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型化K波段下变频组件的设计

0引言
下变频是把射频微波信号通过下混频变换至中低频来进行后端处理,是现代通信接收系统接收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广泛应用于微波毫米波通信、雷达、遥感以及侦察与电子对抗等现代电子系统中。至今各种射频微波系统中几乎都采用了集成电路下变频器,主要是因为集成式下变频器体积小、性能稳定可靠、一致性好,可以适应各种特殊应用。
本文在k波段设计了一款集成下变频组件,分别完成了多个部件的仿真计算,最终集成仿真的结果较好的满足了设计要求。
1整体方案设计
本文设计的k波段下变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rf频率为19.5 ghz~21.5 ghz;if频率为900 mhz~1 500mhz;3阶交调≥30dbc;增益平坦度≤±1db;p1≥5 dbm;变频增益≥10 db。
同时,在达到上述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力求达到小型化的要求。
根据上述需实现的技术指标和功能,k波段下变频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镜像抑制滤波器、混频器、二倍频器、增益放大器、本振滤波器、中频放大器,其总体实现框图和电平分配如图1所示。在总体方案中,本振信号先经过一个有源二倍频器变频放大,然后经增益放大器和滤波器放大后,接入混频器的本振口;射频信号经镜频抑制滤波器后,接入混频器的射频口;两路信号经混频器混频至中频输出,考虑到组件变频增益等要求,在中频输出端加入了一个中频放大器。
2分部件仿真
2.1倍频放大链
如图1所示,倍频放大链包括有源二倍频器、增益放大器、带通滤波器,为混频器提供稳定的本振输入功率。
二倍频管芯采用nec公司的hemt管ne-32400;介质基片采用rogers公司的duriod5880,介电常数εr=2.2,基片厚度h=0.254 mm。根据管子的特性,在软件中对偏置电压进行扫描,得出最佳的偏置电压,从而确定管子的静态工作点:vgs=-1 v,vds=2 v。图2是在输入频率9.6 ghz、输入功率7 dbm时的输出频谱。该倍频器提高了二次谐波的输出功率,大大抑制了基波和其他谐波的输出。
增益放大器采用ums公司的ec2612,该phemt管的相关增益在18 ghz达到了12 db。由于该器件在工作频带内不是绝对稳定,设计了负反馈电路来保证管芯的绝对稳定。图3和图4分别是放大器的增益和驻波比仿真结果,放大器的增益在8.8 db~9 db,平坦度在±0.1 db之间,驻波比小于1.5。
倍频链中还包括一个带通滤波器,按照图l的电平分配,设计一个5级微带线耦合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为19.3 ghz,相对带宽为8%,设计版图见图5。
在图中可见,滤波器的带内插损约1 db,通带内s11最差为-25 db。把得到的原理图导人版图进行滤波器momentum版图级仿真,仿真结果见图7,带内差损小于2.2 db,相对原理图仿真结果有一定恶化。
将上述3个分部件电路级联仿真,图8是在输人中心频率9.6 ghz、输入功率7 dbm时的倍频放大链的输出频谱图。由图中可看出,倍频链对基波抑制很大,二次谐波输出功率约为16 dbm。
2.2 k波段混频器
根据下变频组件的方案电平分配,这里设计了一个单平衡结构的混频器,选用alpha公司的型号为dmk2790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固定射频中心频率20.5 ghz,本振中心频率19.3 ghz,射频功率-20 dbm。对本振功率扫描,如图9所示,匹配后变频损耗在6 db附近。固定本振频率19.3 ghz,本振功率15 dbm,射频功率-20 dbm。
对射频频率进行扫描,由图10可知,变频损耗在7.5 db附近。固定射频频率为20.5 ghz,本振频率19.3 ghz,本振功率15 dbm。对射频功率扫描,由图11所示,当射频功率7 dbm时,混频器达到1 db压缩点。固定射频频率20.5 ghz,本振频率19.3 ghz,射频功率-20 dbm,本振功率15 dbm,中频端口输出频谱如图12所示,在中频输出端接入低通滤波器后,在隔离度上对混频器有较大的改善。
固定本振频率19.3 ghz,本振功率15 dbm,射频功率1 dbm,射频信号分别为20.505 ghz和20.495 ghz,两者幅度相同,频率相差10 mhz。经混频器混频后,输出频谱如图13所示,经混频后不仅输出有1.195 ghz和1.205 ghz两个中频信号,且由于非线性特性产生1.185 ghz和1.215 ghz两个交调信号。
此时,3阶交调系数约为-7.6+39.4=31.8 dbc;3阶输出截止点约为8.3 dbm。
3系统集成设计
由系统方案框图可知,除以上完成设计的分部件,整个下变频组件还包括中频放大和射频滤波部分。这里,中频放大器选用mini-circuits公司的era-8sm,它的工作频段为dc-2 ghz,增益大于25 db,在2 ghz时1 db压缩点为12.5 dbm,噪声系数为3.1 db,3阶交调截止点为25 dbm。
在射频端口加入一个带通滤波器,对镜频进行抑制。由于镜频频率是2ωl-ωs,所以混频器的镜频是17.7 ghz~18.5 ghz。该带通滤波器仍采用5阶平行耦合线来实现。通过仿真计算,保证该滤波器的镜频抑制度大于20 db。
对整个组件进行级联仿真,并进行版图设计和仿真。当输入射频频率为20.5 ghz、本振频率9.7 ghz时,对本振功率进行扫描,当本振功率在5~10 dbm时,变频增益为18.2 db~18.5 db,如图14所示。图15和图16分别是本振和中频端口的驻波比,由图所示驻波比均小于2。
当本振频率9.3 ghz、本振功率7 dbm时,对输入射频频率进行扫描,如图17所示,变频增益在16 db左右,增益平坦度在±1 db之间。
当本振频率10 ghz、本振功率7 dbm时,对输入射频频率进行扫描,如图18所示,变频增益在16 db左右,增益平坦度在±1 db之间。
图19给出了整个k波段下变频组件的版图,经合理布局,整个组件版图控制在47.5 mm×28 mm之内,较好地达到了小型化的要求。
4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一个小型化k波段下变频组件,其中倍频器采用有源二倍频方案,滤波器采用平行耦合线结构,混频器采用混合环单平衡混频结构。本文给出了上述部件的仿真结果和整个组件的仿真结果,都较好地满足了设计指标;并给出了整个组件的最终加工版图,整个组件尺寸控制在47.5 mm×28 mm内。


MEAS PCA-116-100位移传感器 直线测量
EH78系列单片机的编程技巧
串口常见的电气标准和协议,串口数据包的组成
2019年,AI in All将在哪些领域带来惊喜?
宜百利:“世界艾滋病日”将至,这些知识你get到了吗
探究小型化K波段下变频组件的设计
富昌电子携手Lumileds推出高功率圆顶发光器LUXEON HL2X
什么是三极管?
英特尔集成光电研究的最新进展:推动共封装光学和光互连技术进步
2021款凯雷德:搭载全球首款OLED曲面屏,即将上市
最新医疗成像技术 可辅助理解大脑运行
Kickstarter众筹:超低价Xilinx Spartan6入门开发套件
台积电2纳米制程或将领先对手三星及英特尔
M12传感器连接器航空电缆-母头 4 针直角
谷歌发布神经天气模型,可精准预测未来8小时降雨
华为5G在MWC前夕发音:砥砺前行,持续引领
2019世界VR产业大会释放重磅信号,5G+AI引爆XR发展
我国首个计算机软硬件基础PK体系标准正式发布
倡导“健康照明”,提高光品质及舒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半年ipv6的成绩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