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易派电子科技毫米波雷达感应人体存在控制灯光亮灭,为何比红外技术更适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对智能照明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同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而来是更多选择,因为我国的智能照明产品种类居多,其中很多产品所使用的传感器就有些差异,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家用智能照明,选择毫米波雷达还是红外?
雷达,即“无线电探测和测距”,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的方式,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的设备。
毫米波雷达是基于多普勒雷达原理,其平面型天线发出极低功率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波,抗干扰能力强,受外界自然因素影响小,性能稳定可靠。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和其他杂波的干扰﹑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安全方便,是一种新型实用的照明设备辅助节能产品。
红外感应原理: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或身体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集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头出水;当人体的手或身体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没有接受信号,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的关水。
微波雷达与红外技术的对比分析:
(1)探测范围
一般用于灯控的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范围可达8-10米,而红外技术感应受环境的影响,功能不稳定。如红外感应在冬季探测的距离为3-5米,而夏季探测距离只有1-3米,因而在现在很多照明场所很多采用的是雷达感应
(2)外观形状
毫米波雷达可以穿透非金属物体,所以雷达感应器可以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内置在灯具内部,外表看起来就是个常规的led灯管,其实带有雷达感应功能;红外技术感应特性,红外人体感应接受头必须露出,来收集环境的红外能力变化。
(3)抗干扰性
红外技术感应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在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灵敏度明显下降,甚至失效,同时也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比如受到气流、尘埃、烟雾的影响,探测的精准度降低。
(4)场景适应性
红外只对反射红外线的物体或者人体有效,其被动穿透性较差,人体红外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微波雷达的灵敏度非常高,其射频信号可以穿透非金属物质,如可以穿透胶合板、薄木板、塑料和不透明玻璃等不同类型的材料,方便用户可以选择安装在任何的位置,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智能照明。
微波雷达感应模块的探测距离更远,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同时雷达感应模块还可以穿透非金属物质,可全天候全天时工作,不受环境、温度、灰尘等气候的影响,这些优点,都是红外技术感应无法比拟的。


Matter认证: 为物联网设备所带来的价值
特朗普气炸了!华为居然还能通过开源获取美国技术
使用氨气检测仪的原因是什么
macOS和Linux的内核之间的区别详解
场效应管与igbt管区别 怎样区分场效应管与IGBT管
厦门易派电子科技毫米波雷达感应人体存在控制灯光亮灭,为何比红外技术更适用
SA4828管脚图
智能功率模块(IPM)为工业设备提供卓越保护
路由器需要升级吗
简析建筑安防系统演变和新时代解决方案
浅析PCB大幅面自动化激光打码机
三连庄!美光7450 SSD斩获WEAA年度存储器大奖
华强北又出新作 华为Mate 40保时捷版明目张胆被山寨
中国移动正在密切结合5G与边缘计算
HTC研发的新一代VR设备“Oasis”,或将2017年CES发布
华为发布基于台积电5nm架构的麒麟9000和麒麟9000E芯片
亚马逊宣布了针对亚马逊EC2的集群计算实例
输电线路高频保护概念_输电线路高频保护信号
总结一颗ARM架构芯片软硬件组成
矽映电子MHL发射芯片获七款基于联发科参考设计的新机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