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未用的管脚一般怎么处理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越来越大,如今的大规模芯片都集成了很多功能模块,但是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我们又不可能把芯片所有的功能模块(或者说接口)全部用上,因此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管脚会“用不上”,那这些未用的管脚一般怎么处理呢?
对于未用管脚的处理,笔者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管脚分类
很多人一听到分类就开始头痛了,管脚的类型有那么多,接口的电平也不尽相同,怎么分类?
其实这里的分类只有简单的一个依据,即管脚是属于输入还是输出(input or output?)
哦,好像还有一类既是输出又是输入的bidirectional,一般这一类管脚通常就当做输出管脚来看待即可。
对于输出管脚output pin,除非芯片有特殊说明和要求之外,都是可以直接悬空处理的。
第二步:对照手册
一般芯片的手册对于管脚的使用都会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和要求,下面是altera的fpga手册中对于三个input管脚处理的说明:
第四列中有明确的说明,对于dev_clrn和dev_oe这个两个管脚,不使用的情况下需要直接接地处理,而对于data[5:15]这一组信号,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悬空处理。
经过第二步之后绝大多数的input管脚都有了合适的处理。那么问题来了,总会有那么一些input管脚,纵使找遍了手册每一个角落,厂家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处置建议,那该怎么办呢?
第三步:对照管脚功能做处理
上面第二步提到,对于一些厂家没有给出处置建议的未用input管脚,可以按照管脚的功能来做一些原则上的处理动作:
一些时钟输入类功能的管脚,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最好直接接地处理或者通过一个下拉电阻接地,防止管脚受到干扰影响芯片正常运行。
一些使能控制类的管脚,如果不使用,最好上下拉到一个固定的功能触发电平,让管脚有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平输入。
对于硬件配置类功能的管脚,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需要固定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当然大多数的芯片内部一般都有默认的上下拉匹配,也可以选择悬空处理,但是如果是比较敏感的信号的话,外部一个强制的上下拉会可靠很多。
最后一个终极大招,对于极个别管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把上下拉电阻都预留,调试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表现来选择是上拉还是下拉。


天呐!三星又出事了?说好的note7以后不炸呢!真是啪啪打脸!
一加5怎么样?一加5深度评测:性能强劲,国产旗舰手机的骄傲
Marvell 连续五年荣获全球创新企业百强称号
满足我所有需求的照明灯才是好灯
5G+AI、5G+IoT带来的创业新机会
芯片未用的管脚一般怎么处理
东京大学利用激光特性开发出更通用的自适应驾驶光束技术系统
电瓶修复技术—历史的电池组充电明细参数
氮化镓快充价格走势分析 59.9元的氮化镓充电器表现如何
完成交付:小鹏G3搭载Xmart OS车载智能系统
智能化升级:AGV搬运机器人在物流和生产中的多方面优势
2020年奔驰S级搭载AR-HUD,掀起了HUD上车热潮
关于ARM中断控制器的介绍
Matter,IoT混乱时代的终结者
ST新海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349.72万元
什么是纳米技术电池?
科创板南微医学股东代表监事刘玚介绍、履历信息
LED单色屏发送超时的原因分析
旗舰手机为什么贵?
关于基于自编程功能的MCU Bootloader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