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重新认识了一下真正的PID

网上关于pid算法的文章很多,但是感觉有必要自己再进行一次总结,抽丝剥茧地重新认识了一下pid;
1 前言
2 开环控制
3 闭环控制
4 pid
4.1 系统架构
4.2 理论基础
4.3 离散化
4.4 伪算法
5 c++实现
6 总结
1 前言
控制系统通常根据有没有反馈会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在闭环系统的控制中,pid算法非常强大,其三个部分分别为;
p:比例环节;
i: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
pid算法可以自动对控制系统进行准确且迅速的校正,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
2 开环控制
首先来看开环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隆哥蒙着眼,需要走到虚线旗帜所表示的目标位置,由于缺少反馈(眼睛可以感知当前距离和位置,由于眼睛被蒙上没有反馈,所以这也是一个开环系统),最终隆哥会较大概率偏离预期的目标,可能会运行到途中实线旗帜所表示的位置。
开环系统的整体结构如下所示;
这里做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
input:告诉隆哥目标距离的直线位置(10米);
controller:隆哥大脑中计算出到达目标所需要走多少步;
process:双腿作为执行机构,输出了相应的步数,但是最终仍然偏离了目标;
看来没有反馈的存在,很难准确到达目标位置。
3 闭环控制
所以为了准确到达目标位置,这里就需要引入反馈,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继续举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隆哥重获光明之后,基本可以看到目标位置了;
第一步input:告诉隆哥目标距离的直线位置(10米);
第二步controller:隆哥大脑中计算出到达目标所需要走多少步;
第三步process:双腿作为执行机构,输出了相应的步数,但是最终仍然偏离了目标;
第四步feedback:通过视觉获取到目前已经前进的距离,(比如前进了2米,那么还有8米的偏差);
第五步err:根据偏差重新计算所需要的步数,然后重复上述四个步骤,最终隆哥达到最终的目标位置。
4 pid
4.1 系统架构
虽然在反馈系统下,隆哥最终到达目标位置,但是现在又来了新的任务,就是又快又准地到达目标位置。所以这里隆哥开始采用pid controller,只要适当调整p,i和d的参数,就可以到达目标位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隆哥为了最短时间内到达目标位置,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分别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跑得太快,最终导致冲过了目标位置还得往回跑;
跑得太慢,最终导致到达目标位置所用时间太长;
经过不断的尝试,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方式,其过程大概如下图所示;
这里依然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
第一步:得到与目标位置的距离偏差(比如最开始是10米,后面会逐渐变小);
第二步:根据误差,预估需要多少速度,如何估算呢,看下面几步;
p比例则是给定一个速度的大致范围,满足下面这个公式;
因此比例作用相当于某一时刻的偏差(err)与比例系数的乘积,具体如下所示;
比例作用
绿色线为上述例子中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变化;红色线为上述例子中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偏差变化,两者为互补的关系;
i积分则是误差在一定时间内的和,满足以下公式;
如下图所示;
红色曲线阴影部分面积即为积分作用的结果,其不断累积的误差,最终乘以积分系数就得到了积分部分的输出;
d微分则是误差变化曲线某处的导数,或者说是某一点的斜率,因此这里需要引入微分;
从图中可知,当偏差变化过快,微分环节会输出较大的负数,作为抑制输出继续上升,从而抑制过冲。
综上,,分别增加其中一项参数会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总结如下表所示;
参数 上升时间 超调量 响应时间 稳态误差 稳定性
kp 减少 增加 小变化 减少 降级
ki 减少 增加 增加 消除 降级
kd 微小的变化 减少 减少 理论上没有影响 小,稳定性会提升
4.2 理论基础
上面扯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初步理解pid在负反馈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下面开始推导一下算法实现的具体过程;pid控制器的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图片来自wiki
因此不难得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是比例增益;是积分增益;是微分增益;
4.3 离散化
在数字系统中进行pid算法控制,需要对上述算法进行离散化;假设系统采样时间为则将输入序列化得到;
将输出序列化得到;
比例项:离散化
积分项:
微分项:
所以最终可以得到式①,也就是网上所说的位置式pid:
将式①再做一下简化;
最终得到增量式pid的离散公式如下:
4.4 伪算法
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增量式pid实现的伪算法;
previous_error:=0//上一次偏差 integral:=0//积分和 //循环 //采样周期为dt loop: //setpoint设定值 //measured_value反馈值 error:=setpoint−measured_value//计算得到偏差 integral:=integral+error×dt//计算得到积分累加和 derivative:=(error−previous_error)/dt//计算得到微分 output:=kp×error+ki×integral+kd×derivative//计算得到pid输出 previous_error:=error//保存当前偏差为下一次采样时所需要的历史偏差 wait(dt)//等待下一次采用 gotoloop
