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压舱石。任何一个时期,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但是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却从未消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其中尤以病虫害因素最为普遍,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
行业痛点
据统计,近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65亿亩次、防治面积80亿亩次,经病虫害有效防治,每年挽回粮食产量损失2000亿斤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病虫害防治的意义不啻于拥有3亿亩隐形耕地。
传统病虫害测报以人工测报为主,“靠人眼、靠手摸、靠腿跑”,费时耗力工作量大,而且覆盖面积小,所有信息都需要人工收集后再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发布防治方案,无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受到影响。另外,随着基层人员的日益减少,测报工作将愈发难以支撑。目前,针对病虫害的主要方式还是采用喷洒化学农药,但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于作物品质也会有影响,无法达到绿色防治的要求。
政策导向
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对于病虫害防治一直高度重视,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与此同时国家也曾多次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指导。2020年5月1日施行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依法推广应用,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智能化。”
病虫害的准确测报是有效开展防治措施的重要前提。在政策指导先行的影响下,催生了病虫害预测和防治智能化热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一种新趋势。托普云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病虫害预测和防治领域的探索也从未止步。
智能防治
托普云农作为数字农业领域的先行者,在行业兴起之初便优先布局,目前产品已经覆盖产业链上多个领域,现有产品不仅市场份额大,而且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已为行业内提供众多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病虫害预测和防治领域,托普云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农民更高效、更方便地解决农作物“看病问诊”的难题,让植保和农业生产变得更轻松。
托普云农研发的智能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由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捕捉系统等智能装备组成,通过图像识别、物联网等人工智能手段自动完成虫情等信息数据采集,由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病虫灾情及时监测预警。系统对害虫虫体可进行自动标记和识别,可对害虫进行分类计数,目前可识别种类多达100多种,识别准确率高于85%。
随着时间延伸和数据叠加,即可生成区域内的虫情趋势分析图,植保管理人员只需要查阅后台分析图表,即可做出虫情趋势研判,进而制定防治策略。目前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许多省市的农业示范项目,为虫情和灾情的测报预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协助指导监测区域内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如在浙江省,智能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2018-2020年数据的统计,绘制出大螟和二化螟的历年虫量趋势图,总结分析出各自的虫情爆发期,对于分时段开展针对性害虫防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害虫击杀率。
未来探索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专业化病虫害预测和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病虫害预测和防治智能化领域已实现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如病虫害的雷达监测系统还没有成网;在病虫害数据预报、预防等方面,还面临巨大的工作量。
未来,托普云农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拓展现有产品功能并完成优化,实现更全面的数据监测。同时研发覆盖新型病虫害系统产品,丰富产品链,如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实现更精准防治。在规模化防治上,实现从单片独立区域监测到全国统一联网监测,形成国、省、市县的多层联动,实现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指导统防统治工作的有效落实。
智能化病虫害预测和防治是信息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的积极探索,构筑了田间病虫害防治的“数字防火墙”。托普云农将持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配电终端一键式自动化批量检测实现方案
特斯拉推出新款Model X标准续航版 售价88490美元
小米6、荣耀9对比评测:小米6、华为荣耀9谁更值得入手?看看配置、外观、价格、系统对比才知道!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实现芯片自给
开发VR游戏需要注意哪些东西?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障粮食安全
飞利浦照明王昀:物联网时代 智能照明将成趋势
双面散热汽车IGBT模块热测试方法研究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和工作原理讲解
恩智浦携手五大合作伙伴成立RF能量联盟 大力推动固态RF能量普及
高比能锂金属二次电池上的最新进展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包含哪些技术?
欧姆龙,机械自动化控制器 NX1系列,已在中国市场首次发售
三款AMD锐龙7000智酷版处理器正式上线
Microchip推出最新版本统一软件框架 增加简化设计功能
谁在给水氢发动机加油
LGG3拆解 内部构造并不复杂
便携式医疗设备的应用和开发考量
思博伦通信Avalanche网络应用测试方案
工业插头设计的历史观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