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5G手机产业格局到底如何?万众期盼的5G全网通手机发展怎样?

都说2019是5g元年,如果说年初5g的江湖里,群雄还只是小试牛刀的话,现在将近年中,各路英杰悉数登场,战报频传。
韩国已抢先发布5g商用;特朗普在白宫举行5g部署活动;华为、oppo、vivo、小米等5g手机在近期会上市,三大运营商也正集采5g手机;就连翻脸的苹果和高通,也在近期达成和解,只为共同抢占5g手机机会。
那么,当前的5g手机产业格局到底如何?万众期盼的5g全网通手机发展怎样?众所周知,5g终端成熟的关键是5g终端芯片的成熟。但是,5g终端芯片的研发十分困难。芯片巨头英特尔实力强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力5g终端芯片,以满足苹果手机的需求,但遗憾的是,最后未能成功,不得不放弃。
其中在5g终端方面,华为5g手机近期多次在运营商的5g网络测试中出现,成为各个运营商发展5g友好用户的关键产品。就在近期的2019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fellow艾伟详细介绍了华为5g终端芯片巴龙5000的最新进展,还面向智能家居市场介绍了凌霄芯片的情况,着力于打造无处不在的5g全网通体验,非常值得解读下。
5g网络建设进入井喷期,挑战却层出不穷
双卡全网通手机,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也备受用户欢迎。5g全网通手机,意味着一部5g手机可以支持2g、3g、4g、5g网络,而5g全网通体验,需要网络与终端都成熟,且互相匹配,要实现并不容易。艾伟指出,虽然5g相较于之前2g/3g/4g而言,成熟速度更快,投资回报周期更短,但5g建设过程中,产业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运营商的频谱要求,有些运营商用tdd频谱来建,有些运营商用fdd频谱建,而有些运营商可能需要毫米波频谱。如何在5g手机里融合这么多射频需求?
有些运营商网络架构想用nsa(非独立组网),有些运营商可能认为sa(独立组网)才是他们的目标,5g手机如何支持nsa和sa?
新的5g频谱相对4g都比较高,信号损耗比较大,如何能让5g手机实现更好的覆盖?要知道,手机的上行发射功率普遍偏低,如何能在符合安全辐射标准情况下,尽可能的发出更强的功率,从而拥有优质通信体验?
其次,在全球不同的区域,运营商拿到频谱组合不一样,由此带来巨大的射频前端复杂度。在很多指标方面,天线、前端的数据系统、内部的互联、第三方、射频前端组件等,5g的复杂度是4g的两倍。
此外,还有一组矛盾,5g还需要更多的天线,更多的射频前端组件等,这些都需要占用空间,而现在手机里仅有的一些空间,还得考虑多留一点给电池容量、多留一点给摄像头。这如何让5g手机在空间规划时候,再“分杯羹”给更多的天线和更多的射频组件?
