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新知: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机型设计与触控发展

据npd displaysearch--传统的笔记本电脑采用掀盖式设计,因此若是直接将触控功能做在屏幕上,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很恰当。不过由于从windows 7开始,微软就已经大力支持触控操作,而且windows 8的metro接口更是为了触控为主的操作而设计,因此各大品牌近年来均不断地为笔记本电脑开发各种机型设计(form factor),以便能将触控更自然、便利地融入使用者的使用情境中。
一般认为平板电脑比较适合“消费内容”导向,而带键盘的笔记本电脑比较适合“输入内容”导向,不过大多数使用者的使用情境往往介于两者之间,只是时间的比重不同。若是未来ultrabook在重量上已经可以在1公斤左右甚至更轻,那么与平板电脑之间在重量及可移植性差距缩小(new ipad wi-fi版本约652克),其较强大的效能与使用情境弹性(同时输入与消费内容),也许反而可以成为对抗平板电脑的优点。
图:各种既有的、新一代支持触控的机型设计
除了将触控导入于笔记本电脑屏幕外,从过去到现在也一直有新的创意想法在开发、进行中。过去当windows vista问世时,sideshow的功能让笔记本电脑多了一个小屏幕(如asus w5fe)。虽然当时并不是触控屏幕而是采实体按键,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目的(像是信件、日程、音乐播放等),用户就不需要打开笔记本电脑、而直接于这个小屏幕操作。后来的创意还有像是:sharp将in-cell内嵌式触控面板导入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以及intel于2012年ces展中所揭示的nikiski概念。nikiski在正常键盘输入时可充当触摸板,合起来时又如同sideshow的附加屏幕,不过却可以触控支持metro接口的使用。受限于当时时空环境里消费者使用情境、相关技术、成本等因素的成熟度与配合,这些创意或其衍伸当时并未真正导入市场,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些创意未来就没有面市的可能性。
图:触控在笔记本电脑里除了屏幕外的其他应用
在平板电脑的冲击之下,对触控屏幕的支持与需求,未来将使ultrabook开始其机型设计的演变,以支持触控屏幕功能、消化这项平板电脑的独特优势。事实上,windows 8兼具传统的aero窗口接口,也打造全新的、适合触控的metro接口,也正是促成机型设计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现阶段ultrabook对笔记本电脑品牌与使用者现仅是轻薄、高可移植性的意义,但是未来的发展却不仅于此,并可归纳为三点:
引领笔记本电脑更加轻薄化,同时不牺牲效能;效能是笔记本电脑很重要的市场立基点。
冲击高端平板电脑,让(无键盘、arm核心的)平板电脑往价位较低、尺寸较小的区隔定位。
发展有创意的机型设计演变来消化触控屏幕,让用户更换使用情境,而不需更换装置,并享有可移植性。
那么为了配合这样的发展趋势,触控屏幕的结构又将会进行怎样的演变?与ultrabook机型设计有关的重量与薄型化(以提高装置可移植性)相信会是主要方向。目前成熟的触控模块结构都是外挂式的,不论传感器采用的是玻璃(g/g)或是薄膜(g/f/f)。这样的结构除了增加厚度、重量外,也增加了贴合次数,从而也降低了良率。以apple ipad来说,第一代的机种采用0.5mm的玻璃作为传感器,到了2011年第二代ipad 2,传感器玻璃厚度改为0.4mm,相对地整机的重量也有所改善,大约减轻了80克左右(第三代new ipad又因为背光模块、电池加大等因素使得重量增加)。
触控模块厂正在积极研发的是单片玻璃触控技术(g2 or ogs, one glass solution),该技术直接将x/y感应线路以sito方式整合到表面玻璃下方,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玻璃基板或是薄膜,不仅减少了贴合次数和厚度,也减轻了重量。虽然也有些模块厂采用g1f结构(也就是一片薄膜加上表面玻璃来分别镀上x/y线路),但这是迁就原有的传感器线路生产设备;如果,模块厂设备的线路精细度可以直接以sito方式上表面玻璃(也就是g2),那么就不需要g1f的结构。
总结来说,ultrabook在这个时间点切入,已经不单纯只是将装置做得更薄、更轻的意义,而windows 8会在相近的时间点发表,自然也不是巧合。ultrabook先从轻薄与可移植性切入,接着将进一步有不同的机型设计演变,以融合触控屏幕功能。触控操作方式的亲和性、流畅性已经无庸置疑地受到使用者肯定,而触控也将随着ultrabook演变的需求,进一步地提供更合适装置需求的结构。

金航标发布:无线系统概述
ARM发布自动驾驶芯片架构,重新宣示车载系统市场的主权
频率响应法--频率特性
电感式Kplus传感器的功能及特点
源同步信号跨时钟域采集的两种方法
设计新知: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机型设计与触控发展
MIUI新添短时降水预报功能,实用还是噱头?MIUI开发版上线2小时降水预报功能
还在苦苦等待OLED普及吗?苹果正致力开发Micro LED屏幕
未来电源发展的架构--分比式功率
当无人机遇上VR,这下真的要上天!
如何轻松实现 FPGA 加速?
聚焦4G竞争:中电信4G规划曝光 投建过千亿
热电分离铜基板技术要点
苹果再次启动招募 因收购Turi后成立新机器学习部门
揭秘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为何无法实现人类的推理或产生意识
三星Galaxy M系列的首款新机曝光
粮食水分测定仪怎么样,它有哪些优势
买充电宝主要看什么参数?性能最好的充电宝推荐
Velis Plus SA电热水器利用云智能实现了“用户+云端+终端”的智能互联
马斯克证实存在‘疯狂麦克斯’模式,特斯拉测试中的诸多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