5 c++实现
这里是增量式pid算法的c语言实现;
pid.cpp
#ifndef_pid_source_ #define_pid_source_ #include #include #includepid.h usingnamespacestd; classpidimpl { public: pidimpl(doubledt,doublemax,doublemin,doublekp,doublekd,doubleki); ~pidimpl(); doublecalculate(doublesetpoint,doublepv); private: double_dt; double_max; double_min; double_kp; double_kd; double_ki; double_pre_error; double_integral; }; pid::pid(doubledt,doublemax,doublemin,doublekp,doublekd,doubleki) { pimpl=newpidimpl(dt,max,min,kp,kd,ki); } doublepid::calculate(doublesetpoint,doublepv) { returnpimpl->calculate(setpoint,pv); } pid::~pid() { deletepimpl; } /** *implementation */ pidimpl::pidimpl(doubledt,doublemax,doublemin,doublekp,doublekd,doubleki): _dt(dt), _max(max), _min(min), _kp(kp), _kd(kd), _ki(ki), _pre_error(0), _integral(0) { } doublepidimpl::calculate(doublesetpoint,doublepv) { //calculateerror doubleerror=setpoint-pv; //proportionalterm doublepout=_kp*error; //integralterm _integral+=error*_dt; doubleiout=_ki*_integral; //derivativeterm doublederivative=(error-_pre_error)/_dt; doubledout=_kd*derivative; //calculatetotaloutput doubleoutput=pout+iout+dout; //restricttomax/min if(output>_max) output=_max; elseif(output<_min) output=_min; //saveerrortopreviouserror _pre_error=error; returnoutput; } pidimpl::~pidimpl() { } #endif
pid.h
#ifndef_pid_h_ #define_pid_h_ classpidimpl; classpid { public: //kp-proportionalgain //ki-integralgain //kd-derivativegain //dt-loopintervaltime //max-maximumvalueofmanipulatedvariable //min-minimumvalueofmanipulatedvariable pid(doubledt,doublemax,doublemin,doublekp,doublekd,doubleki); //returnsthemanipulatedvariablegivenasetpointandcurrentprocessvalue doublecalculate(doublesetpoint,doublepv); ~pid(); private: pidimpl*pimpl; }; #endif
pid_example.cpp
#includepid.h #include intmain(){ pidpid=pid(0.1,100,-100,0.1,0.01,0.5); doubleval=20; for(inti=0;i<100;i++){ doubleinc=pid.calculate(0,val); printf(val:%7.3finc:%7.3f ,val,inc); val+=inc; } return0; }
编译并测试;
g++-cpid.cpp-opid.o #tocompileexamplecode: g++pid_example.cpppid.o-opid_example
6 总结
本文总结了pid控制器算法在闭环系统中根据偏差变化的具体调节作用,每个环节可能对系统输出造成什么样的变化,给出了位置式和增量式离散pid算法的推导过程,并给出了位置式算法的c++程序实现。
由于作者能力和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纰漏,请不吝赐教。


OPPOR11最新消息:OPPOR11硬件配置全面升级,价格首次曝光!销量冠军还会属于OPPOR11吗?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报告
酷冷至尊即将推出新一代暴雪T610P ARGB
阿丘科技持续领跑国内工业AI视觉市场
PSRR:关于开环闭环D类放大器
带你重新认识了一下真正的PID
大圆柱4680、软包锂电池关键制程工艺设备
LED照明驱动器技术发展趋势
千元内最好的挂脖蓝牙耳机是哪款?千元内挂脖蓝牙耳机榜单
iPhone8要回归初代?要知道万人迷的iOS“小白点”已经被嫌弃
投资31亿美元,德州仪器将新建 12英寸模拟半导体晶圆制造厂
浪涌保护器的前端防线:SCB后备保护器
Python怎么使用漫威库
为什么蓝牙产品要申请BQB认证?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受技术制约
光纤传输设备的类型
意法半导体如何打造高功率密度USB-PD充电器
Razer将于10月10日发布旗下第二款手机
国产DSP芯片厂商苏州洪芯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资料干货】入门IC设计,资深芯片设计工程师带你起飞(领IC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