
nanodesigner综合设计平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路模板库、智能的辅助设计界面与插件、apr相关以及pv验证工具,以及类似c++的axel解释性语言与python语言用于支撑用户进行脚本开发编辑。其中基于ai以及遗传进化算法的优化器,将应用于器件、工艺及电路优化。在电路优化方面,可以利用自动调整电路中的器件参数,例如器件的尺寸参数及设计变量参数,通过不断仿真迭代、杂交变异,自动生成满足spec和constraint的最优器件组合,在设计与制造的相关阶段实现协同优化。
doto与nanodesigner
dtco由来已久,其实现需要在设计与工艺端共同发力,协同优化。概伦电子的dtco理念涉及工艺开发、建模建库、ip/电路设计、仿真验证、性能/良率优化和芯片制造等多个环节,包含的多种优化引擎其目标是让工艺、器件、电路得到优化。例如,内建的优化器会优化stand cell的布局布线、帮助快速生成版图,快速进行包含stand cell的电路仿真,用仿真结果来引导工艺和器件的优化。对于半导体器件spice模型、pdk工艺设计包和标准单元库这些design enablement底层支撑单元的快速开发技术是概伦电子dtco流程的一大特点。
nanodesigner的推出标志着概伦电子以dtco理念创新打造应用驱动的eda全流程的战略落地,将继续致力于为行业解决存储器设计与制造、先进工艺开发、高端芯片竞争力提升等关键问题。
城镇化率和互联网普及率,阿里和腾讯正在“瓜分”东南亚的创业圈
加密货币如何加密
电动车、摩托车灯方案 平均电流型LED 降压恒流驱动器 AP5218
RFID技术会是安防领域的突破口吗
新能源汽车中高电流驱动器介绍
概伦电子NanoDesigner产品的技术优势
华为手环3Pro发布 0.95英寸AMOLED触摸彩屏售价99欧元
邮轮控制系统中电容器的作用什么?
基于CDMA 1X的无线通信监控方案设计
UDS在CAN和以太网上的实现方案
fireflyNCC S1--Android SDK烧写软件介绍
米尔科技Keil C251 开发工具 介绍
GDC 2019:Oculus设58平方米畅玩游戏场地!
多显卡技术
到底转不赚钱 小米手环背后的那些事
HC 2022 | 一图看懂iMaster NCE-Fabric数字地图
封杀中兴:通信产业缺芯之痛 制造之痒
飞兆半导体高效LED驱动器助力欧司朗照明产品开发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区块链风险通知 谨防区块链骗局
机器时代:机器人不会毁灭人类 但人类会越来越依赖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