这些问题,是5g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都需要5g终端产业链,尤其是5g终端芯片环节逐一攻克。
巴龙5000成“5g芯”翘楚,率先支持5g全网通
面对这些新挑战、新问题,致力于芯片行业的有志之士都在发力,比如华为、高通、联发科、三星等企业。通过功能和参数的各方面具体比较,巴龙5000在诸“芯”中脱颖而出,成为业界5g多模终端芯片的翘楚,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商用进展方面,都保持领先。通过艾伟的介绍,我们发现巴龙5000的领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巴龙5000全球率先同步支持sa和nsa。而目前其他的芯片基本只是支持nsa,其sa功能还仅在测试,并未成为商用产品。
终端芯片支持sa的价值在哪里?由于nsa网基于4g现有核心网,所以产业发展进程快,为一些海外运营商在用。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明确表示会用sa网络,因为sa网络体验更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能够支持sa很关键。
从5g手机角度看,5g手机必然要同时支持nsa和sa。当某一个运营商初期使用nsa建设5g网络,后期升级到sa后,采用支持sa和nsa终端芯片的手机,就可通过软件升级方式,自动过渡到sa。这样用户较早购买的5g手机,也能使用新的sa网络。
第二,在速率方面,巴龙5000的峰值下行速率非常高,是目前业界可商用产品中最快的终端芯片。在sub-6ghz频段,最快达到4.6gbps,是业界平均水平的2倍;在毫米波频段最快达到6.5gbps,叠加lte双连接最快达7.5gbps,是4g lte可体验速率的10倍,可以带给用户超乎想象的网速体验。而且,5g终端芯片的峰值速率高,意味着未来5g手机在基站较远的边缘地带,也能享受较好的网络速率。
第三,在用户联接体验方面,巴龙真正实现了5g全网通,支持fdd/tdd全频段,而其他芯片基本只支持tdd频段。其他芯片只能支持一个100mhz,而巴龙5000支持200mhz带宽,满足运营商多种组网需求,最大化利用运营商的频谱资源。
巴龙5000还在单芯片内支持2g/3g/4g/5g多种网络制式,支持双卡5g功能,这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尤其重要,因为我们都习惯了双卡双待的切换自由。
第四,除了5g智能手机外,巴龙5000还支持5g家庭宽带终端、5g车载终端、5g模组等多场景终端。比如巴龙5000支持家庭宽带的cpe终端,对日本、中东、欧洲等光纤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非常有用。而把巴龙5000运用到5g模组,则可以支撑工厂、电力、等垂直行业,提高生产、物流效率。
第五,巴龙5000已经完成从实验室到成熟商用的华丽转身。据了解,巴龙5000联合产业界合作伙伴开展了一系列5g业务验证,其中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安立公司、是德科技、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等多个运营商、测试厂商、设备厂商,同时也与多家网络设备商做了互操作测试,充分验证巴龙5000的商用能力,加速推进5g产业发展,领航5g时代。
据笔者了解,近期韩国与美国5g商用所使用的5g手机,在上行速率实测都不够理想。而巴龙5000终端芯片支持hpue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上行速率。要知道,5g时代众多直播等在线业务,都需要优秀的上行能力。这也是5g有别与4g的重要标志。
凌霄芯片,构建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最大技术支撑
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运营商必然要打造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在家庭网络这个重要场景下,很多人遇到家里一些地方没有wifi信号情况。
在家庭wifi网络场景下,阳台、厨房、卧室,每穿一堵墙信号就会损失一点,如何保证整个家庭任意角落都可以畅享5g?如何让家里那么众多iot设备想搁哪里就搁哪里,没有连网烦恼?如何在室内裸眼玩3d游戏、在云端玩大型游戏、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等都没有卡顿烦恼?
