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实、生动、全面地传递信息一直是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从最初的口口相传,到文字报道,再到20世纪兴起的图片、声音和视频,内容形态越来越丰富。
最近一年,随着vr技术的兴起,vr技术的“3i”核心特征,即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带领受众以第一视角去真正感知新闻发生时的现场感,使人们发现vr在新闻报道上大有可为。
2015年10月,纽约时报推出nyt vr成为首个试水vr报道的世界级权威媒体。之后大量的媒体跟进,bbc、abc news 、美联社、《体育画报》纷纷推出vr内容。
如今看来,vr不仅是新闻传播的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vr让读者与新闻故事的接近性更强。
可是,当大数据新闻、机器人写稿出现后,有人担心记者要失业了,那当新兴的虚拟现实新闻出现后,又有什么问题呢?
并不是所有新闻均适合vr
与文字、图片和视频这三种内容形式广泛的适用性不同,并不是所有新闻报道均适合vr,事实上,大多数场景并无必要采取vr报道——制作和阅读成本更高,速度较慢,vr报道无法体现优势。
对于一般的城市新闻、时政动态、社会新闻,人们只关心“发生了什么事儿”,快速高效获取信息就够了,还有一些深度报道,例如财经报道、人物报道,同样不适合vr。
网易团队的看法是,视觉奇观类的新闻题材更适合做vr新闻,还有就是人为隔绝导致无法亲临现场的时候,比如纽约时报首个vr新闻就选择了新闻故事:《the displaced(流离失所)》,报道了战争对儿童影响。这类题材,需要现场感,但没有多少人能去到中东战场,vr将带来巨大的震撼。当然现阶段出现最多的是全景新闻,而不是真正的vr新闻。
移情效果的两面性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移情效果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可以加速事件的传播与感染力,以达到传播者预期的目的。电影制作人、lightshed创始人gabo arora曾这样描述联合国通过vr电影做公益筹款的效果:在观看公益vr影像之后,每6个人当中就有1人捐款,不仅是捐款率提高了,而且每个捐款额也提高了10%。
vr技术的强项在于影响观众的感官,从而造成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在场感与参与感。然而,这种感同身受可能导致情感在用户群体中快速蔓延,导致理性“公众”退化成非理性的“群众”。
“群众”指身体上相互接近,因而情绪上容易相互感染的人群;而“公众”则是身体上相互远离,意识上由大众媒介连接的人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众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只要他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立即就会坚定地认为它是不容辩驳的。群众的情绪是极端的、冲动的、偏执的、专横的。一般认为“公众”比“群众”理性。
vr新闻强烈地诉求于用户的感官,通过强大的暗示与感染机制,使得群体的人变成了智力低下者,不辨是非,不论对错,绝对服从于群体意见和情感,从而极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新闻泛娱乐化
虚拟现实新闻借助新奇有趣的呈现形式以及工具,让受众能够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感受另一个世界的信息和内容,大大刺激了观众的猎奇心。
但新闻是严肃的,人们获取新闻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助于生存和生活的信息。而如今虚拟现实的火热,让一些媒体纷纷跟风,搞出“vr新闻”的噱头,事实上他们都没真正理解vr新闻是什么。
正如今年两会期间,评论员杨禹对“全媒体记者”进行抨击,认为新闻在堕落,新闻记者凭借一些噱头技术对新闻现场胡拍一番,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
“电视人”到“虚拟现实人”
林雄二郎的“电视人”概念,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
一流的vr技术制作能力赋予新闻事件以超强的拟真能力,能够将一切现实的或想象的、抽象的对象栩栩如生地再现或模拟出来。而这种逼真的模拟,抹杀了受众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让受众一味追求这些逼真的画面,沉醉于感觉上的享受。
数字技术的大量运用、视觉奇观的轰炸使人们的文化想象日趋萎缩,审美能力日益钝化。在这个层面上来说,vr新闻可能会导致人类成为“虚拟现实人”。
vr新闻是新闻可视化的一种创新手段,如graham roberts所言,传统视频或者图像,后期可以对每一帧进行剪接,因此很容易在内容上筛选出有利于表现自己立场和利益的新闻,并可以进行议程设置,影响公众心中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排序。而vr可以看到全景,是全部画面都被捕捉,因此没法由传播者裁剪编辑,而是由读者来裁剪,至少某一种程度是这样的,是跟传统不同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新闻现场和客观事实。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拒绝科技的进步,更不能畏惧科技的发展。对虚拟现实新闻的担心是为了更好的探索适合的、正确的使用方式。
RFID技术赋能长江镇江航道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试点运行
PC的组成是利用CPU和GPU的计算单元再用高速网络连接起来?
传感器模块 – 无补偿但具有成本效益
电气主接线方式大汇总
2020年,一度黯然失色的磷酸铁锂电池重现曙光
VR技术赋予新闻事件真实感,接近性更强
led灯线路板的作用及原理
透视笔记本光驱(NB知识扫盲)
Linux编程中定制带级别的log
高速ADC系统中减少数字反馈
三星Galaxy S11系列三款渲染图曝光 后置五摄完全不把“对称美”放在眼里
树行业之目标 做产业化先锋——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昆山传感器市场
Avalanche是如何解决比特币现金中常见问题的
Hubi交易所正式加入香港区块链协会(HKBA)
真空泵直流无刷永磁电机该如何去选型
智能安防市场趋于民用 民用安防行业正在迎来爆发
一款可以应用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的紫外线传感器
固态电池的出现,让锂电池无地自容
美国究竟有多少高科技公司 华为事件让我们启思
从生产到销售,全方位解析解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