对此,华为也在发力,从“芯”出发。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如果说巴龙5000解决的是移动端的疾速网络体验,那么凌霄芯片则是解决家庭网络场景的高手。
据悉,为解决这些问题,华为推出gigahome套片,中文名称叫凌霄。凌霄提供完整的套片,包括凌霄cpu、凌霄wi-fi、凌霄电力猫芯片,覆盖家庭网络的所有节点。
凌霄不只是支持华为生态,还面向所有华为智选智能家居生态合作伙伴开放。故而整个生态会把各行各业的产品联接在一起,上层的应用协议就是hilink,底层的基础芯片是凌霄。
那么凌霄跟以前的方案有什么不同?凌霄家庭网关的核心芯片是功能非常强大的soc,更重要的是它还集成了g.hn的电力线传播,让三线——零线、火线和地线,可以实现更好的信号质量。
与其他传统的plc相比,凌霄在干扰环境下,如微波炉、吸尘器、电吹风等等干扰情况下,整个性能可以达到300mbps,跟整个wifi联合起来以后,全屋的性能也可以稳定在将近200mbps,这个性能足以支持5g时代的游戏和视频体验,另外保证家里任何设备都可以联接上网。
通过凌霄的解决方案,包括在wifi上端到端的优化,可以实现比传统wifi更低的时延,更低的丢包率以及更高的频谱效率。凌霄路由处理器内核是业界首款四核路由处理器,性能相对业界会有2倍的提升。
不只是单个设备的联接,凌霄芯片还可以把家庭最重要的信息资产放在一个存储的地方,实现更高的存储性能。整个家庭里面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各种各样的应用都会在这套芯片上支持起来。这生动诠释什么叫万物互联。
结语:
直面“巴龙雪山”,无畏前进
毋庸置疑,iot智慧生活是未来的大趋势。而芯片是其中的关键节点,乃兵家必争之地,谁攻下了芯片这片高地,谁就拥有主导权。
就连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5g芯片,也只得“摧眉折腰事权贵”跟高通握手言和。
一款芯片从研发到量产,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至少要1至3年,甚至更长。个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要不,怎么会连英特尔这般的科技大腕,也宣布退出5g终端芯片市场。
所以业界着实佩服华为在5g上的爆发力,估计很多友商也打从心底里羡慕嫉妒恨吧。而事实上巴龙和凌霄的惊艳并不是从天而降,这幕后既有决策团队对战略方向的精准把握,也有技术团队板凳愿坐十年冷的坚韧执着。
华为对5g有着明确的战略定位。此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将5g比喻为“上甘岭”,并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要争夺这世界高地。巴龙(balong)原本是一座海拔7013米雪山的名字,以巴龙命名,可见团队直面“巴龙雪山”无畏前进的勇气。
其实,巴龙品牌是比麒麟系列芯片更早的品牌,从2007年就开始发力,到2009年实现第一代产品巴龙210出货,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并与广大运营商及行业伙伴紧密合作,才形成今天在5g领域的各类技术优势。
在最后,笔者想说,尽管5g竞争激烈,但美国采用“修墙”战术防守,对华为5g技术围追堵截,这实在没有必要。因为5g商用刚起步,5g发展不仅需要芯片产业链巨头投入更多人力财力,还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一起推动,一起降低5g终端成本,加速5g规模商用。
正如艾伟在演讲中所说的:“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让bit一米一米的透过空气、电力线、光纤,穿过墙壁和自然阻隔,联接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每个组织,让人类共享万物互联的智慧美好生活。”

AutoML,AI“兵家必争”之技,谁是最强王者?
国芯思辰|铁电存储器PB85RS128可用于充电桩,性能兼容富士通
红米Pro2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红米Pro2渲染图曝光,全屏+骁龙660,千元出头!你不心动吗?
温差电技术的历史及现状 半导体致冷器的应用情况介绍及发展前景
亚马逊谷歌等云计算增速减缓,中国厂商凶猛,已将业务触角伸向亚太地区
当前的5G手机产业格局到底如何?万众期盼的5G全网通手机发展怎样?
浅谈关于FPGA无线远程遥控爆炸系统
突发! 一PCB上市巨头将退市, 政府背后的投资公司338亿元收购
TD-SCDMA基站无线勘察与设计
微型无人机的电动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分析
Continuous Batching:解锁LLM潜力!让LLM推断速度飙升23倍,降低延迟!
宏伟仪表HWCG磁敏电子双色液位计原理
氧气传感器测量粮仓低氧或无氧环境条件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
三星全新2.5D封装解决方案适用于集成大量硅片的高性能芯片
揭秘“工业4.0”背景下的智能工厂发展趋势
6月24日快讯:智能物流启动\北斗系统井喷
多刀多掷5V低阻模拟开关芯片CH444,替换SGM330/FSAV330
中国大陆2025年300mm前端晶圆厂全球产能份额将增加至23%
联想zuk edge发布会:高颜值超高屏占比!配置性能全面解析
鸿湖万联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鸿蒙生态繁荣